其中词汇的翻译应贯穿始终,简单句和复句则根据功能分类, 平均分布于各单元之中,并以大量相关练习来巩固。语篇应 与句子的功能类型紧密相连,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考 虑语篇的内容和实用性问题。
(一)词汇的层面 1.同形词近年来,中韩同形词和汉字词的研究已深入 进行,教师和学生对汉字词已有一些认识,但是还未反映到 教材的层面上。其他课程也确实很难融入这一内容,但对韩 国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是非常实用的,学生遣词造句中的 很多偏误也来自于此。我们已知中韩同形词大致分为:(1)语 义部分相同;(2)语义完全不同;(3)语义相同但词性不同,因 此搭配不同;(4)语义基本相同,但词汇色彩不同。我们可将 HSK词汇等级中的重要词汇按这四种情况进行梳理,在各单 元中逐一地介绍和练习。
2.近义词所谓近义词就是指,韩国语中的词汇在汉语 中可译为多个的,或与此相反的情况。如韩国语中“表现” 在汉语中有“表现、表达”两种形式,可以从词性、语义、 搭配等方面进行辨析,进行梳理和总结。
3.一些成语、惯用语、文化词汇除了一般词汇,带有文化涵义的词汇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生动的表达方式,也 是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如韩国语中的“面条”有时与汉语 中的“喜糖”具有同样功能,韩国语中的“狐狸”并不像汉 语中带有贬义,有时可以指气质浓厚的女性。
4.一些固定结构一些常用的结构,可以通过翻译练习 进行强化,比如“有…有…”“连…带…”“无…可…”, 这一类结构的运用对学生一向是难点,但对提高学生的表达 水平又极其重要。
(二)简单句的层面 我们发现简单句并不会因为其较简单的逻辑关系而降 低学生翻译的难度,一些简单句反而会让学生困惑。原因之 一是,学生无法与已学习过的表达形式联系起来,于是只好 进行一对一的机械性对应翻译,因此语序的错乱、动词的缺 失等问题就会出现。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学生在两者之间建立 联系,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强化,那么学生就有的放矢了。由 于表达习惯的区别,有些句子在各自的语言中都已形成固定 表达方式,通过翻译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两种语言较固 定的表达形式之间建立联系,使得学生牢固掌握和记忆。在 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尝试将简单句按如下的功能划分,如: 表达希望和要求的句式;表达劝告和禁止的句式;表达推测 的句式;表达决定和决心的句式;表达规律性动作和现象的 句式;表达强调和反问的句式,被动句;使动句;否定句;等等。
只要学生脱离了一对一对应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不以词为记忆单位,而以简短的句子或短语为单位,经过一段时间积 累,学生在语言转换上便会有明显进步。
(三)复句的层面 复句指含有多层逻辑关系的句子,学生翻译时的难点在 于准确把握韩国语和汉语中句子逻辑的对应关系,并在翻译 中灵活运用,以及注意到相关句法表达形式的转换。首先, 可以先进入有关联词的复句的层面。通过精读课学生已经掌 握了大量的关联词结构的用法,但由于太零散,没有一定的 体系,学生常用的也就几个,形成了较窄的定式。在限定性 的句子练习中学生往往能做对,但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回避 使用,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比如表达因果关 系,只会用“因为……所以”,表达转折关系,只会用“虽 然……但是”,表达递进关系则只会用“不但……而且”。
这不利于提高学生表达的层次与丰富性。韩汉翻译课程在这 方面应该发挥其优势,帮助学生梳理复句的逻辑关系,重新 温习句法的一些限制条件,通过以同一功能练习为目的的语 篇来强化,要求和刺激学生用同一功能的不同形式表达,使 其语言表达更高级、更丰富。其次,应利用翻译课中教师与 学生的沟通更为方便的条件,进一步指导学生分辨一些关联 词的用法,如“只有”和“只要”,“虽然”和“既然”, 是学生非常容易混淆的关联词。其三,复句的翻译中也涉及 到精读课里反复学习过的一些语法内容,翻译课应成为精读 课的有力补充,因此一些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的语法知识可以重复讲解,帮助学生造出正确的句子。如“无论、不管、 不论”这一类关联词,其后连接的句子限制条件较多,学生 常有“无论有很多钱,也买不来幸福”之类的偏误。在条件 句的翻译练习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概括这三项限制条件,反 复强化。复句的教学中,可根据难点与重点安排一些理论知 识和技巧。[11]比如韩汉翻译中复杂定语的翻译是一个难 点,学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掌握这一技巧。[12] 因此复杂定语的教学必须贯穿于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由 浅入深,反复强化。再比如翻译技巧中成分的添加与减小, 我们看到很多翻译教材中都涉及这部分内容,内容庞杂,很 难掌握。但韩国学生一时还难以掌握如此复杂、又无固定规 律可循的技巧。但如“量词的添加”这一部分内容,学生掌 握起来较容易,也较常用,可以考虑增加这样简单实用的技 巧,至于其他较复杂的成分的转换等技巧,对学生来说,实 用性不强。
(四)语篇层面 语篇应与这一单元教授的功能紧密相关。以往的教材大 多以体裁为纲,当然也有一定作用。但针对韩国留学生的翻 译教学其目的有所不同,按不同体裁设计的课文对学生意义 不大。我们应根据学生毕业后在职场中的需求,与现实生活 紧密联系,进而选择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功能和语篇内容来设 计课文。如自我介绍书,这是每一位韩国学生毕业时都要面 临的问题,大多数韩国企业除简历外,要求应聘者提交一份介绍自己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介绍书, 同时这些内容在与其他中国人交际时使用频率也很高。因此 设计这一类语篇,实用性较强,学生会比较感兴趣,也能解 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对而言,翻译一篇小说的片段,对 学生来说既无需求,也很难有成就感。语篇从结构上应较为 紧凑流畅,不宜过长,尽量要涵盖教师准备讲解的词汇、句 法和固定结构。
二、翻译教材的模块原理 我们认为,在翻译教材的编写中,应始终贯彻模块的理 念,并在教学中通过三个步骤实行。翻译教材一直以来的难 题是翻译理论、知识和技巧太过零散,无法建立彼此之间的 联系。如果我们能够联合较小的单位使它们组成一个模块, 那么对学生的记忆和掌握将大有帮助。比如在简单句的翻译 中,我们把一些较小的知识点联合起来,先形成语篇,之后 再通过练习逐个攻破,最后以一定的形式再总结。我们从较 实用的角度出发,设计了简历中的自我介绍书这一单元,单 元的主要功能就是介绍。语篇和翻译理论、翻译技巧注重解 决以下的知识点:(1)“是……的”结构;(2)介绍身份与职 业;(3)家中排行的说明;(4)一些时间词的翻译;(5)表达决 心与意志的句式;(6)表达人的性格的一系列形容词;(7)“了、 着、过”的用法;(8)与这些语篇内容相关的汉字词,如“家 族”、“专攻”、“活跃”、“礼节”、“进修”等,我们 将这些知识点联合成以“介绍”为功能的模块,同时通过三个步骤层层递进,使学生在记忆和巩固时以模块为单位,而 非零散的句型和词汇。
再举一例,在比较句的教学中,我们把学生在精读课里 所学过的所有与比较相关的结构组合形成模块,知识点包 括:(1)比(不如,比不上);(2)不比;(3)有(没有);(4)不像 ……那么;(5)比较中程度的表达;(6)“增加了”与“增加到” 的区别;(7)“逐渐,越来越,越……越”等结构;(8)副词与 比较句的关系;(9)比较句中常会出现的汉字词,如“增强、 减少、同比、发展、提高”等。我们设计了与比较有关的句 子,之后过渡到语篇,如《比较北京与首尔的天气》,《汉 语与英语的优势比较》。通过练习会发现学生呈共性的错误, 比如韩国学生常把比较对象置后,这在韩国语句法中是合理 的。如“首尔比北京人口多”。常在比较句中用“很,非常” 等程度副词,“越来越”后常搭配“发展,提高”等动词。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改错等形式纠正。教材的四个层次实践 到教学中,可以以三个步骤去贯彻,逐步深入和强化。第一 步,通过范文中词汇和句子的分析,学习这一功能的基本表 达形式,调动学生之前学过的语法知识和词汇,回忆和巩固。
第二步,进入语篇,帮助学生分析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重点讲解这一功能的多元表达,重视表达的多样性。第三步,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观点或兴趣点,编写语篇并翻译,注 意要让学生运用到本单元学过的词汇和功能项目。通过对学 生翻译材料的总结,教师最后进行偏误分析,强化正确的用法。学生只有从被动的接受转换到主动的学习,经历一个完 整的过程,才能真正掌握一个功能项目。
三、结语 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韩汉翻译课程,应从实用性出发, 与精读课、写作课形成互补。编写时可适当参考其他课程的 生词表和功能项目,使学生能够把精力放在两种语言的表达 习惯和句法转换上,而不必因为面对的是通篇的生词和生疏 的内容而失去信心。翻译课程的教师也可以利用其语言优势, 梳理和总结其他课程无法解决的问题。如翻译教材和教学能 够体现上述四个层次、三个步骤以及模块原理,将更有效地 完成其教学目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