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纪委 > MBA教育改革定位思考研究论文(共7篇):教育改革

MBA教育改革定位思考研究论文(共7篇):教育改革

来源:纪委 时间:2019-11-06 07:52:07 点击:

MBA教育改革定位思考研究论文(共7篇)

MBA教育改革定位思考研究论文(共7篇) 第1篇:MBA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 近年來,随着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 越高,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批量、多规格、高层次的特点。MBA教育必 须要增强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促进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求 有紧密联系,因此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教育改革和探索对MBA的发展。文章以浙 江工业大学MBA项目的教育改革为研究,深入分析基于区域经济的MBA教育发 展。

一、建立适合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培养目标 结合对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我们认为浙江工业大学MBA项目 的办学使命是培养具有“东方智慧、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社会责任”的商界精英。

为实现上述目标,浙江工业大学在MBA培养过程中,必须结合浙江区域经济的 特点,突出中小企业成长的需要,注重前瞻性战略思维能力的培养,系统知识学 习和实战经验提升相结合,课堂教学研讨和企业考察剖析相结合,师生教与学互 动与班级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相结合,国内学习与海外访学相结合。

1.通过浙江工业大学MBA阶段在战略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财 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能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思考问 题,提升自己已有的管理经验,并能胜任不同管理岗位的领导和变革角色。

2.浙江工业大学地处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和企业最具活力的浙江省, 浙江工业大学在创业管理方向有很强的实力,设立了创业MBA项目。通过定期 组织MBA学生参加各类管理竞赛、创业大赛、专家讲座、企业家演讲、创业沙 龙、参观考察本地知名企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感受企业家的创业精 神和创业心得,提升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

3.浙江工业大学聘请国外知名教授、跨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浙江 本土企业家进行演讲或参与课程教学,每年提供海外参访等方式,增强全球视野。

4.浙江工业大学MBA教育项目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浙江区域经济案 例讨论、课堂演讲、企业经营决策模拟、拓展等活动,从中强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5.浙江工业大学MBA项目采取整合类课程的方式,提供多层次、针对 性的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整合、链接知识能力、综合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陈述表达答辩沟通的能力。

6.浙江工业大学MBA鼓励学生的终身学习,并持续为个人发展提供机 会。每月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面向学生和校友,通报各种信息,开展联谊活动, 与校之间进行产学研的合作,与校友共同促进项目的发展。

7.浙江工业大学MBA培养过程强调对学员社会责任的教育,专门开设 了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课程,并要求在有关课程中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

二、进行系统的课程改革 为了更好地适应培养目标,MBA项目进行了课程改革,通过对这些 管理课程的系统学习和训练,MBA学生能将不同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结 合区域经济特色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将自己已有的管理经验和所学的 知识相结合,分析和解决各种不同的管理问题。

1.MBA学位课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系统地学习 MBA应掌握的工商管理基本管理理论和方法。

2.MBA公共选修课强调拓宽MBA学生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管理技 巧,尤其是充分融合东方管理智慧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MBA方向选修课模块强调各研究方向的深度教学,增强MBA学生 在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每个方向模块由5-6门课程组成,强调实务、微观、深 入的研究,各课程之间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必修环节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个人能力极限的突破,感受企 业家的管理心得和创业精神,参与对管理实践的调研并提出解决办法,做好 5.学位论文要求MBA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管理实践问题。毕业 论文是一次综合的专题研究,一般要求写学生所在单位的管理与经营问题,论文 形式多样,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可以是企业发展研究报告、企业诊断研究报告、 市场预测研究报告、案例与分析报告、投资研究报告等。通过毕业论文的专题式研究,提高学员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认识,整合知识,链接管理方法,从而加深对 问题的理解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每门课程落实体现使命的教学内容,MBA课程组不定期讨论课程大 纲,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探讨新的教学方法。

三、创新项目建设分类 为了更好地培养MBA学生,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职业发展,浙江工 业大学MBA项目对培养方向进行了分类,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培养。

(一)职业精英MBA项目方向 精英MBA项目采用统一的培养方案,尤其是统一的专业核心学位课, 确保了MBA项目以通才性作为基础。核心学位课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MBA应掌 握的工商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现MBA培养复合性、综合性和宽泛的特点。

MBA方向模块课则体现专业化,每个方向模块课将多门课程有机组合成一个整 体,增强MBA在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MBA方向模块课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具体 某一职能/业务而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因此课程 的职业特点明确。

在保持MBA项目通才性的基础上,注重专业领域的技能提升,并满 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设置了三个人才培养方向:战略与营销管理、金融与投资 管理、国际化经营。每个方向设有5-6门选修课,供学生选修。

(二)创业MBA项目方向 浙江工业大学地处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和企业最具活力的浙江省,凭 借多年在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方向所积累的学科优势,设立创业MBA项目。该 项目优选正处于创业阶段或准备创业的学生选择这一特色项目,教学内容贴近创 业型企业的特征和要求,教学方法更灵活,大量引入创业界的实践型讲师参与课 堂教学,更多地走出去与创业型企业交流学习,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大赛,更多地 安排专家讲座和企业家演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技能。

(三)项目设计特点 MBA项目在设计思路和教学内容安排上,遵循为浙江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商界精英和创业英才的要求进行,具体表现在:
1.根据职业精英人才和创业人才的不同特点,形成两种不同的培养路 径,设置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2.在课程选择上以培养高级职业经理人和创业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 为目标,既要保证工商管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又具实用针对性,在基础理论与 实际管理知识方面进行平衡,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符合培养要求。

3.MBA课程采用混合授课方式,课程由教师讲授、外聘专家讲授、企 业参访、案例讨论、课程论文等多种形式组成。要求实际问题导向,避免单调的 理论讲授。每门MBA课程均需以实际管理问题为对象,完成相应篇幅的课程作 业或课程论文报告。

4.培养方案中整合信息、生物、化工、机械等工科优质师资主讲工程 技术前沿专题,把浙江工业大学工科的优势融入到MBA教学中。

5.专门设立强调实践导向的MBA整合类课程,整合类课程以实际管理 问题为对象,将多部分内容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课程要求完成实际管理问题的 解决方案。如整合类课程“经营模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为一个企业 所需要开展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一系 列分析与决策工作,从而培养学生整合性的管理技能。

6.海外访学和海外著名企业考察将进一步延伸与真实管理世界的联 系,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海外访学一般是事先准备,根据学生的要求,双方商 定讲座内容与形式,企业考察内容与讨论话题,然后再进行,从而确保海外访学 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7.重视用人单位在课程发展中的参与,通过聘请校外导师,邀请企業 家讲座、到企业参访、建立企业实习基地等,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丰富MBA培 养模式。每年每个班有数次走出学校,到企业现场进行移动课堂教学,参观考察 企业,邀请当地企业家讲座与座谈,从而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期望,又让学生有 机会直接接触社会与实际管理问题。MBA项目每周至少举行一次各种类型的讲 座,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接近商业的新知识和新思想的机会。

8.要求MBA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专题调研。

MBA同学可以从这些实际工作中实践所学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9.MBA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强调创新创业精神,注重基于互联网的经营 思维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互联网意识。

作者:徐振 第2篇:MBA教育供给改革的思考 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是对中国经济现状和出路不断探索、深化认 识的结晶。供给侧改革并非单单针对经济制造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理应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回应时代新要求,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 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MBA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市场和企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如 何进行供给侧改革,在国内还没有看到这方面深入分析的文献。本文拟对这一问 题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MBA教育自创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止到2016年1月, 全国累计MBA招生40万人,已有25万人获得了MBA学位。MBA教育为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MBA教育存在的 问题,而这些问题也被教育界和社会所诟病。

1.人才培育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MBA教育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管理 人才为目标,但由于没有形成市场化的办学机制,缺乏科学有效地评价和评估体 系,加之深受普通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束缚和影响,使得MBA培养目标不能真实 反映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培养出的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预期, 而这种反差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

2.课程设置无特色,培养方式传统单一。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仍然以 传统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式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基本上是从 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缺乏实践教学和实战能力训练,知与行相分离。这 种培养方式上的“供需矛盾”,是我国MBA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被 教育界、企业界议论的比较多的问题之一。

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我国绝大多数MBA教师属于是在传统灌输教学 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学院派,没有实践经验。就MBA教育来说,依靠理论和说教 是不可能培养出应用人才的。MBA学员大多来自企业,对教师教条刻板、单向度地进行“供给”很反感,认为这是一种无效“供给”。

4.社会对MBA的认可度有所下降,甚至出现负评价。这个问题的产生 是由前面3个问题导致的。我国MBA教育是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对商业管理人 才需求拉动下设立的,最初社会对MBA的期望值较高。在“需求侧驱动”下,经 过“粗放型”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张。这种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我国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供给与需求是辨证统一的,是侧重供给还是侧重需求,要结合具体情 况来研判把握。从当前我国MBA教育发展的现实来看,供给端是矛盾的主要方 面。从供给端发力推动MBA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既有紧迫性,也有针对性。

二、培养模式“有效供给” 1.找准服务定位。我国的MBA教育设立时间短、发展速度快,已经形 成较大的规模。如果走不出自己的路子,仍千篇一律地“模仿”是很难有市场竞争 力的。特色办学与品质是MBA教育生存的基本法则。只有办学有特色,教育质 量高,才能使MBA教育长盛不衰。例如,我国西部经济发展需要的MBA人才, 显然与东部地区不同,西部没有东部上海等发达地区那样迫切需要外向型的人才, 更多需要的是服务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特色人才。西部的MBA教育应该适应地 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来培养人才;
我国大多数MBA培养院校应面向区域经济,立 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2.课程设置“精准供给”。纯粹经济领域内的“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命意, 就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密集度,针对市场的口味补强生产短板。在通常情况下,市 场口味总是偏好于内容丰富且富有创意的产品——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精神性的 产品。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下决心压缩“过剩产能”,增加“新型行业产能”, 从专业管理、组织行为、职业精神和组织领导等方面入手,构建和设计新的課程 体系。主要包括三大模块:管理与领导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比重 方面,提炼压缩理论课、公共课,增加管理实务课、实践课,从而做到“知识供 给侧”与“知识消费侧”的统一。在此基础上,逐步创造条件,实行定制化教学模 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兴趣,以选修课程的方式,自主选择课程,做到课 程教学“精准服务”。

3.情景教学“有效供给”。①情景仿真教学。管理的本质在于实践,管 理是一门实践科学,不联系实践就没有生命力。要实践就必须引入实践情景。为此,可以构建MBA商务仿真平台,模拟企业的经营活动,建设场景化教学场所, 把“社会搬进校园”,结合教学软件,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移动互联网等现 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构建虚拟的高度仿真的商务运行环境,使学生融理论与 实践于一体,融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体,在体验中完成由理论知识到技能的 转化,并以其特有的互动性和竞争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功能。②案例 分析式教学。案例教学通过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有效地培养学 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至今课堂上大量充斥着国外案例。这些国外 案例不完全适合中国的本土文化,它除了对国内个别名校具有一些借鉴意义外, 对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特别是省属高校来说,基本上不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

因此,基于国情省情和现有的教育资源,鼓励教师博采国内外之众长,开发和使 用原创案例,包括一些中小企业案例,进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案例教学。③企 业家进课堂。设立企业家讲坛,邀请企业界中高层管理者,带着问题、带着故事、 带着企业的场景,与MBA学员面对面交流,让学员分享、咨询、互动地体验管 理问题的破解,使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经验。

4.师资“优质供给”。优秀的师资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关键。为了加强师 资队伍建设,一是培养“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不仅做学术导师,也要做“管理 工程师”,为教师创造条件参与企业管理咨询,鼓励并支持教师获取与专业有关 的“职业证书”;
二是引入双导师制度。为每位MBA学员配备2位指导教师,一位 是校内导师,另一位是校外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管理者,对学生进行实践指 导,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形式之一。三是建立教学团队,引入竞争机制。

做到每一门课程都有教学团队的支持和3位以上教师主讲,教师“竞争上岗”,由 学生做出选择,以确保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对MBA教育供给改革的几点思考 我国MBA教育如今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 积极“模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MBA教育模式,截至目前,已经基本形 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企业管理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 撑作用。但是,与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商学院相比,无论在培养模式还是在培养质 量上,都存在不小差距。事实上,作为一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MBA是市场经 济的产物,只有在市场竞争中,MBA教育才能真正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因此,我国的MBA教育供给侧改革,应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体制改革。MBA本來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发展必然要产业 化。但自MBA项目“引入”我国以来,其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普通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束缚,没有真正体现出其职业教育的市场化特征和 内在价值。因此,进一步的改革,必须率先打破体制上的束缚,重新构建适合 MBA教育发展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二是进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加强MBA教育“产业化”的力度。如果我 国的MBA教育管理体制不从根本上改革,仍然依靠政府来管理,依靠政府来审 查,这只能使MBA教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像任何一个产业一样,教育 质量也要通过竞争和淘汰才能提高,只有在竞争中,学校才有培养高水平MBA 教育,建设一流商学院的驱动力。

三是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学校和企业可以联合办学, 企业也可单独举办MBA项目,实现办学的多元化,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应有之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沃顿商学院,就是美国企业家约瑟夫·沃顿在宾 夕法尼亚大学创建的。

作者:张宁等 第3篇: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中国自1991年首批授权8所院校开展MBA教育以来,经过25年的发展, MBA教育在招生单位的数量与学员规模上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MBA教育培养 单位由最初的8所扩大到现在的237所,MBA的招生人数也从1991年的84人猛增 到2010年的接近4万人。随后,在报考人数仍呈不断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录取人 数开始出现不升反降的拐点。总结其原因,一方面是各院校开始从重视招生数量 开始向注重培养质量转变,另一方面专业学位多元化的趋势,使得考生有了更多 的选择。因此,各MBA培养单位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提升MBA教育质量 势在必行。

一、我国MBA教育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生源质量不断下降 随着MBA培养单位的不断扩招,使得MBA教育由高端教育逐步转化 为大众教育。从生源上看,主要体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是MBA学员入学年龄 呈现年轻化趋势。根据中国教育在线2015年的调查数据,46%的MBA学生入学年 龄为27-30岁,30%的学生入学年龄为31—34岁,35岁以上的学生占17%,23—26 岁的学生群体占7%。与此相对应,MBA学员的工作年限也呈下降趋势。二是MBA学生职位下滑。除年龄因素之外,生源职位结构也影响着商学院MBA学员的生 源质量。在中国MBA教育起步的前10年,重点高校的生源多为具有丰富经验与 发展潜质的商业人才。但如今MBA学生的职位呈现下滑趋势。浙江财经大学MBA 学员中,部门主管、经理和普通职员职位占比例最高,均为38%;
总经理、总监 级别仅占8%。上海对外经贸大学MBA学员入学前工作职位中部门经理的占比最 大,为39%;
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分别占21%和19%;
总经理、总 监级别仅占9%。

2.培养目标针对性差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不招收本科应届毕业生,要求报考对象有一定 的工作经验。这就需要培养单位在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MBA学员在培养目 标上加以区分。目前,MBA培养单位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多为:掌握好专 业基础知识,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没有 对两类教育背景、经历和学习目的不同的研究生群体进行明确而实质的区分,或 者二者在语言表述上有所区别,但实际培养过程中却无明显差别。

3.师资力量薄弱 MBA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但MBA培养单位师资力 量中仍然缺少具有实际工作背景的专家和教授,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研究问题 能力的培养。目前,MBA培养单位专职的师资队伍中缺少有管理实践经验的教 师,这就使部分指导教师在指导实践性强的MBA学位论文时无从下手。一些培 养单位为了突出MBA教育的实践性,弥补本单位实践师资的不足,聘请校外从 事管理工作的兼职教师授课,对学位论文实行双导师制等措施,但由于管理模式 与资源的限制,兼职教师与企业导师并未真正融入学校的教学与论文指导工作, 有的兼职教师在MBA教育中的作用仅限于每年做一两场报告, 4.学位论文学术水平不高 MBA学位论文要求必须结合实际工作,因此绝大多数学位论文的选 题符合专业要求,但由于MBA的学员本身的工作就很忙,能抽出学习的时间比 较少,对毕业论文的撰写也很难全力以赴,加上许多学员认为毕业论文就是获取 毕业文凭的手段,未对学位论文的撰写给与足够的重视,因此尽管学位论文选题 来自实践,但在理论上很难有所建树。5.质量管理体系执行不力 调研数据表明,大多数MBA培养单位都有书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措 施,但在质量保障中多数存在执行不力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源于MBA招生 市场的激烈竞争。目前,237家培养单位的竞争呈现出如下特点:北大、清华、 复旦、上海交大等位列第一梯队的院校,聚合了国内最优质的工商管理教育资源, 报考人数十分集中,尽管报录比率低,但仍挡不住考生对名校的热情。与此同时, 二线院校竞争激烈、三线院校吃不饱、四线院校几乎无人问津。这导致MBA院 校因发展速度过快使得培养质量良莠不齐,部分二三线商学院在招生、调剂、教 学质量管理等方面出现了为了抢夺生源扰乱MBA市场的做法,使得MBA教育质 量管理体系执行不力,有些甚至形同虚设。

二、我国MBA教育引入卓越绩效模式的必要性 “卓越绩效模式”源自始于1987年的美国波多里奇奖评审标准,是一种 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 求卓越的经营绩效。其本质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具体化。卓越 绩效模式包括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 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图1)。

1.引入卓越绩效模式是提高我国MBA教育服务质量的内在要求 引入卓越绩效模式,有助于构建较完善的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发现并解决MBA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促进培养单位持续导入先进的管 理理念与方法。

2.引入卓越绩效模式是提高MBA教育服务满意度的需要 教学服务质量与MBA学员满意度显著正相关,引入卓越绩效模式以 作为顾客的MBA学员为中心,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以学员满意度为经营成果 的衡量指标,有力提升MBA教育服务的满意度。

3.引入卓越绩效模式是实现MBA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引入卓越绩效模式,一方面能够提升MBA学员的满意度,另一方面 可以提高MBA教育质量和绩效水平,有利于塑造MBA教育品牌,培育核心竞争 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三、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为保证MBA学生培养的质量,长春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在2009获 得MBA培养授权之时就构建了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具 体包括MBA教学质量管理理念与目标、文件体系、组织体系、监督与评估体系。

1.MBA教学质量管理的理念与目标 (1)MBA教学质量管理的理念 按照国家MBA教指委的要求、MBA项目专项评估的思想与方法,结 合卓越绩效模式的要素,中心建立了以MBA学员为中心、突出领导作用和全员 参与、强化过程管理和系统管理、持续性改进的质量管理理念。

(2)MBA教学质量管理目标 中心把促进MBA学员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 水平的标准。培养有相当文化知识,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具有创新思维和社会 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技术应用型中高级管理人才。此 目标一方面反映MBA教育的普遍目标,另一方面结合长春理工大学的优势与特 色学科背景,提出技术应用型的特色培养目标。

2.MBA教学质量管理的文件体系 我校MBA教育中心制定了一系列MBA管理制度,并将其全部要素、 要求和规定都以文件的形式,形成质量管理文件体系。质量文件体系共分四个层 次:第一层次是纲领性指导性文件;
第二层次是规范通用性文件,包括技术、管 理规范和程序;
第三层次是方案措施性文件,包括计划方案和措施;
第四层次是 记录鉴证性文件。文件包括了MBA教育质量管理从招生到入学后教务管理、毕 业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的全过程管理文件。

3.MBA教学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 质量管理组织系统包括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科、经济管理学院 MBA教学督导和专业教研室。组织系统具体包括教学质量目标值、教学管理标 准化、教学流程控制点、教学监控信息网五项关键内容。4.MBA教育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 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覆盖MBA教育招生、教学、毕业论文的全过程。

(1)招生环节的质量控制 在招生环节,我们尤为关注生源的教育背景、个人特质和职业发展潜 力,具体内容见表1。

(2)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 中心根据MBA专项评估的要求与我校MBA培养的目标,通过系统地 搜集信息和科学分析,借鉴教学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制定了系列化的教学评估方 案。评估体系包括日常教学评估、专项教学评估、学生教学评估、督导教学评估、 同行教学评估、社会评估五个方面。

上述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实现 MBA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

(3)毕业论文阶段的质量控制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MBA学员进行科学研 究或承担管理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中心对学位论文选题、开题、论 文中期检查、论文评审与答辩等关键环节实施严格监控,以保证 四、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取得的成效 经过六年的实践,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取得 了较好的成效。

1.MBA学员满意度高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电话访谈等形式了解学员对我校MBA 教育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66份,收回166份。调研结果表明:两届毕 业生对MBA教育满意度为100%,其中非常满意的学员占90%以上(表2)。

另外,从学生学习MBA的目的看,多数毕业生攻读MBA的目的是希望通过MBA的学习,能够在原有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提升。从调 研数据看,攻读MBA后,就读MBA前在单位担任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比例为由59 人上升为93人,所占比例由35.54%变为了56.03%,在单位为普通员工的比例由 40.36%下降为14.45%,高层管理人员比例由6.02%上升到了14.46%。管理岗位人 员比例提升或中高级管理岗位人员比例的增大,虽然有人员工作年限增长和工作 经验的不断丰富而带来的正常晋升和提拔的原因,但也很直观的反应了攻读 MBA对管理者管理技能的提升,尤其是对其职位的提升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和 作用。

2.学位论文质量较高 MBA教育的性质,决定了MBA学位论文应是运用管理理论分析和解 决企业实际经营问题。学校MBA学位论文从论文选题、导师选择、过程管理、 格式规范等方面均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如:导师“双向选择制”、论文指导“双导 师制”,论文选题“结合本人工作或单位管理实践”等,要求学生在调研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我国尤其是吉林省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实际,对论文创作从 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审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从而提高了学生系统进行研究 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在已答辩的146名毕业论文中,均结合学 生本人工作实际进行选题,实践性突出,研究的针对性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3.用人单位认可度较高 在对中国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东北工业集团公司、中东集团、中国 铁建房地产集团、永新集团、大陆汽车电子(长春)公司、中国联通吉林省四平 市分公司等数十家MBA毕业生所在工作单位调查,工作单位认为我校MBA毕业 生大多数表现优秀,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和良好评价。用人单位认为,学校 MBA毕业生在其单位工作认真务实,业绩出色,得到重用;
学校培养和输送的 在职MBA人才复合型和应用型特点明显,能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校能依 据产业转型的需求,结合学校学科特长,培养了一大批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技术 应用型人才。这体现了我校MBA教育的成效显著。

研究与实践表明,卓越绩效模式为我国MBA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 了可供操作的指导思想与实践路径,是提高MBA教育质量与绩效的有力保障。

作者:陈丽霞第4篇:对MBA教育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 MBA教育在我国已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试点探索、 规模增长和激烈竞争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但无论哪个阶段,多数MBA办学单位 都主要依靠规模增长来发展MBA教育;
而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发展的“新常 态”阶段,MBA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必须由原来以规模增长为 主的粗放发展模式转向以品牌培育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以下,就来谈谈在经济新常态下MBA办学单位如何建立适合于自己 的MBA教育品牌。

一、认清“新常态”下MBA教育发展的品牌需求新趋势 在我国MBA教育发展的20余年中,由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对 MBA人才的需求持续旺盛,使得我国由小规模试点开始的MBA教育供不应求, 多数办学单位也能够以较为简单的规模增长来发展MBA教育。

而今,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适度放缓,既面临产业升级、结 构优化等诸多挑战,也蕴藏着巨大的新机遇;
相应地,社会对MBA人才的需求 也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并日益体现个性化需求。办学单位必须认清MBA教育 直接服务于工商企业管理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
因此,MBA教育必须跟 踪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活动需求变化而适时调整,包括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现状, 以使自己所培养的MBA人才具有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显然,这就要求MBA办学单位充分认清新常态下MBA人才需求的新 特点,从自身办学资源,特别是优势特色出发,来构造MBA教育的独特品牌。

这样,才能满足新常态下的企业和社会需求,使MBA办学项目获得持续的发展。

二、如何构造“新常态”下MBA教育发展的品牌 1.面向未来进行MBA人才市场需求分析并确立细分市场 MBA教育首先是对人才的培养,如何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我们 就首先要分析市场,才能有的放矢。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处于不断转型发展之中, 仅仅从历史经验来判断MBA人才需求是不够的,必须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对企业 和社会MBA人才需求作适度超前预测;
比如行业变迁、新业态对人才的新需求、 国际化发展,等等。此外,我国除极少数顶级高校MBA教育对全国有很强的覆盖力以外, 多数高校(包括多数985院校)均以区域人才市场为主来开展MBA教育;
因此, 对多数高校而言分析区域市场非常必要。比如,重庆是一个工业基础比较完备、 现代化发育水平有限而发展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特大工商业城市;
设立直 辖市近20年来,以制造业为主的等主导产业发展很快,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因此, 重庆MBA人才培养应主要集中为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相关的第三产业服 务;
同时,对该地区及其周边985高校的实力较强的商学院,可以兼顾一定的全 国性及国际化人才需求。

2.向国内外MBA教育的优秀范例学习 以我院为例,MBA教育立足于重庆和西南地区;
但作为西南地区领 先的MBA办学单位,必须同时具有较强的全国品牌优势,才能占据区域领先地 位。

因此,我院积极开展相关的国际认证,基本实现MBA教育与国际标 准接轨;
同时,借助国际认证机会和既有的广泛学术资源,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 优秀商学院在MBA培养模式上的精华;
将现有MBA课程进行特色化、国际化改 革,适应市场需求。这样,才能不断提高MBA教育质量,保持相对领先地位。

3.加强内部管理并努力增强MBA教育项目对学员的终身价值 为使MBA教育中如上所述的品牌培育落到实处,应努力使MBA办学 过程符合品牌定位和教育质量的要求。以我院为例,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内部管理,特别是强调从培养过程质量入手建立有效的品牌 培育机制。为此,我院将专业学位教学委员会从原来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中独立 出来,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同时抓好入学、课程教学、毕业论文等每一 个培养环节的过程质量。二是以国内外优秀商学院为标杆,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大 力进行课程改革,尽可能为学员提供有终身价值的教育资源。为此,我院系统地 修订了MBA培养方案的,更强调实用人才培养特点,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更加实 用的选修课程,提升本校MBA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三、促进MBA教育品牌建设的其它措施 为进一步增强MBA教育品牌建设成效,需要发挥学校、学院办学的综合优势。为此,可以考虑从如下角度进一步强化工作效果。

一是充分发挥MBA校友会作用。MBA学员是来自各个行业,具有广 泛的社会影响力;
抓好MBA校友活动,对在读MBA学生创业、就业、事业发展 和招生的作用不容小觑。二是加强MBA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教学管 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了MBA教育项目的运行质量;
学校应注重人文关怀,并为 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休闲、学习进修机会。三是努力激发MBA学员的学习 主动性。当前的MBA学员的学习目的呈现多元化趋势,并夹带一些混文凭、找 关系的习气;
学院应努力提高MBA教育自身的公信力和含金量,从正面鼓励学 生树立成就感和成功意识,树立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四是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以应对日益开放的竞争需要,特别是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现服务。

综上所述,MBA人才培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我国MBA 教育项目开办20多年了,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MBA教育也应 进入品牌竞争的新阶段;
品牌培育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我国MBA教育的未来 发展水平。

作者:赵静怡 第5篇:地方高校MBA教育质量提升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初MBA项目创办以来,MBA和商学院教育的普及成为推动 现代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因素。MBA学位被认为是获得“高薪、高职” 的直通车。然而,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MBA项目面临教育质量不尽如 人意的窘境。国内学者多从品牌战略角度提出MBA项目的改革出路。MBA项目 品牌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教育质量,只有切实提升了MBA的教育质量,MBA的 品牌建设与树立才不致成为摆设[1]。无论是一流商学院还是普通商学院,MBA 教育质量的提升对商学院教育品牌的树立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品牌树立的前期, 各高校应当以改善MBA项目的教育质量为出发点与立足点,切实打好品牌大楼 的“地基”。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MBA教育也蓬勃发展,至2013年,全国培 养院校达237所,其中124所高校是地方性大学。然而现阶段我国MBA教育同质 化严重,地方性高校在教育模式、培养方案的设定上盲从“985”、“211”院校,缺 乏自身特色,不具有竞争优势。地方性高校MBA教育的影响力主要在本地,其 教育项目应主要扎根于本地,通过服务社区提升项目竞争力。因此,地方高校在提升MBA项目的教育质量时应当结合当地发展需求,定位强势领域,实施差异 化的课程体系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本文结合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MBA项目的 教育质量提升的实践,分析MBA项目教育质量提升的实践经验和未来发展方向, 希望能为其他地方院校在提升MBA项目的教育质量方面提供思路。

一、地方高校MBA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MBA项目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员,并有 力地促进了其他专业学位的制度创新,同时MBA项目为校企合作寻觅到了更便 捷的方式。MBA项目的繁荣发展吸引了诸多高校,截止2013年底,中国拥有MBA 招生和培养资格的院校达237所,与1991年相比,扩张了26倍,招生人数扩张了 383倍。如此大规模的扩招不禁让人质疑高校教育质量是否能够跟进。近些年屡 见不鲜的企业丑闻让社会和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企业高管诚信的指责指向了培 养企业高管的商学院。基于种种,MBA项目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一)应对MBA教育激烈竞争的需要 目前,MBA培养院校的同轨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培养院校如何 实现差异化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2]。世界贸易组织在《服务贸 易总协定》中将教育服务列为教育组织的产品,MBA潜在学员及现有学员十分 注重这一产品的光环效应,地方高校没有“985”“211”的光环,在这场大浪淘沙的 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地方高校商学院须摆脱“985”“211”的影子,在差异 化中找寻自己的位置,提升MBA项目的教育质量。

随着国内教育市场逐步开放,欧美等发达国家的MBA教育正大力向 国内教育市场渗透,财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也开始自己办学,更具针对性地培养工 商管理人才[3]。地方院校不仅受到国内一流商学院的挑战,同时面临着来自发 达国家的威胁,这种竞争格局使得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地方院校必须准 确定位服务范围与教育特色,实现社区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完美融合,切实提 升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雇主、学员对MBA教育质量的重视 目前,MBA雇主面临着适用的中高层管理者不足的困境,MBA学员 遭遇理想工作难找,收入缩水的窘境。究其根本,在于“所需”与“所学”的偏离。雇主需要能够从理论上分析问题,从实际上解决问题的实干人才,而高校培养出 来的往往是理论功底不深,实际能力不强的MBA毕业生。无论是考虑雇主的实 际需求,还是顾及学员的切实利益,MBA项目教育质量的提升都是必要的。高 质量的MBA教育,对学员而言,意味着更多的机遇与选择,更高的薪资待遇;

对雇主来说,意味着优质的人才与丰厚的利润。

高明辉等(2014)在对全国前18名商学院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 品牌对于MBA教育项目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他指出,教学质量是MBA项目品牌 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即表明优质的教育质量对MBA项目十分重要。因此,在对 MBA学员的培养过程中,地方商学院应当重视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差别化的 教育特色来保持自身优势,吸引优质学员,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二、地方高校MBA教育质量提升的实践 目前,全国MBA培养院校当中有124所是地方性高校,占全国培养院 校的一半以上,其对MBA教育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其中不乏教育 资质深的地方性高校,然由于其办学历史已久并已经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对时 下处于改革浪潮的地方性高校借鉴意义不大。正因如此,本文选取具有时代发展 特色,并拥有地方性高校共性的湖南工业大学作为典例,希望给正处于改革当中 的地方性高校些许启发。

湖南工业大学是一所地方性大学,地处非省会城市——株洲市。在 MBA教育项目竞争愈发激烈的大环境中,长沙市各高校商学院对湖南工业大学 商学院形成高压态势,使其招生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MBA 项目通过不断的努力,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质量评价体系等多维 度入手,探索各种途径来大力改进MBA项目的教育质量,赢得了学员的信赖与 社会的认可。

(一)独具特色的MBA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的MBA教育基本上被看作是研究生教育,因此基本上还 是沿袭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4]。但是,MBA教育有别于传统的研究 生教育,它从学生来源、课程设计到质量评价体系都有自身特色;
因此,要使 MBA教育还原于本色首先就得对教育理念进行革新。地方性高校MBA教育服务 于地方,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根据“立足株洲,面向省内,放眼全国”的总原则, 不断挖掘与发挥社区化特色,以株洲市市场对人才的诉求为着手点革新教育理念。MBA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 要的是能力、技能和品格的培养与训练[5]。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MBA项目根据 市场的需求,运用“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培养新型的适应社会需 求的MBA人才。“产—学—研—用”体现的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知识传递为 基础,以项目研究为抓手,以实际应用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 MBA教育根据学校地理位置特点,突出了“社区MBA”的培养特色,以株洲为主 要生源地和服务对象。在学位论文的选题上,要求学员以株洲企事业单位管理中 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所学服务株洲经济社会发展。

(二)科学化的MBA课程体系 MBA学员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课程设计,科学化的课程设计 既能吸引学员兴趣,又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国际化与本土化如何融合的大环境 中,地方性高校应当考虑社区化、本土化与国际化三者的紧密结合,在课程设计 中应当融入社区化因素。

目前,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MBA项目的课程囊括两大类:理论类课 程与实践类课程。在遵循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对MBA课程设置基本要求的 前提下,根据自身特色开设了10门专业课、3门公共课和5门选修课等理论课程。

专业课中80%的课程是为了培养学员的管理能力与分析能力;
公共课主要体现的 是国际化因素,由于地方性高校在与国际MBA教育接轨方面存在诸多客观因素 的阻碍,所以课程设置还存在一定欠缺;
选修课体现的是对学员软技能、品格的 培养,帮助学员领会领导的艺术性与魅力所在。在理论课程中值得一提的是本土 化的案例教学。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MBA项目所招收的学员中,约91%的学员来 自于株洲市的企业、高校、政府机关和其他非营利组织,为了让学员能切实把所 学运用于所需,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组织教师编写本土案例,开展本土化的案例 教学。实践课程方面,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建立了三个MBA实践培训基地,并 与株洲市本地企业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活动,同时利用校友资源开展“实践沙 龙”,提升学员所学与所需的结合能力,满足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三)优秀的MBA师资队伍 管理精英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力量,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在教师 的选拔、聘用与培训方面都注入了大量的心血,以保证优质的师资队伍。1.严把教师选拔关,保证优质的师资源头。师资是提升MBA项目质量 的重要保障。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配备,建立了师资选聘标准和程 序,所有任课教师均是从院内外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中进行公开选拔,经 过自愿报名、商学院审核、公开示范课评价等过程后,最终确定课程任课教师。

2.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国各高校商学院的师资队伍呈现的是理 论强、实践弱的态势。为保证MBA项目的教育质量,须解决师资队伍中的短板 问题。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广聘在株洲地区享有盛名的“实干家”担任MBA任课 教师,同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为在读MBA学员搭建实践导师平台,把实际问题 带入课堂,把学员引入企业,切实增强学员的能力与素质。其次,聘请国内集“实 战”经验与理论修养于一身的专家承担一些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

3.持续性的教师培训。知识经济日新月异,师资力量的保持离不开对 培训的投入。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除每年选派任课教师参加全国MBA教学指导 委员会主办的各类师资培训外,还根据自身需求每年选派2—4名任课教师到省内 湖南大学或省外其他高校进行培训,保证师资队伍的持续性优势。响应MBA项 目的国际化需求,近几年,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采用评选制推选出教师到国外学 习,保证与国际教育的接轨。

(四)质量评价体系 MBA项目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 一个反馈机制以不断修正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通过 构建质量评价体系及时反馈MBA教育质量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以形成一 个良性循环的螺旋上升体,使得MBA项目的教育质量处于持续优化的状态。

湖南工业大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不断提升MBA项目的教育质量为核心 思想,以毕业生质量、课堂教学、MBA项目的组织管理为指标维度,以雇主、 学员为评价主体,坚持可测性、公正性与完整性的评价原则。湖南工业大学质量 评价体系中每个评价模块对应一种评价形式,当评价形式反映出教育中存在的不 足时,则根据切实需要改善对应的评价模块的质量或对整个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修 正。目前,质量评价体系中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块已处于完善阶段,毕业生质量与 MBA的组织管理尚处完善中。

图1质量评价体系图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