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计生 > 什么是经济学角度 基于法律经济学角度对高校公共自行车站点规划的研究与探讨

什么是经济学角度 基于法律经济学角度对高校公共自行车站点规划的研究与探讨

来源:计生 时间:2019-11-25 07:51:36 点击:

基于法律经济学角度对高校公共自行车站点规划的研究与探讨

基于法律经济学角度对高校公共自行车站点规划的研究与探 讨 一、法律经济学与公共自行车关系概述 毋庸置疑,公共自行车站点配置问题实质而言是一个经济学问题。那 么就应该采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以探寻解决的途径。从经 济学角度进行解释,是指在消费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显著特征的物品。

公共物品消费不具有排他性,意味着某个人并不当然享有某个物品的所有权,与 此相对应的是整个社会共同占有,更为详细的限制是,任何一个人的消费并不能 当然地排除其他人对这一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消费不具有竞争性,则是指物品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其边际成本为零,任何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影响他人对这 一物品的消费。

二、“经济人”视角下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从上述论述可知,主流法律经济学的理性定义基于理性预期和效用最 大化,换言之,期望效用理论是人们决策的关键。随着法律经济学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不断加深。法律经济学的奠基人,英国经济学家科斯指 出,可以把法律经济学研究制定相应的经济学模型,应用到社会生活领域。因此, 在高校公共自行车的站点规划问题中主要由于公共自行车的流动性,公共自行车 交通系统存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站点在某些时刻自行 车数量过少,用户不能及时借到自行车,与此同时,某些站点在在这一时刻又因 为站点的个数少而无法归还自行车,这就形成了一种经济学上的“供需不平衡矛 盾”,因此,如何合理配备每个站点的自行车数量,是高效率布置自行车的重要 问题之一。当然,在公共自行车系统中,引入“经济人”这一概念可能更有利于解 释问题。“经济人”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斯密认为“自利 性”是“经济人”的本性,“利己心”是每个人从事社会活动的动机,按照他的看法, 每个社会中的人都是一个追求实现自利益的个体。因而根据该理论,不难得出, 公共自行车实际上是一种共享经济,每个“经济人”又是互相影响甚而是互相带有 牵制意味的。

三、校园公共自行车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1.公共自行车在校园中的现状公共自行车俨然成为高校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其同时具有节 能环保、健康运动以及改良社会环境等特点,从而公共自行车提升了校园的生活 质量和环境。在短距离行程上,公共自行车代替使用机动车,能有效减少尾气排 放。符合打造绿色环保、畅通、宜居健康的生态发展理念,也进一步缓解了校园 内的交通拥堵。江苏大学校园范围广阔,因而,公共自行车的站点对于学生宿舍、 足球场、篮球场、食堂以及校门口等重要地段合理选址站点,让学生借车更为方 便。总计11个站点,350余辆自行车。无疑,这些站点的设置为师生的出行提供 了极大的方便。

2.公共自行车系统存在的问题 公共自行车在提供我们便捷出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用 户需求。在每周周一至周五期间,上午的课程阶段为每天早上7:40起成为上课 高峰阶段,或者是11:50至12:00下课高峰阶段;
与之对应,下午一般而言为1:
15开始和17:00开始成为高峰阶段。与此相应的是人流量的高峰,必然导致公共 自行车的使用激增,这两个阶段人流大致往返于教学区与生活区(包括宿舍和食 堂等),因而在这一时段,现有站点的自行车无法满足需求。因为自行车维护不 及时,因而公共自行车的破损问题处于尴尬境地。众多师生反映,由于使用者对 公共自行车缺乏公德心,在使用时缺少爱护意识,因此公共自行车出现链条松动、 车闸失灵等问题屡见不鲜,加之相应的维护人员不能及时对已经破损的自行车进 行修理更换,因此在校内公共自行车站点,有较多自行车已经无法使用,给用户 造成不便。

3.公共自行车系统站点优化措施 公共自行车系统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经济学模型,可以通过上述“经济 人”的概念和“理性选择”概念加以阐述。首先,针对第一种情形,既然在相应的 高峰时段,对应的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公共自行车数量无法满足需求,可以考虑通 过在附近增设一些小型站点,进而实现人流量的分流、引流,同时方便了使用者 的借还,从而使供需关系得到一定的缓解。同时,自行车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各个 站点的实时车辆状况,及时运载一定数量的自行车进行调度,从而使问题得以解 决。第二,管理方提高维护效率,增强使用者的维护意识。针对校园公共自行车 的损坏的现象,应当组织维修人员应定期对自行车进行检修,避免因自行车损坏 而无法使用的现象。在定期维修的同时,还应加强师生对自行车的保护意识,可 以制定完善在借用期间自行车损害的赔偿措施。针对雨水侵蚀的问题,可以通过 增加简易顶棚的方式,加以避免。综合而言,公共自行车的问题还在于管理协调,可以针对大学校园这一特定区域,制定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进而在提高管理效 率的同时增加管理特色。校园公共自行车的运行根本目的在于方便师生出行,为 了让公共自行车在校园内顺利运行,管理方需要进行站点间的进一步优化提升管 理水平,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四、结语 随着人们对环境与能源现状认识的逐步加深,民众日益重视绿色交通 出行的方式。在公共自行车在全球普及的背景下,校园内专门使用的公共自行车 也越来越被各大高校青睐。因此,针对相应的公共自行车站点进行优化配置,以 法律经济学为视角,值得今后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