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写初中文言文课本剧,以《黔之驴》为例 初一学生的心理状态及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对文言文 具有一种天然的好奇与新鲜感,因此在课前就可以布置一定 的预习任务,此为第一步。课前预习的要求可以归结为一个, 就是能够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切忌直接要求学生翻译课文, 这样会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为了概括故事,自然就 会主动对课文进行翻译。
疏通文意后方可进行第二步,就是编写剧本。剧本不能 天马行空,第一要求是忠实于原文,这样“戴着镣铐跳舞” 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课文中文言虚实词的含义及用法。毕竟课本剧的初衷不是为了培养出编剧或者演员。在初步评阅过 学生完成的剧本后,教师引导学生选出一到两个内容符合原 文,且情节完整的剧本,进一步打磨润色。因为《黔之驴》 这篇文章本身就有激烈的戏剧冲突,所以学生只要明确文意, 遵照剧本的一般格式,就能大致完成课本剧的编写。
第三步,也是精彩之处,就是学生分角色来演绎课本剧。
“采用形体直观教学的方法,适应这一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 特点,能引起学生大脑皮层持续的兴奋和注意。”这个课本 剧的角色设置并不复杂,主要有好事者、驴和虎,分别由三 个学生来饰演,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由于 本剧几乎没有对白,主要的戏剧语言就是肢体语言,需要再 额外安排一个学生作旁白解说来推动剧情发展。旁白的解说 词则是教师关注和修改的重点,始终要紧扣原文旨意。
第四步,真正的点睛之笔在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正如前文所述,课本剧的初衷不在于培养出编剧或者演员 ——而是优秀的伯乐。可以在学生表演结束后,由其他学生 来点评演员们的表现,再由演员自评,最后教师总结发言。
评价主要围绕演员的表现是否符合角色形象,动作和神态是 否到位。最能出彩的角色无疑是“虎”,这也是课文浓墨重 彩描写的对象,从一开始“蔽林间窥之”,演员是否抓住“窥” 的动作来表现虎的小心翼翼,到“稍出近之”,“远遁”, 再到“荡倚冲冒”,最后吃干抹净;
其间的心理变化更是跌 宕起伏,“慭慭然”——“甚恐”——“喜”;
唯一一句台词“技止此耳!”更是将剧情推向高潮。正如韩愈在《马说》 中所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 不常有。”演员(千里马)演得好不好,得要有细心观察的 观众(伯乐)来评判。而优秀的伯乐,也就是点评师,必须 自己对课文烂熟于心。比如文中“(虎)因跳踉大阚,断其 喉,尽其肉,乃去”一句中的“乃”字毫不起眼,但演员大 可表现出虎大快朵颐后的满足感,这才知足离去,他评和自 评若能发掘出这个细节就是可圈可点的。教师的总结发言也 是针对学生的点评进行查漏补缺。这一步细致完成后,再分 析三个角色,以及探讨故事的寓意就水到渠成了。
wWw.dYLw.nEt 二、编写高中文言文课本剧,以《诗经·静女》为例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习古代优秀作品,体 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 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 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 与历史局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生与初中生有着明显的差 异,教师要尊重他们的想法,相信他们身上的潜能,更多发 挥其主观能动性。与初中课本剧要求完全忠实于原文不同, 高中课本剧讲究再创造,也就是对原文的扩充甚而改写。
选用《诗经·静女》,一是因为原文文句优美,二是因 为情节简单,可扩展性强。同时,可以通过学习《静女》,引导学生更多阅读《诗经》的其他篇目。
与初一学生不同的是,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性学习 的能力,因此可以在课前就布置好最终的任务:让学生通过 团队合作的方式,以《静女》的内容为蓝本创作课本剧,制 备服装、道具、场景。教师定好各个关键时间节点,按时进 行成果验收,并根据各阶段实际完成情况对学生予以援助。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情, 无论是编织发髻发辫,准备发饰,还是制作背景PPT,剪辑 古风配乐,撰写剧本,选择服装,制作剧本中的道具,都忙 得不亦乐乎。然而他们也不断发现看似轻松愉快的课本剧其 实困难重重。例如服装,要知道当时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 必须去了解《诗经》的时代风貌,了解人物的身份地位。当 百度也语焉不详时,学生开始向教师发问,究竟那个时代、 那个社会是怎样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又是怎样的。请教、探 讨,甚至争论,打破了以往课堂上的沉默。直到最后一次汇 演,学生仍在修改剧本,演员提供意见,观众给出建议,指 导教师出谋划策,编剧不厌其烦地一遍遍修改,几易其稿, 这在之前的写作课上是难以想象的。
最让人喜出望外的莫过于剧本,学生竟然在课外自主翻 阅了《诗经》,在课本剧《静女新编》中不失时机地引用了 《采薇》等篇的语句,情景交融,为剧本增色不少。
三、中学文言文课本剧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特别是《静女新编》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了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除了认真阅读与 理解原文《静女》之外,不少学生读起了《诗经》及《毛诗 序》,恨不能将自己的古文水平一下推至顶点,与此同时, 他们的鉴赏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第二,通过阅读及感悟,学 生自发接受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效果可比教师机械地介 绍写作背景要深入人心。第三,课本剧的形式调动了学生学 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听说读写潜移默化地贯彻始终,却一点 也不让学生反感,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第四,学生参与 面广,团队合作过程中,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得以提升。
第五,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能让原本文言文功底好的学生脱 颖而出,而基础欠佳的学生也能在寓教于乐中树立起学习文 言文的信心,从而对语文学科重拾兴趣。而其影响范围之大, “一篇课文编成课本剧演出,受到生动形象感染和教育的不 止几人、几十人,而是全校师生、所有观众”,示范与教化 意义更是深远。
四、值得思考的地方 课本剧的提出,早已有之,但之所以没有铺天盖地有其 必然性。究其原因,与材料来源密切相关,并非所有的文言 文都适合用课本剧的形式来演绎。如果文章原本就是有故事 情节的,比如《黔之驴》《鸿门宴》《卫风·氓》《孔雀东 南飞》《荆轲刺秦王》等,改编成剧本自然不在话下,而另 一些文言篇目如《爱莲说》就不太适合写成剧本。所以,材 料要甄别与取舍是课本剧的局限之处。教师还要善于关注“人群中的寂寞”。看似热闹的表演场面,是否吸引了所有 学生,究竟是其精妙设计博得众彩,还是只浮于表面、哗众 取宠;
课本剧的编排过程,是否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还是 人浮于事、滥竽充数……教师时刻要保持清醒,不断思考总 结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即使做不了“歌颂者”,也不能让 他们甘于做一个沉默的“看客”。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