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机电类课程;
互联网+;
教学模式;
实验;
对接 1引言 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固化的空间环境(学校教学场 地)将师生固定于学校的学习环境之中。注重先由教师讲解 演示后,让学生模仿操作的教学顺序,如《钳工技能》、《电 力拖动》等常课程较为突出。当前顺德中职学校所开设的专 业课程已向纵深发展,呈现跨专业、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以 往以教材为重心,辅以实际教学案例进行教学的模式,遇到 了明显的发展瓶颈。
2研究背景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 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1];
今年以来,上自国家决策层,下至业界代表和普通民众都被这种 接踵而来的“互联网+”元素瞬间包围。所谓“互联网+”就 是意指,“互联网+实体行业”,但它们两者并不是简单叠 加,而是基于融合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让互联网与传统经 济模式结合,创造新的发展模式[2]。
3“互联网+对接模式”的教学实验 “互联网+”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让其与中职 专业课程教学领域结合,将产生的何种效果?为此,我们首 次提出关于“互联网+中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模式的教学设 想。为验证该设想的实际可操作,随即在顺德某中等职业技 术学校进行“互联网+中职机电类专业课程对接”的具体教 学实验项目。以分析验证在传统中职机电类专业课程与“互 联网+”元素融合对接之后的作用效果。3.1教学项目实验形 式为验证“互联网+中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模式的教学效果, 本文选取顺德某职业技术学校高二年级中2个机电类专业平 衡班级,共94人。在两个同专业班级中,随机抽取60人;
组 成A、B、C三组实验班组,每组学员均为20人。以机电专业 的技能选修课程形式,按每周均2课时的时间安排;
对3个实 验样本组分别采用“常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 “互联网+对接模式”进行授课,同时所授课目均为《Arduino 汽车报警电路制作》。经过4周共8课时授课时间后,按采取 不同教学模式的3个实验样本组学生的综合掌握情况(理论 知识点、项目技术点、协作能力)进行评价。以3个实验样本组别的教学评价数据为基础,将其作为评价3种教学模式 的原始反馈依据。3.2实验课目教学分析在整个关于“互联 网+”与中职机电类专业课程的对接模式评价实验中,采用 Arduion开源电子原型平台,作为整个教学效果对比实验的 基础性教学平台。三个实验样本组别均按相同的教学目标, 各模式将自制定差异性的教学设计,以展现不同教学模式下 教学特点,具体的教学设计形式,如表1所示.3.3教学实验 效果指标测评本文以中职机电专业《Arduino汽车报警电路 制作》课目为例进行的教学模式比对实验,主要对所实施的 三种不同教学模式中,每个组别的实验学生样本群体,所达 到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使整个教学实验所得评价数 据更客观全面,我们选取整个《Arduino汽车报警电路制作》 课目教学过程中4个检验评价点,分别记录样本组别的学习 掌握情况(理论知识点、技能技术点)的概率参数和学生学 习参与状态的指标参数。具体4个教学检验评价点,如表2所 示。根据表2所列的4个教学评价指标点所表明,当我们分别 采用相同的评价指标点对采用三种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样 本组别学生进行学习掌握情况和学习参与状态这两方面的 权重进行评价测定。3.4教学实验结果分析要对比传统机电 专业课程采用原有常规的教学模式与采用“互联网+对接模 式”之间的差异性,只需从教学效果进行比对即可。经过教 学效果的评价数据分析比对后,证明在中职机电专业类课程 中,传统的授课模式与“互联网+对接模式”的授课之间确实存在具体的本质差异,具体教学实验结果分析如下:(1) 样本学习掌握情况(理论知识点、技能技术点)的评价结果 概率分析,如表3和图1所示。结合上述的评价结果的分析,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采用“互联网+对接模式”的教学 效果评价结果在(2-a)、(4-b)、(3-a)、(3-b)这四 个评价指标项中,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教学模式组,其中在 (3-a)评价指标项中,Max差值=8.9。(2)学生样本学习 参与度的评价结果概率分析,如表4和图2所示。从三个样本 组群的学习参与角度的分析结果发现,在传统教学模式很难 得到体现的教学效果,如课后交流和归纳总结等学习过程指 标项;
而在“互联网+对接模式”的组别中得到更科学的评 价,在整个关于学习参与度的评价项目中,“互联网+对接 模式”与常规教学模式的各项指标比对平均差值可以达到 △=28.9%;
其中最为明显的评价指标项为“课后交流”与“归 纳总结”两个指标项。(3)“互联网+对接模式”的扩散性 教学效果明显。在整个教学实验过程中,采用“互联网+对 接模式”展开教学的C样本组,分别比其它样本组的学生群 体,更具有扩散性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在“互联网+ 对接模式”组别中有72.4%的学生,有2次以上的自主扩散性 的学习行为表现。由于教学环境对接引入了“互联网+”元 素,学生通过海量的信息查找与吸收;
连带自学其他具有相 似功能的Arduino项目,如轨迹跟踪技术(图3)、障碍识别 技术(图4)的典型控制电路。这些从课外途径学习是以往常规教学模式不能达到的效果。同时,“互联网+对接模式” 强调教学过程的评价,建立一种以自媒体为主要形式的交流 群,将它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这种建立在互联网 基础上的交流平台,能将师生之间的交流延伸至课外,更能 将教学督导以无痕方式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
4“互联网+对接模式”的SWOT分析 在学生学习掌握情况指标与参与度的评价指标方面,可 以预见在未来“互联网+”的模式发展将会渗透到社会发展 的各领域[3],顺德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地方产业人才的 中坚力量[4]。为了更深入分析在中职机电类专业课程中采 用“互联网+对接模式”的作用机理,我们在三种教学模式 对比实验数据分析基础上,尝试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互 联网+”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角度对中职机电专 业类课程教学对接后的新模式进行分析,如表5所示。
5结论 在现代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教学层面上主动融合对接“互 联网+”元素的设想,是基于以机电类专业课程《Arduino汽 车报警电路制作》的分类教学模式实验案例的分析表明在参 与教学实验的样本班级中采用了创新的“互联网+对接模式”, 是具有超越以往中职学校现有课程教学模式的新设想。通过 对“互联网+中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归 结出以下结论:(1)采用“互联网+对接模式”的中职机电 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能有效促使教学对象客体自主产生学习行为范式。(2)中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教学对接“互联网+” 元素后,形成“互联网+对接模式”的新案例。它将适合中 职机电类课程的多数教与学的活动,并且围绕互联网而开展, 老师可在互联网上进行教学跟踪与督导点评,使知识信息在 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互补[5]。(3) “互联网+对接模式”的推广适应性,取决于中职机电类课 程教学配套的程度。以此作为盘活中职学校专业教学资源, 定位未来发展方向的突破口。(4)“互联网+对接模式”使 中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教学建立多维评价体系,自成一套围绕 互联网环境展开的教学思路。从国家政策层面已经清晰表达 了互联网在今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6]。我们主 动地将互联网作为教学信息化的核心,使其与中职学校专业 类课程的教学进行交融。以“互联网+对接模式”将其应用 到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教学的层面;
将来它可从更深的教学体 系层面融入到我们的教学行为之中,此种趋势已变得不可阻 挡。
参考文献 [1]于洋.“互联网+”激活更多信息能源[N].光明 网,2015-7-1. [2]何健洲.“互联网+”概念风靡发展前景广阔[N].中 新网,2015-6-21 [3]李德春.“互联网+”未来发展十大趋势[J].吉林工 商学院学报,2014,11:35.[4]杜莉.“互联网+”未来的两种可能性[N].新华 网,2014-12-15. [5]鲍钺.“互联网+”时代下的重组方向[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14:28-35. [6]马化腾.“互联网+”的趋势[J].北京:科技出版 社.2015:18-20.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