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纪委 > [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探微] 课堂教学观察

[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探微] 课堂教学观察

来源:纪委 时间:2019-10-12 07:51:01 点击:

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探微

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探微 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场所,做好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对 改善教师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随着课程改 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逐渐兴起,课堂教学观察作为研究 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学界和教师的广泛关注。对课堂教 学观察与评价的内涵、意义及实施过程进行探讨,有重要的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摘 要: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观察;
评价 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 好坏直接影响育人质量。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是改善教师教 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一、关于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 “听课”在国外叫“teaching observation”,即“教 学观察”。它不只是“听”,而是集“听”,“看”,“思” 和“学”为一体,实为“观课”。教学观察的“听”、 “看”、 “思”、 “学”主要是指听教师的授课内容,看教师与学 生、学生之间的配合程度,思考教师的教学方法,学习授课 教师丰富经验。有学者认为教学观察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对学生探索过程、思维过程的仔细察看。有学者认为课堂教 学观察是指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 助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 应研究。综合起来,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观察理解为,观察者带着一定目的对课堂上授课教师、听课学生的一种观察, 是集听、看、思、学为一体的观课。课堂观察,作为一种专 业的观察活动,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 官及有关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 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推论。

二、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的意义 课堂教学观察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 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条途径。通 过课堂教学观察,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 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促进授课教师专业发展 长期以来,影响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原因之一就是 教师缺乏有效和精确的信息。很多教师,即便是有经验的教 师,常常难以意识到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课堂观察可以用 数据向授课教师客观地反映其课堂活动的原貌,发现授课中 出现的问题,使得其以后的教学有了针对性,找到改进方向。

课堂观察还为授课教师提供了反思的机会。通过课堂教学观 察过程中的商榷、对比和分析、讨论,从而使授课教师发现 自身原有的专业实践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的不平衡,进而引 发质疑、否定先前行为假设的动机。如果授课教师能持续不 断地把反思的结果迁移至其他的专业活动中,扩大反省的范 围与对象,这对提高授课教师对专业的领悟与反省能力有着 积极的作用。(二)促进观察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观察评价的过程,其实是观察者自身理念的一种解 构与重构过程,观察者在评价的过程中,固有的理念被“破 坏”,新的理念逐渐重构起来。特别是课堂观察量表的开发、 实践验证、反馈修正,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观察者对教学 理论的逆反情绪,让其感觉到教学理论不再空泛,同时有了 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深刻认识,意识到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 性,进而改进、完善自身的认识,建构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

另一方面,观察者都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所以能最大限 度地从被观察者的课堂教学情境中获得实践性知识,汲取改 进自己教学的方法技能,譬如观察提问后,就会在自己的教 学中注意提高提问的效度。在课后整理和总结中,观察者对 于观察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其自身在此过程中也会获得启 迪。

(三)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看学生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 以及学得怎样。在真实的课堂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 互交织在一起的,学生通过倾听、与教师对话、交流建构自 己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行为,获得新的认知与情感体验。

可以说,教师的课堂行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环境都在 影响学生的学习。

课堂观察需要多方持续的合作,不仅是观察过程中的 合作,更需要观察之前和之后的合作。这样一种基于合作的研究,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载体。当这种基于合 作的课堂观察成为教师日常的专业活动时,合作也就成为教 师专业生活的常态,从而形成开放的、民主的、合作的教师 专业共同体文化。这就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优良的土壤。

三、 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的实施 (一)明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维度 (二)制定观察工具 在复杂的课堂情境中进行观察,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工 具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记录。工具是从丰富的情境中获取有 效信息的利器,它们代表着课堂观察的技术含量。观察者在 进行教学观察时用到的主要工具是观察量表。观察者为了更 好的分析观察与观察目的的关系,要选用或自制量表,以减 少观察者的主观性。所用的观察量表怎样才算是科学合理 呢?首先,观察量表一定要为观察目的服务。其次,要考虑 观察者人数,在人手足够的情况下可选用多角度多维度的观 察量表,每个人负责一个维度;
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可选 用常规的观察量表(只针对授课教师的授课方法和听课学生 的配合度的量表)。第三,根据观察目的和观察者人数确定 观察的维度、视角和观察点,如学生学习状态维度,可以分 为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5个视角;
每个视角又可 分为若干个观察点,如倾听视角,可分为有多少学生倾听老 师的讲课及倾听多少时间、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及有多少人等观察点。

(三)确定观察程序 课堂教学观察必须成立一个合作体,按商定的程序进行, 以保障其专业性。课堂观察本身是一个行为系统工程,类型 多样,观察点多元。因此一套基本的程序对保证课堂观察的 日常化和规范化,降低观察成本、提高观察效率至关重要。

一般把观察程序分为以下三步: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指在观评课之前,观察者和授课 教师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以确定课堂观察的 目的、重点、量表制作等相关事项。其目的在于给参与人员 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便于观察者确认自己的观察点,让授 课教师做好充分准备,使观评课双方参与者都能够为后续的 行动奠定基础。

课中观察。授课教师上课时首先向全班介绍观察者、解 释观察者的目的、告诉学生观察者在课堂上的角色;
上完课 就写下自己的感受,包括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以便与观察 者讨论。观察者则应在上课时收集数据并尽量避免影响课堂 教学,不在上课后才进入教室,也不在下课前离开教室。

课后整理与总结。课后,授课教师应与观察者一起回顾 课堂进程,考察授课目的及观察者重点观察的课堂活动。告 诉观察者课堂上进展顺利的地方、今后需要改变的地方、课 堂上与往时一样或不同的的地方、请观察者提出建议。观察 者则要整理观察数据、相互讨论、听取授课教师本人对课堂的评价,把观察结果告诉授课教师,提出建设性建议。

(四)整理、分析、运用观察记录数据 整理、分析和运用观察数据是课堂教学观察研究的最 重要一环,也是其目的的主要体现。对观察数据的整理、分 析主要有定量分析法和定性描述法。定量分析法,就是借助 统计的方式对记录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教师可以通过频率 和百分比的计算,绘制出可以说明问题的表格,也可以利用 Excel等软件来制作数据表,利用电脑进行数据分析,然后 再根据需要用电脑绘制出不同的图表等。定性描述法,主要 是用文字说明的方式呈现与观察目的相关的信息,让观察参 与者较为清楚地了解观察情境中发生的事件,建构分析框架, 将统计结果按不同的问题进行归类,把具体的事实与数字集 合到相应的问题或观点中去,为下一步的推论做好准备。

整理好观察数据后,接下来就是依据观察数据进行推 论。推论的过程是专业判断的过程,是教师围绕观察目的和 观察点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剖析与反思,对简化的数字、图 表的具体内涵以及现象背后的原因、意义作出解释的过程。

首先,推论必须是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强调拿证据说话, 有多少证据就做多少推论,既不拔高,也不低估。其次,推 论要紧扣事先确定的目的和观察点。课堂观察源于课堂,但 它只是课堂中的一个点,而非完整的课堂本身,因此,教师 在推论的过程中应避免以偏概全、过度推论。教师要紧扣观 察目的和观察点,基于教学改进提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建议与对策。再次,推论要基于情境。课堂观察是在现场进行 的研究活动,推论时要充分考虑此人、此课与此境,不进行 过多的经验类推或假设。教师要根据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学 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展开讨论。如果将观察与情境分割, 那么观察者的视角就很可能会在对学生、教师或班级的片面 概括中受到限制,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影响课堂观察的 效度和维度。

教学是一种不断产生遗憾,不断产生反思的行为,是一 种永无止境的追求。课堂教学观察是一种诊断和激励,是零 距离的智慧碰撞,是提升观念、调整教学、发展能力的有效 平台。只有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 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3] 黄中山.教学观察的理论与运用[J].右江民族 医学院学报.2008(03) [2] 郑金洲,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2003 [4] 郭威.课堂观察的实践探索与价值分析[J].教育科 学论坛.2009(06) [5] 武凤其.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观察[J].北京教育(普 教版).2011(1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