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原著本身的艺术价值、译入语环境和读者的影响之外, 译者的翻译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代翻译巨匠傅雷,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一直致力 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译作以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作 品为主,在其众多译作中,傅雷自认为最传神的是罗曼·罗 兰。而罗新璋曾在《傅译罗曼·罗兰之我见》中指出,罗曼 ·罗兰在我国得以广泛传播,正是得益于出色的傅译,“傅 译效应”使得罗曼·罗兰在我国的知名度远远大于其在本国 的影响。傅译《贝多芬传》从出版时至今日,深深感染着一 代代中国读者,堪称翻译文学经典。
1.傅雷与《贝多芬传》 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傅雷具有多重身份。其 中取得成绩最突出的是对于法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工作,他的 译作在中国翻译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以来,傅译罗 曼·罗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上,而作为傅雷早期译作的《贝多芬传》常常被忽视。事实上,傅雷 翻译罗曼·罗兰的作品就是从阅读并受到《贝多芬传》影响 开始的。傅雷初次读到《贝多芬传》就被其深深感染,后来, 傅雷想通过《贝多芬传》给处在彷徨期的中国青年以启迪, “把所受的恩泽转赠给比我年轻的一代”,他坚信,能带给 他巨大震撼的作品必能感染更多中国读者。
1934年,傅雷初译的《贝多芬评传》在《国际译报》上 发表,傅雷在“译者附言”中说道,因受到编者的嘱托,《贝 多芬评传》的篇幅受到压缩,其实是《贝多芬传》的“精要”。
同年11月,《文化》1卷10期又经过精炼,以六页篇幅转载 了这篇文章。这也是傅雷最早翻译的罗曼·罗兰的作品。当 时的出版社坚持该书已有杨晦的译本而不愿意再次出版,傅 雷的初译本就此被搁置。到了四十年代,罗曼·罗兰的作品 在译介逐渐成熟,1944年,桂林明日社出版发行了两个译本, 即贺之才翻译的《悲多汶传》和陈占元翻译的《裴多汶传》。
1942年,傅雷也开始重译《贝多芬传》,“把少年时代幼稚 的翻译习作一笔勾销”①,并在译文后面附加了一篇介绍贝 多芬作品和精神的文章。1946年4月,上海骆驼书店出版了 傅雷重译的《贝多芬传》,11月又再版了2000册,1947年和 1948年又两次再版,1949年,上海的三联书店也出版了该译 本。至此,傅译本中富有激情的文字使得它逐渐取代了别的 译本,成为当时最受欢迎、再版次数最多的罗兰的传记。2.从《贝多芬传》看翻译文学经典 2.1经典与文学经典的定义 什么是经典?法语用canon表示,该词来自于希腊语的 kanon,其原意是用于度量的一根芦苇或棍子,后来意义延 伸,用来表示尺度。在西方,经典最早专指宗教典籍尤其是 《圣经》。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典的概念被逐渐扩大到各个 学科领域。笔者将其定义为具有典范作用的著作。的确,在 各个知识领域中都有堪称“经典”的存在,艺术经典,比如 美国的乡村音乐,比如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
哲学 经典,比如马克思的《资本论》;
还有自然科学经典,经济 经典,等等。
文学经典是我们谈论最多的一类经典,关于文学经典的 定义,国内外很多学者发表过观点。荷兰比较文学家佛克玛 认为,“经典是指一个文化所拥有的我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 的全部精神宝藏”,而“文学经典”就是“精选出来的一些 著名作品,很有价值,用于教育,而且起到了为文学批评提 供参照系的作用”②。罗森格林给文学经典的定义为:文学 经典包括那些在讨论其他作家作品的文学批评中经常被提 及的作家作品。这一定义也是把文学经典当做文学批评的一个标杆和尺度,他的观点和佛克玛的观点相似,都更接近于 经典的原意。童庆炳则认为:“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之 ‘至道’和‘鸿论’的各类文学典籍,凡创作这类作品的作 家自然称为经典作家。”③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在著作 《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中指出:“一部文学作 品能够赢得经典地位的原创性标志是某种陌生性,这种特性 要么不可能被我们完全同化,要么有可能成为一种既定的习 性而使我们熟视无睹。”④ 纵观这些学者对于文学经典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文 学经典必然是在文学领域中具有无法复制的代表性,并在历 史的长河中经得起考验的佳作。
2.2翻译文学经典:傅译《贝多芬传》经典性解读 翻译文学经典,首先它必然是外国文学,但一定是外国 文学经典吗?答案是否定的。其次,它必须经过译者的翻译。
没有译者和译者的翻译,就没有文学翻译,更别说翻译文学 经典了。查明建曾给翻译文学经典下过一个定义,他认为应 该包括三种含义。一是指翻译文学史上杰出的译作,比如朱 生豪译的莎剧、傅译《约翰·克里斯多夫》、杨必译的《名 利场》等;
二是指翻译过来的世界文学名著;
三是指在译入 语特定文化语境中被“经典化”的外国文学(翻译文学)作品⑤。第一种含义对于译作的质量要求很高,第二种含义强 调原作本身就需要是文学经典,第三种含义是我们最常提到 的翻译文学经典。笔者在留法期间发现,不少我国家喻户晓 的法国文学名著或者法国作家,法国人却不知道或者并不特 别了解,我想这完全得益于翻译,译作在目的语国家甚至超 过了原作在本国的知名度,外国文学在目的语国家被“经典 化”。
不管怎样,翻译文学经典至少应该具有文学经典的一般 特征,尤其是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童庆炳曾提出了六点建 构文学经典的要素,包括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作品的 可阐释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的变动、文学理论和批评 的价值取向、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及发现人(又可称为 “赞助人”)⑥。当然,区别于原创文学经典,翻译文学经 典也有一些特性,比如“译本的非唯一性、译本的变动性、 译本的时代性和译者作用的独特性”⑦。
总的来看,傅译《贝多芬传》之所以堪称“翻译文学经 典”,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解读:
第一,翻译文学经典本身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特征, 语言使用恰到好处,结构形式得体,情节合理,等等,总之, 文学经典在审美上应该经得起推敲并且独树一帜。在《贝多 芬传》中,罗曼·罗兰三次将贝多芬比作狮子,让我们看到英雄非凡的“体格的力”和“精神的力”。罗曼·罗兰善于 抓住凝聚英雄精神气质和个性的相貌,鲜活地展现了贝多芬 强烈的人物个性和钢铁般的意志。罗曼·罗兰笔下的贝多芬 是一只以痛苦为灵魂的“音乐雄狮”。总之,原著《贝多芬 传》的描写热情洋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法国本土也 是一部杰出的传记,不愧为文学经典。
第二,翻译文学经典应该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
罗曼·罗兰写《贝多芬传》是为了援助那些为了善而受苦的 伟大的心灵。他在序中曾经提到:“《贝多芬传》绝非为了 学术而写。它是受伤而窒息的心灵的一支歌,在苏生与振作 之后感谢救主的。”《贝多芬传》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文 学经典的。同时,傅译《贝多芬传》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的翻 译文学经典,正是因为它满足了当时的时代需求。当时的中 国被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民众与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神的 支持,无疑,《贝多芬传》正是那个时期的精神食粮。另外, 翻译文学经典还应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并能推动本民族文化 的进步与发展。比如但丁的作品之于意大利语,莎士比亚的 作品之于英语。
第三,翻译文学经典必须能满足大部分读者的审美期待, 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正如第二点提到的,原著《贝多芬传》 在当时的法国,受到了几百万人的争相阅读,鼓舞了处在彷 徨期的一批批法国青年,毫不愧对文学经典的称号。同样, 傅雷的译本很好地再现了贝多芬的精神,傅译《贝多芬传》也满足了大部分中国读者的期待,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中国 青年。
第四,一部外国文学著作在同一个目的语国家必然会产 生不止一部的译作,译者水平高低不一,译本的质量当然有 好有坏,这使得被建构为“翻译文学经典”的译作的地位更 加牢固。原创文学经典形成尤其出版以后,就不再可能变动, 而译本的变动性就相对活跃许多,同一部外国文学在不同的 译者笔下会有不同的风采。现在,《贝多芬传》有多个复译 本,即使《贝多芬传》是傅雷最早期的译作,它依然是广为 流传的译本。傅雷扎实的汉语和法语功底、深厚的音乐修养 和艺术造诣,以及饱满的翻译激情,使得《贝多芬传》以独 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了一代代中国读者,在中国文学翻译史上 占有一席之地,经久不衰。
3.结语 傅译《贝多芬传》能被建构为翻译文学经典,首先得益 于罗曼·罗兰原著的经典性;
其次,译者的作用在其翻译文 学经典的建构中极其重要,傅雷拥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扎实 的语言功底与写作能力。没有译者,便没有翻译文学经典。
注释:
①傅雷.名人传·贝多芬传.译者序[M].沈阳:辽宁教育 出版社,2003:5. ②佛克玛,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M].俞国强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0.③童庆炳,陶东风(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 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9. ④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 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3. ⑤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 的建构——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 中心..中国比较文学[M].200(2):87. ⑥童庆炳,陶东风(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 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0. ⑦王恩科.翻译文学经典的独特品格[M].长安大学学报, 2011,VOL13(4):115-120. 参考文献:
[1]佛克马,蚁布思.俞国强,译.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傅雷.名人传·贝多芬传.译者序[M].沈阳:辽宁教 育出版社,2003. [3]哈罗德·布鲁姆.江宁康,译.西方正典:伟大作家 和不朽作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4]宋学智.翻译文学经典的影响与接受[M].上海: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6. [5]童庆炳,陶东风.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王恩科.翻译文学经典的独特品格[J].长安大学学报,2011,VOL13(4). [7]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 的建构——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 中心[J].中国比较文学,2004(2).考试周刊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