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师本位,致力于教书育人的价值追求,通过制度杠杆矫正师德师风 的扭曲,用工作方法创新强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我国高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迫 切任务。
一、高校师德师风的特质与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1.高校师德师风的特征。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具体而言, 是教师作为这个职业的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与职业活动有关的特殊道德。师德是 社会赋予教师的角色内涵。在中国古代,以儒家为代表的师德表现主要是热爱学 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因材施教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 的进步,师德已经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内涵。所谓师风,就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 风气。它是教师职业形象是否良好的晴雨表,是衡量教师教书育人使命和任务的 重要方面。师德师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师德是师风的基础,师风是师德的表现, 二者共同折射出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风貌。师德师风是教育行业作风 建设的核心,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也成为人民群众评议教育的一 杆标尺。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从我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 来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爱国守法。在爱岗敬业方面,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 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爱是教师职业的基础,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 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前提。如国家教育部出台的《教师职 业道德规范》中指出:教师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生 学习等。可见,爱国是一个人民教师首要的政治规范。守法,是一个人民教师最 基本的行为准则。高校教师应立足本职岗位,坚持法制教育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提高依法执教水平。高校教师的爱国之情最终就要落实到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爱国的最大体现就是尽职尽责,教好书,育好人。第二,严谨治学。在严谨治学方面,要求高校教师应具有科学精神、 探索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优良 的学风,刻苦钻研自身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爱是师德的基础, 专是核心;注意严谨治学,要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教学方法灵活性和改 进力度,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在潜移默化 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 所以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全方位提升自身实力。
第三,认真贯彻落实师德要求。师德师风建设是在教育改革和不断发 展的背景下提出的,要求加强师德建设,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 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高校教师队伍,这是有效推进教育教学融合管理的根本保 障。各高校要出台相应的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以此来规范教师的道德品行。师德 师风的规范有助于使广大教师按照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来自觉地履行对社会、学 校和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激励广大教师追求崇高职业理想,从而达到不断完善自 我和提高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水准。
第四,强化自身修养。一个师德师风良好的教师,应该具有自觉的师 德师风修炼,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师德师风建设路径,唯有如此,才能实 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丰富和提升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创新和完善 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活动。激励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要引导教师树立 爱岗敬业的理想信念,坚定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教师学习理论知识,要善于不断 创新,并具体运用于实践活动。
第五,健全制度规制。师德师风建设不仅要进行理论教育,重视道德 感染和熏陶作用,还要用规章制度矫正、规范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不良行为。高校 要制定和完善师德师风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制度依据 和调节杠杆。高校教师要以相关政策法规为标准,以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创 建优秀教师队伍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高校教师要自觉遵 守制度规范,做到既可以从理论上武装自己,又可以在行为上约束自己。
二、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故受到多方面的关注,虽然学 校相关方面和教师自身在都在不断地努力,但师德师风的建设具有长期性、反复 性和复杂性,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教师个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学生、家长和社会舆情表现出极大的不满。
1.学术弄虚作假,科研精神扭曲。绝大多数高校在日常教学中都高度 重视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但是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却时有发生,近年来,关于 2.价值观念易位。有少数高校教师在经济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价值观 偏移了原本正确的方向,一些教师的三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迷失了自我。
他们只是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工具,并没有把它当作一种实现自我人生价 值的崇高事业;他们盲目逐利,金钱至上,从本质上丧失了教师职业的事业心和 责任心;他们急功近利,消极应付本职工作,更多地关注物质利益,那种“落红不 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已无踪影。
3.师生关系淡薄,师生交流困难。常言道,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然而,这种师生间的深厚情谊如今已成为稀缺资源,隔膜和应付困扰着校园生活。
现在很多高校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比较单一,互动双方缺乏主动性,缺少沟通平 台。由于教师和学生缺少沟通,亲情也逐渐淡化,有的老师上课来,下课走,很 少主动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这使得教学与育人二者相分离。4.教学水平不高, 教学能力欠佳。有些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有些教师对教 学、科研工作投入精力较少,心态浮躁;有些教师只注重一些表面功夫,在日常 教学工作中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刻苦、积极钻研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有些教师 不求上进,缺乏创新,思想落后,知识陈旧,不注重授课技巧的提高。
三、强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要求 “十三五”规划推出了教育现代化与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人 才优先的发展战略。在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既具有理论意义 又具有时代特征。
首先,明晰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理论特质。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覆盖、 常态化地展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袁贵仁部长在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他认为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教师。西北政法大学资深 教授赵馥洁先生在其“师道的自觉”中阐述了教师在实现职业价值基础上追求人 师境界的为师自觉;专业精通,形成学术特色的治学自觉;在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 上着力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实现传道的自觉;在规范教学的基础上实现艺术教学育 人的自觉;去伪立诚、戒浮求实的师风自觉;追求正师风、守师德的自觉。其次,凸显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个性。从西北工业大学的抽样问卷 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高校师德建设最受关注的问题是学术功利化现象比较 严重,因此,矫正这一现象是目前所有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此外,高校师德师 风建设应立足于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彰显自身的个性。政法类院校的教师在师 德师风建设中应该倡导公平、注重正义,政法类院校要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社会 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模范带头作用;理工科院校的教师 应该具有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以及 动手设计的自我能力,更要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综合类院校的教师应该具有兼 容性、广泛性和多元化的人文特色,德才兼备,博大精深更是师德的主要内涵。
最后,适应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生态。深化改革,彰显全面发展的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时代理念,聚焦实现中国梦,是高校师德 师风建设的新生态。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也要适应新发展理念,强化宣传教育,开 展形式多样的“爱与责任”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 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我们要站在新的发展时期,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以更积极的态度,更务实的作风,更有效的方式,用心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师风 纯正、学生满意、社会认可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做出 积极的贡献。
作者:同满宏 张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3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