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交际性听力;
语用推理;
定量研究法 一、引言 听是语言交际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以语言交际能力理 论为基础的交际性听力测试旨在考查学生的交际听力能力, 所输入的语言材料都是置于真实的特定情景语境中的语篇, 这些语篇必定反映出语言交际的本质比如以言行事,也要反 映出人类真实会话活动中出现的间接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现 象以及交际活动中结合语境进行的关联推理等。语用推理是 交际双方运用一定的知识和策略,以话语表面意义为依据, 推导话语与语境的关联,并解读由此产生的语境暗含的思维 过程。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们对语用推理与听力行为的内在 联系及其在听力理解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理论探讨,但是多 为思辨性成果,少有实证性教学实践分析,更无具体的教学 操作指导。另外笔者认为,实际生活中的听力行为要处理各 种语言现象,语用推理各理论之间互为补充,在推理不同语 言交际行为时各有优势,比如明显的不合作就可推知必有原因,典型的语用前提语暗含背景信息,关联是一切言语交际 的基础等,然而现行研究多为单一理论的论证。所以笔者认 为在交际性听力教学中有必要指导学生习得相关的实用语 用推理策略,并探索具体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完善提高语 用推理指导听力教学的价值。
二、理论基础 1.交际语言能力——交际性听力测试的理论依据 20世纪80年代,Dell Hymes, Henry Widdowson等语言 学家拓展了Chomsky的语言能力的内涵,建立了交际能力概 念。1990年,在总结前人研究和自己试验基础上,Bachman 建立了被认为是迄今最全面的交际能力系统,由语言能力和 策略能力两部分构成。语言能力包括语言交际所使用的一系 列知识组成部分,可分为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两类。
组织能力即语法和篇章能力,语用能力将话语、句子、篇章 与它们的意义、语言使用人的意图和语言使用场合特点相联 系。Bachman认为交际语言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作用 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对交际性听力理解的考 试便是以交际听力能力为模型,考查学生在完成不同交际听 力任务时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对固定的不同层次的从高到低 的听力技能,包括理解明确和隐含表达的语篇核心、宏观和 微观的命题意义和交际功能,识别语篇的情景语境和语言语 境[1]。2.语用推理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较为系统地对语用推理进行 了研究。英国哲学家奥斯汀(1962) 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 人,他认为语言除了具有描述功能外,更大的作用体现为它 是一种行为,即言有所为。言语行为理论从行为的角度来看 语言活动,一句话所具有的言外之力体现了说话人的说话意 图。人们的交际往往存在字面意思和话语意义不一致的间接 语言现象,美国语言学家Searle 继承并发展了言语行为理 论,认为间接语言现象实际上是“通过另一种言语行为间接 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 [2]。美国哲学家Grice的会话含 义理论及其合作原则构建了一种不同于形式逻辑的语用推 理机制,其理论提出,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 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 遵守的原则即合作原则,具体体现为四条会话准则即:数量, 质量,关联,方式准则。根据这些准则,经过一定的语用推 理,得出会话含义。Levinson(1987)的会话含义三原则 ——信息、数量和方式原则对会话含义理论进行了修正补充, 它以常规关系为支柱,以研究一般会话含义为核心,使语用 原则具有更大的涵盖面[3]。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perber 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提出明示——推理交际模式,认为理解 话语的过程就是运用一定的知识和策略,在获得的话语信息 与语境假设之间,确立内在关联,解读语境暗含,寻求最佳 关联并取得语境效果的推理过程。国内学者熊学亮在《语言使用中的推理》一书中探讨了较新的和较有代表性的经典语 用推理理论,建立了语用推理研究本身的连贯机制[4]。
三、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检验语用推理理论及方法在提高大 学生英语听力能力中的作用和效果,探讨培养学生语用推理 能力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2.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笔者所执教的某学院大二非英语专业两个班 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125人。他们都来自同一专业,通 过参加高考进入本校学习,随机平行分班。笔者一直担任他 们的英语教师,了解到他们英语基础相当,大多数学生即将 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笔者将其中一个班定为实验班60人, 另一半为对照班65人。两个班级的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一致, 所用课时一样。
3.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由两个测量指标组成。第一个实验工具是问卷 调查,了解学生对自己目前听力水平的评价,对听力学习的 需求,以及对语用推理方法的认识。在教学实验前,于2010 年9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两个班给出的态度基本一致:
两个班共68.8%的学生对自己的听力水平不满意,91.2%的学 生迫切希望能学习相关的听力策略以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 能力。在回答语用推理策略应用时,统计数据显示有半数学生很少用到语用推理方法,但是也有一半学生经常或偶尔会 用到此策略。[5]那么为什么在随后的前测中,整体听力成 绩不尽人意呢?笔者通过和学生交流了解到部分学生对语 用推理策略有所知道,但是对从何入手,具体如何推理一筹 莫展。
第二个实验工具是两套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真题。2010年 9月选用2007年12月四级听力题为前测试卷,2010年12月选 用2008年6月卷听力测试部分为后测试卷,按照大学英语四 级考试要求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严格测试评分,并运用 SPSS软件对两个班的成绩进行数据统计,以作客观科学的比 较分析。两份试卷均取其对话部分,每份试卷短对话8个, 长对话2个,共15小题。
4.实验实施 教学实验中,对照班按照常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实验班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听力课堂时间分配,增加语用推 理理论知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 语用前提等,并结合实例培养学生语用推理能力推导会话含 义。
首先引导学生探究听力行为本质,即听力行为是交 际中的人运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两种方式对语言的及 非语言的两种知识的双向信息处理过程。只有对相关的听力 行为有科学的认识,学生们才能走出过分关注音义的误区, 才能主动、有意识地开发运用交际人本身就具有的语用推理能力。
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听力理解部分是以交际语 言能力观为基础的交际性听力测试,所输入的语言材料都是 置于真实的特定情景语境中的语篇,因此结合CET听力试题 为学生们讲解语用推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及推理过程或模式, 应该是比较现实的切入点。
在上一步的理论和方法导入之后,借用生活中的交 际片段,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感知语用推理策略,使学 习变得更加具体、直观,同时设计含有特殊会话含义或间接 语言现象的情境,比如谢绝邀请,婉言提醒,间接评论等, 让 学生们自编自演,在交流应用中习得语用推理能力。
讨论课上,请学生运用学过的推理理论分析CET4中 的听力录音稿,对其中的会话含义作出自己的推理,再给出 参考答案。当然会有多种推理结果,重要的是通过此教学活 动培养学生语用意识,练习巩固推理策略的应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前两个班的成绩基本情况。对照班 平均分8.42分,标准差2.839,实验班平均分7.90分,标准 差2.973。从平均成绩分析,对照班平均成绩略高于实验班, 但相差不大,标准差也很接近。F检验的Sig.=0.557>0.05, 差 异不显著,说明总体方差齐性,再进行T检验,T=-0.991, 对应的临界置信水平P=0.323>0.05,说明两组成绩没有明显 的差异,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在教学实验前听力水平相当。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 两个班的后测统计数据显示,经过一学期的对比实验教 学后,实验班的平均分10.67分,较前测提高了2.77分,比 对照班高2.07分;
对照班平均分8.60分,比前测提高了0.18 分。
表1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中,F检验 的Sig.=0.235>0.05,说明总体方差齐性,再进行T检验, t=5.642,p=0.00<0.01, 表明差异极其显著,说明实验后听 力成绩的提高不是由误差造成的,而是与语用推理的应用相 关。
表2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 为了充分证明实验班后测成绩的提高仅仅与语用推理 的应用相关,而不是其他因素造成的,还要进行两个班分别 的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如表2显示,对照班前后测配对样 本T检验Sig. (2-tailed)=0.116>0.05,说明对照班前后测 成绩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班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Sig. (2-tailed)=0.000<0.01, 表明其前后测成绩差异极其显著。
以上统计分析表明在大学英语交际性听力教学中,培养 学生的语用推理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听力理解水平。
五、教学启示 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语用推理指导大学英语交际性听 力理解具有实际的教学意义。基于对实验前后的调查和实验 教学过程中的观察,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听力教学中下列事项值得注意:
首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二语听力观。听力行为是一 个听音辨义与意义推理结合的双向过程。由于母语听力中信 息处理高度自动化导致二语习得者在二语听力中忽略了语 用推理帮助理解的价值,而过分关注或焦虑语言的表面形式。
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有必要向学生讲解听力行为的本质及认 知过程,唤醒学生听力中的语用推理意识。
其次,理解语言交际与语用推理中的几个交叉核心 概念:推理、关联、语境。这些概念几乎在所有的语用推理 理论中都有呈现,它们将听力理解行为与语用推理有机的联 系在一起。Grice提出的会话含义四项准则中,关系准则最 为重要,因为交际会话中遵守关系准则,即:交际话语要关 联(relevance)——它几乎涵盖了其他所有的准则[6]。事 实上言者不关联的内容(多说)也是在目的性地绕开关联语 境中的话题,旨在暗含避而不提的会话含义,或避免冲突伤 害,或维护面子或达到修辞效果如隐喻等。Levinson新格莱 斯会话含义理论中的方式原则——说少含义多,无论表层的 多与少,深层都是与语境相关联的。关联理论更是强调话语 与语境的关联性。所有交际活动都是在特定语境中的交际, 语用推理必须结合语境。只有理解接受这些概念,才能更好 更容易地理解语用推理理论,才能主动灵活地运用语用推理 的方法推理会话含义。
最后,语用推理看似复杂抽象,理论性很强,笔者在实验前也曾担心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和教学效果。但是语用 推理的研究对象都是生活中的语言交际现象,大学生不仅已 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基础,还具有了一定认知能力。教学实验 中笔者选取经典的语用推理理论,分解推理过程,结合生活 实例与典型题例进行教学,观察发现学生对学习这些有助听 力理解的方法饶有兴趣,后测成绩最终表明该方法对提高听 力理解卓有成效。
总之在教学中要突出本质,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 体,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灵活运用 语用推理。
六、结论 实验研究表明,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运用语用 推理指导学生听力理解是行之有效的。但由于实验样本选取 较为偏小,专业过于单一,本研究结果的普遍性有待进一步 验证,影响听力的因素有很多,语用推理与其它因素之间的 关系和交互作用也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潘之欣. 交际性听力理解考试的开发:全国大学英 语四、六级考试听力理解部分改革探索[M]. 上海: 上海交 通大学出版社,2007. [2] [3]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 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2000. [4] 熊学亮. 语用使用中的推理[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 常何,毛怡旸. 语用推理能力对听力的影响——基 于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6). [6] Brown, Yule. Discourse Analysi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