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合作学习,大学英语教学,传统教学方法 1.引言 学习者就年龄、性别、地区、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 差异,同时学习者个人也存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兴 趣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某些地区、某些领域非常适用 的教学方法,换了环境和领域就不一定完全适用。合作学习 的教学方法在我国的各个学习阶段、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应用, 我国目前的相关文献,大都陈述了合作学习方法的优点,并 加以佐证,但就笔者对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所做的实证研究,发现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中国大学 英语教学者思考。
2.什么是合作学习 在我国学界普遍认为,合作学习是20 世纪70 年代初兴 起于美国, 并在70 年代中期至80 年代中取得实质性进展的 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 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促进学生形成 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 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 关注, 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被人们誉为" 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当今推崇个性化、 协作化、模块化、超文本化等理念, 合作学习的推行是课堂 教学模式与当前社会的需求及教学目标的变化相适应的必 然趋势( 胡壮麟, 2004)。在西方学界,对合作学习不同的 学者有着不同的定义。在Slavin(1980:315)的定义中,合 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活动, 取得奖励或认可。
2.1合作学习的优点 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优点。Davidson & Worsham (1992) 指出: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和创造性 思维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国的英 语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对合作学习教学法也给了肯定,王 穗平、杨杰(1995)将合作学习法用于精读、泛读、口语、听 力课的教学,他们指出:合作学习法培养并发挥了学生对各 种语言现象的注意力、敏感性、好奇性、兴趣及审美力。综 上所述,合作学习的优点可以归结为:改善学习者的认知水 平,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增进学习者间的学习交流,提 高学习效果等四个方面。
2.2合作学习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暴露的问题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允许学生自己动手处理问题,学会与同龄人合作,并且学会与他人分担责任,这是它 应有的积极的方面。然而,在笔者所做的实验班中,利用合 作学习教学还会有以下不好的现象:英语水平优秀的学生会 抱怨差学生拖了他们的后腿,而水平差的学生则会抱怨他们 在小组活动中被忽视,学习效果打了折扣,所以,当小组成 员认为自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时就会产生不满情绪。很多 过去对合作学习做过实验的教师因此会很心灰意冷地回归 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去。笔者在外教授课的实验班的问卷调 查中发现,很多学生认为通过外教组织的合作学习,一次课 下来学生学到的知识点很少,如果间或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使 用合作教学还觉得比较新鲜,但如果所有课都用这种教学方 法,学生担心他们没有办法去面对四、六级考试的压力了。
所以,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学习优秀的学生逃外教课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四、六级应考的那个学期尤为严重。
3 语言学习环境决定了教学方法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与我国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 特点、学生的特点、教学理念与教学环境的特点息息相关。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评判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教学效果唯 一可以量化的的尺度就是两次全国性的考试:大学英语四级 考试CET4及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尽管这两次考试已经不 与学位挂钩,但它们仍对学生的就业、继续深造产生着深远 影响。所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可能对这 两次大型的全国考试视若罔闻,模拟练习、试卷分析是这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需要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 所练习试题唯一正确的讲解,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小组讨论。
就学生特点而言,中国学生长久以来已习惯了教师为中心的 授课方式以及被动的接受知识,他们希望老师在课上比较详 细的给他们讲解词、句和课文内容(郭杰克 1995:50-53)。
大学英语的授课对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班级学生人数多, 授课教室空间狭小等环境因素都使得合作学习难以取得与 欧美国家同等的教学效果。
4结束语 综述所述,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 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应与传统 教学法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learning-centered 的教学模 式。作为教育者本身应批判的接受新的教学法,一切应以学 生及学习效果为出发点,才可能取得真正有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郭杰克. 改进课堂教学,把大学英语教学推上一个新台 阶[J].外语界,1995(1) 胡壮麟. 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 文本化[ J] . 外语界, 2004, ( 5) . 王穗平,杨杰.洋为中用---合作学习法的移植应用[J] .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5 (5) . Davidson, N., & Worsham, P. (Eds.). (1992). Enhancing thinking through cooperative learning. New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lavin, R.E. (1980). Cooperative learn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Research, 50(2), 315 - 342.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