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类型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分型,糖尿病可分为四种类型,即1型糖 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T1DM)、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 妊娠期糖尿病(GDM)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1T1DM及其致病机制T1DM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IDDM),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使机体选择性 攻击胰岛p细胞,导致胰岛p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免疫系统损害的自身 免疫性疾病J1DM占糖尿病的比率不足10%,并在青少年发病居多,遗传因素和免 疫失衡以及环境的激发在其发病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1.1T1DM的易感基因等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IDDM发病机制中具有 重要作用。IDDM患者一级亲属的平均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单卵双生子 IDDM的一致率最高可达70%"早在1994年,Davies等提出T1DM的易感基因位于 第6号染色体的人白细胞抗原(humanleucocyteantigen,HLA)上。
1.1.2T1DM的免疫机制免疫耐受被打破是发生自身免疫的基本原因。
机体内存在可识别胰岛自身抗原(auto-antigen)分子的特异性T细胞,经由外源病 毒等因素激发或自体识别障碍使受体激活,特异性T细胞便可攻击其相应的靶位, 导致胰岛发生自身免疫。
1.2T2DMT2DM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NIDDM),占糖尿病的比率超过90%, 并在成人中居多,其重要机制是胰岛P细胞功能障碍(pcellsdysfunction)和胰岛素 抵抗(insulinresistence,IR)。
1.2.1T2DM的易感基因有研究表明,与T2DM相关联的候选基因已有 TCF7L2、KCNJ11、PPARG、CDKAL1、IGF2BP2、CDKN2A/CDKN2B、FTO、HHEX、SLC30A8、WFS1、JAZF1、CDC123/CAMK1D、TSPAN8/LGR5、THADA、 ADAMTS9、NOTCH2等0Tasuda等[习新发现的8个T2DM易感位点,即GLIS3、 PEPD、FITM2-R3HDML-HNF4A、KCNK16、MAEA、GCC1-PAX4、PSMD6和 ZFAND3,为解释东亚人种T2DM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1.2.2胰岛p细胞损伤胰岛p细胞损伤的机制有多种因素,如基因易感性、 先天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脂毒性、糖毒性、病毒感染、氧化应激、药物、细 胞因子等不同程度的引起胰岛p细胞凋亡。
1.2.3IRIR目前仍是糖尿病,尤其是T2DM的重要病理特征。靶器官对 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即一定量的胰岛素不能产生该剂量胰岛素所应有的生 物学效应,血糖开始上升,为维持正常血糖水平,胰岛p细胞代偿性地增加胰岛 素的分泌,使得胰岛p细胞超负荷地分泌胰岛素,长期透支,造成胰岛p细胞衰竭, 最终发展为临床糖尿病。
1.2.4其他致病因素新研究有研究表明,T2DM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无法 从血管内渗透出来是导致患者血糖升高的原因,维生素D水平低与更高程度的IR 及T2DM的风险有关联,食用加工红肉也将增加患T2DM的风险,淀粉蛋白纤维 在胰腺中的沉积最终也会导致T2DM的发生。不定期上夜班的女性比那些只在白 天和傍晚上班的女性患T2DM的风险高60%,昼夜节律的破坏可损害身体制造胰 岛素的能力,并潜在地为糖尿病创造条件。
1.3GDMGDM是妇女在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 及代谢异常WDM对孕妇和胎儿都有不良影响,如影响孩子的体质量指数(BMI), 并且该病妇女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母亲 的高年龄、BMI以及以前的GDM史和妊娠早期明显增加的体质量、y-谷胺酰转移 酶水平的增加,都可用来预测GDM。
1.4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有8个亚型,即P细胞功 能遗传缺陷、胰岛素作用遗传学缺陷、胰腺外分泌病、内分泌腺病、药物和化学 物质所致糖尿病、感染、免疫介导的罕见类型、伴有糖尿病的其他遗传综合征等。
2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一般可分为血糖调节正常、血糖调节受损(IGR)和 糖尿病3个阶段。2010年ADA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列为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空腹血糖(FPG)并存的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
2011年1月公布的 最新糖尿病诊 除上述诊断标准外,其他指标可作为辅助诊断,如糖化血浆蛋白、尿 酮体、血浆胰岛素、血浆C肽以及血脂、肾功能、尿蛋白、血钾水平等。检测患 者自身抗体及空腹C肽或胰岛素水平,可判断该患者为T1DM还是T2DM:若抗体 阳性则为T1DM;若抗体阴性,可再测空腹C肽或胰岛素,若空腹C肽或胰岛素较 低,可能为特发性T1DM或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0DY),若空腹C肽或胰岛素水 平较高,则为T2DM。
1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可影响心脏、血管、肾、眼等多系统组织,伴随或引发多种急 性或慢性并发症,损害健康甚至威胁到生命。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 症性高渗综合征、乳酸性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以及足病、肾病(肾衰竭、尿毒 症)、眼病、脑病、心脏病、皮肤病等慢性并发症。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 表明,新诊断的T2DM约一半已有血管并发症。
4糖尿病的防治 随着研究的深入,糖尿病的治疗理念、技术、药物都在完善和转变。
准确诊断并及早防治,合理选用口服降糖药,适宜联合用药并培养良好的饮食、 运动、生活习惯,发展生物医学新技术,最终期望重建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系统, 以达到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
4.1防治策略 4.1.1降糖治疗同时防治心血管等高危并发症T2DM不仅是高血糖疾 病,也是一个代谢综合征,其治疗目标既包括有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也应 避免持续高糖诱发相关并发症。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 要原因。不可忽视糖尿病并发症,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故在防治的同时, 必须兼顾预防心血管等高危并发症。
4.1.2致力于重建内源性胰岛素使用外源胰岛素可以调控血糖浓度,缓 减患者慢性并发症,但在疾病晚期,不少患者也将发展为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最终不能完全控制血糖稳定,也难避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阻止P细胞被 破坏、促进P细胞再生长,重建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系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4.1.3多途径防治新探索有研究表明,在血糖测试之外加做HbAlc测试, 比单独进行其中一项检测更能准确地预测糖尿病。另外,根据异亮氨酸、亮氨酸、 缬氨酸、酷氨酸、苯丙氨酸5种氨基酸水平可预测糖尿病在未来的发展。越来越 多的研究表明,微RNA(microRNAs,miRNAs)也参与到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 并可将特殊miRNAs作为防治糖尿病的分子标记和基因治疗的工具。大部分肥胖 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胃旁路术或胃束带术减体质量手术得以治愈。
4.2药物治疗抗糖尿病药物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学药、胰岛素、中药三 大类,其作用机制各有不同,主要包括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促胰岛素分泌、增 加外周葡萄糖利用、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等。
4.2.1常用化学药物糖尿病的降糖治疗常分为胰岛素治疗和口服降糖 药治疗。外源性胰岛素能缓解糖尿病患者内源性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可辅 助机体调节血糖稳定。在改善IR、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方面,噻唑烷二酮类药都 可发挥重要作用。二甲双胍可以预防或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妇女GDM 和先兆子痫的发病率,并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可以 单独使用,亦可与磺脲类或胰岛素合用。
4.2.2传统中药及中医治疗糖尿病中药没有西药起效快、作用强,但成 分复杂,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整体平衡效果,并遵行中医整体调节、辨证施治 的思想,在消渴降糖、改善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方面疗效显著。如黄芪多糖和 苦瓜降糖多肽都可降低血糖,改善体内脂代谢紊乱,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胰 岛素敏感性,并减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针灸也可缓解糖尿病的各种症状,减少 并发症的发生。
4.2.3新型药物探索SR1664是一种最新研发出的能用于治疗糖尿病的 新型化合物,优点在于能改善血糖水平,但没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y(PPARy)类药物导致体质量增加、药物滞留等相关不良反应。黄连中提取的黄 连素,能够使肝脏的糖异生基因(PEPCK、G6Pase)和脂肪沉积基因(FAS)显著 下调,不依赖于胰岛素,改善空腹高血糖和抑制肝脏脂质沉积。
4.3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干细胞治疗着重于重建p细胞和控制胰岛 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有研究证实,在一定条件下,干细胞可横向分化为肝细胞、胰岛素分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组织细胞类型。特别是骨髓和脐血来源的干细 胞可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促进内源性p细胞团的再生,进而重建内源性胰岛 素分泌系统,起到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4.4干细胞等生物技术治疗糖尿病的前景尽管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 如伦理、发展为畸胎瘤、供体来源不足等,但干细胞治疗为糖尿病特别是T1DM 提供了新的希望。可以预见,干细胞治疗在21世纪的医学界,乃至整个生命科学 领域中,都有巨大的开发应用潜能。除干细胞移植技术外,还有胰岛移植、基因 治疗等生物治疗技术将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4.5运动与饮食多管齐下协治糖尿病营养均衡、合理的运动、增强体 质、提高免疫力都能预防糖尿病和加速患者的康复。因为运动在肌肉中所释放的 白介素-6(IL-6)能提高胰腺中胰岛素的分泌,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在怀孕 之前或妊娠早期较高强度的体育运动,能够明显降低GDM的发生。甚至短时高 强度锻炼,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活的、有益的细菌或细菌产物也可能用于治疗 T1DM¥T2DM患者只需将每天摄入2512.1J(600cal)热量的饮食习惯坚持2个月,低 热量饮食的方法就可使病情得到扭转。
5总结 研究糖尿病类型及发病机制,特别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发现的新机制, 为治疗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思路。中西药结合,发挥各自优势,以多途径、多靶点 综合调节,配合运动与饮食,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症状。现代生物治疗技术特别是 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全面应用,能改善和重建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功能,将成为根治 糖尿病的热点研究。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