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计生 > 【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 人力资源劳动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 人力资源劳动关系

来源:计生 时间:2019-10-15 08:04:56 点击:

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

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 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自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正在以其庞大的职业群 体、火爆的职业需求展现着这个领域诱人的发展前景。然而正如很多业内人士所 分析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化、形式化、表层化的问题使得管理的理念与效 果之间在总体上出现巨大反差。一方面是先进的理念和成熟的技术,另〜方面又 是利用人力资源管理手段规避法律,尽力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战略,以及劳动者的 法定权益普遍受到侵害,劳资冲突不断加剧的现状。其间的缘由值得探究。

一、劳资冲突是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 经过二十多年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国劳动关系市场化的特征已经基本 形成。劳动关系主体的市场地位、交换的利益关系及劳动力供求基本上是由市场 配置的。但也应该看到,中国的劳动关系市场化运行实际上是在一种不均衡的状 态下展开的。

劳动关系原子化,是目前中国劳动关系构成的一个重要特点。所谓劳 动关系原子化,首先是指劳动者是以原子化的个人形态进人劳动力市场交易。劳 动者作为人而不是作为商品的人性化和社会化特征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劳动 者个人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个别劳动关系严重失衡。其次是集体劳动关系基本 没有形成。全国每年签订的覆盖一亿多职工的七十多万份集体合同,竟然没有发 生任何集体合同的争议,集体合同对劳动关系协调所发生的作用可见一斑。再者, 以时不时发生的一些规模较大的劳工自发的集体行动为标志,劳工阶层、劳工意 识、劳工自发形成的集体劳资关系初见端倪。总的来看,劳动关系严重失衡,劳 工权益受损、劳资矛盾加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果我们对1994年到2003年这十年间的劳动争议状况作一个分析,就 可以发现劳资冲突的动态发展状况(见表1)。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十年来劳动争议发生的一些趋势性特 征:一是案件和人数正在以这个每年3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
二是争议的主要 原因是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争议的性质主要是权利争议;
三是集体争议占到了 争议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此外,还需要指出,自发的集体行动频发也是中国劳 动争议状况的一个重要特征。大多数这类劳资冲突行为由于不是通过仲裁或司法 渠道解决的,因而并没有被纳人统计范围。但这类争议对企业及社会的影响力显 然更为剧烈。

劳资冲突加剧揭示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现实之间的一系列问题。比 如民工荒问题。在很多管理者的眼中,民T荒不过是招不到工的问题,民X不过 是被视为简单劳动提供者,流水线上的一个个有智能特征的生产要素,很少会被 提升到“员工满意度”不足、“员工流失率”过高这样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评价 指标上来加以人性化地对待。比如矿难频发的问题。无论如何,人们很难从一次 次几十、成百的无助的生命在倾刻间的消失,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联系起来。

再如劳务派遣问题。如果说那些早期下岗职工派遣、农民工规模化的异地派遣还 具有缓解就业压力的意义,而现在那些垄断性行业的劳务派遣、把与企业有多年 劳动关系的“老员T”转为劳务派遣工等等做法,则纯粹是为了规避劳动法的责任。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进行获取、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企业人力 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劳动关系的和谐和员工满意度的提高。各种现实的和潜在 的劳资冲突不只是严重背离了这一目标,而且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对 的最大风险和挑战。

二、注重劳动关系的调整应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通常被称为个别劳动关系。看起来在劳动力市场地位平等的劳动力供求双方,在 进人劳动过程后,分别成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因而个别劳动关系是不对称的, 劳方常常需要承受管理方因为居于强势地位而给予的恶劣的工作条件和带有剥 削性质的工资。于是,对劳动关系的规制应运而生(常凯,2004)。迄今为止,这种规制大体上可分为国家立法规制、劳资双方自治、公民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 约束,以及管理方主动改善管理的行为。

历史上,劳动关系或称产业关系的研究在欧美国家曾经兴盛一时,其 所以兴盛,在于工会运动的兴盛。以工会为主体一方构成的集体劳动关系成为劳 动关系调整的基本模式。从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到邓洛普的劳动关系系统模型, 基本确立了劳动关系的研究范式,即是以工会作为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的集体劳 动关系研究,强调各种社会政策、法律因素共同影响着劳动关系的运行(康芒斯, 1983中译本;
Dunlop,1958),而微观企业组织的劳动关系运行效果则是由工会以及 以工会为主体形成的集体谈判、三方机制、民主参与等制度手段共同作用而达成 的。然而,以工会为主体的集体劳动关系毕竟是外在于企业的社会化的劳动关系。

在一个自由竞争的社会中,资方会以更加人性化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措施与工会 争夺工人(WB.Gould,2004)。

加里•德斯勒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进行划分时指出,人事管 理的第一阶段是设立这样一个部门来从事对员工的雇用、解雇、工资和福利计划 的管理工作;
人事管理发展的第二阶段则是强调公司在与工会的相互掣肘中对公 司的保护;
国家反歧视立法则推动人事管理进入第三个阶段;
而在把员工作为提 髙公司竞争优势的理念下,人事管理步入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加里•德斯勒, 2004中译本)。分权决策、激励薪酬、强化培训、职位评价、沟通渠道的完善等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块,正是在工会竞争压力和政府规制的压力下,逐步形成 发展成为管理者的基本理念。

在结社自由权得到充分保障的劳动关系体制下,随时存在把个别劳动 关系纳入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可能,工会化与非工会化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 策略选择;
国家以劳动基准法、反歧视立法等形式划定的劳工标准成为劳动关系 运行的底线,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通过制度设计来防止对底线可能的突破。人力资 源管理的发展内生于劳动关系运行,尤其是工会及政府这两个对个别劳动关系进 行外部规制的手段,直接推动管理方从内部对个别劳动关系的调整。_体劳动关 系体制和国家强制立法的外部压力,是人力资源管理逐渐发展与成熟的动力,也 是其基本的制度环境。所以,即使再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得面对国家劳动法律强制执行和工会运动可能带来的对员工的争夺。

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从理念到技术,基本上是从西方直接拿来的。接 受过各种培训、咨询的管理者们往往会感叹,自己说的是与西方最先进理念接轨 的高高在上的“鸟语”,而下属们似乎并没有感受到来自实践的必要,往往还是习 惯于过去习惯了的“猪行”。外部植入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技术在本土实践中遇 到的最大障碍恰恰在于没有来自劳动关系体制的压力。从历史过程来看,我国在 80年代引进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技术时,劳资关系问题尚没有成为企业和 社会的基本问题,当时仅仅将其作为一种管理技术。一个从技术到技术,只见技 术不见人的那种表层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HR界的惯性思维。而以人力资 源管理措施为手段实施对劳动者过度剥削,更是背离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初衷。在 劳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最主要矛盾的今天,这种思维方式 必然且遇到严峻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HR界需要进行关于劳动关系调整理 念和方式的补课。

事实上,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工会运动对工人的好处最终还是需要雇 主给予。是由工会压迫着给予,还是由雇主主动给予,这是一种策略选择,但结 论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人力资源管理替代工会成为趋势,传统劳动关系学科在欧 美国家的式微也成为必然。但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的劳动关系调整,需要有几 个条件:一是制度条件,即工会制度的客观存在,使雇主的策略选择始终存在着 选择的必要性;
二是社会条件,即工会运动的成果已经通过国家法律等形式成为 社会生活的规范,企业在运行中应当给予雇员的社会标准不但是既定的,而且是 相对较髙的;
三是技术条件,即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劳动者差异化、分 散化都弱化了对工会的需求。

这几个条件对中国目前而言并不具备,至少不完全具备。中国并非没 有工会及劳动基准对劳动关系的规制,问题在于这两条外部规制手段对劳动关系 的约束基本都是软约束。中国的工会制度并不存在竞争性,因而也无所谓雇主的 策略选择;
而政府主动设定的劳动标准往往会被普遍的违反;
中国的劳动争议内 容主要是欠薪、超时加班、解雇补偿、工伤与职业病认定等事由,形式上属于劳 动关系双方的争议,实质上主要是属于管理方的违法行为,属于执法机关应当追究处罚的事由。从而,大量的企业以低于法定劳动标准的劳动力成本才得以维持 生存,而这又成为解决和维持就业水平的重要途径。选择性执法成为不得已的选 择。而大部分就业者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生产力水平上,还不具备与雇主平等的议 价能力。

即使上述条件基本具备后,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成功地替代工会,在人 力资源管理中依然不能回避个别劳动关系的外部规制。一是结社自由权是一种基 本人权,集体行动力并不需要作为一个常态,而是在必要的时候发挥其作用。所 以应对工会化的竞争,应对工人随时产生的不满情绪,提高员工满意度是人力资 源管理始终如一的出发点。二是工会运动成果制度化为国家劳动法律后,成为对 全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标准,也是所有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法律底线,防 止公司踏人违法的陷井是人力资源管理对公司保护的基本职责体现。三是日常化 地协调和处理员工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应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主要的和基本的 工作内容。

因此,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人力资源教科书中,劳动关系调"整是人 力资源管理的最主要的内容,员工满意度是每一个人力资源管迤技术模块的衡量 标准(GaryDessler,2005)。而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职位设置中,劳工关系主管 是最主要的职位。我们从美国人力资源管理职位的薪酬结构中可以发现,劳工关 系主管一直是所有人力资源管理职位体系中薪酬最高的(见表2)。

与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劳动关系的高度重视不同,中国的人力资源 管理缺少劳动关系的外部压力,并没有感受到对劳动关系调整的必要。在一定程 度上,劳资冲突加剧正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劳动关系调整忽视的结果。而任何 对劳动关系的外部规制,却被宠坏了的资本认为 是对企业自主管理权的干涉。在关于劳动合同立法的争论中,对劳动 合同法草案指责最多的便是国家对劳动关系运行的干预限制了企业管理权,限制 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空间,从而使企业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措施无法发挥作用。

事实上,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所形成的劳动关系,本质上是基于产权而形成的企业管理权与处于特定劳动过程中的劳权之间的竞合关系,任何对于劳动关 系中劳权的支持都可以被理解为是对管理权的干预和分享。工会运动是如此,劳 动法的规制也是如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干预和分享的程度,而不在于是不是干预 和分享了管理权。这个程度是否合理的标准便是经济发展活力与劳动者权益保障 之间的平衡。其中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底线,即为在人权意义上的生存标准。当把 企业对《劳动法》的违反指责为是因为《劳动法》标准过高时,它所隐含的意思 在于,只要存在国家强制的劳动标准,就存在不守法的企业所支付的劳动力成本 与国家标准之间的落差;
只要国家不去及时惩罚不守法的企业,就会诱使所有企 业竞相违法,寻求规避这个落差。从限制违法者的角度来追究劳动法标准的髙低, 结果只有一个,即废弃规制,让标准等于零。矿难、欠薪、过劳死、劳务派遣等 等,我们已经见到了这个近似零标准的广泛运用,也见到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 管理如何退回到最原始的管理状态。韦伯夫妇在1897年的《产业民主》中已经清 楚描绘了这种逻辑,不管雇主的愿望有多么善良,萧条期间竞争的压力,或者来 自低成本竞争对手(例如使用童工)的压力,都将不可避免地迫使企业削减工资、 延长工时,并加快生产节奏。所以,通过“集体谈判方法”或者“保护劳动力立法 的方法”,设置劳动力生活水准的一条底线,任何雇主不得逾越,就成为产业民 主的基本制度要求(Webbs,1920)。

三、企业竞争力的基础是劳动关系和谐而非低成本 缺少“集体谈判方法”和有效的“保护劳动力立法方法”这两个劳动关 系体制压力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尽管有很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模块,还是在绝大 多数场合选择了尽量压低、甚至违反劳动法律规定的低成本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在最普遍意义上被停留在它的最初阶段,即只是作为雇用、解雇、工资和福利管 理的部门。

低成本战略选择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劳动力成本在GDP中的比重。我国 职工工资总额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80年的17%下降到2000 年的最低点11.91%。近年来虽略有上升,但还是徘徊在12%左右(见表3)。作为 一个后发展国家,我们无法与美国的工资总额在GDP中50%左右的比例进行比较, 但低成本战略是一个难以长期维系的战略,所遇到的突出问题之一便是劳动力低成本下劳动关系的冲突对竞争力的负面影响。

低成本战略对于产业升级、国民财富积累、购买力转化等方面的消极 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低成本战略下所形成的劳动者合法权益普遍受到侵害也已经 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二十年经济调整发展中劳动力工资几乎没有增长,每年死 于工伤事故的人数却高达15万左右,社会经济发展的好处难以被劳动者感受到, 创造财富的人难以分享到财富的增长,其间所隐含的劳动关系不和谐及社会不和 谐因素是现实的。低成本战略主导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精英管理,即在对大多 数人实施低成本给付,而对少数精英分子实施核心人才管理。由低成本战略到精 英管理的必然逻辑是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严重分层,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企 业、同一企业中的不同就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急速拉大,并进而导致社会阶层 的严重分化和社会的不稳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积极效用被低成本战略所扼制 和抵消。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企业的人力资源,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 本逻辑,但其前提条件是劳动关系的和谐。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 正在于劳资矛盾的根本对立,并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战后市场经济国家社会 制度的稳定性正在于将劳资矛盾制度化为劳资之间的利益分享。从生存工资到谈 判工资再到利润分享,经历了从成本工资到激励薪酬的理念变革,也带来了从劳 资对抗到劳资合作的转变。战后的德国以突出员工参与管理的共决制及国家层面 上展开的职工培训措施重新赢得了显赫的经济地位;
日本则以企业工会、年功序 列工资等制度设计构造了其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无论是快速崛起还是 持续稳定发展,都是以有效的劳动关系处理机制和和谐的劳动关系运行作为基础 条件的。

面对几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历史过程,中国企业的低成本 战略还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低成本竞争不仅不应该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而且也不能成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法宝。历史的经验证明,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 国家和企业,决不能长期靠维持劳动力的低成本来实现。在现实中,中国出口商 品的低附加值,以及国际反倾销案件中中国企业的屡屡败诉,已经说明单一的低成本竞争战略应该适时调整了。即使是在低成本的竞争中,也不能以牺牲劳动者 法定权益为代价来追求效益。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劳动关系的和谐始终是不可忽 视的社会问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低成本战略下面临两个任务,一是如何应对 在现实的低成本战略选择下保证劳动关系和谐运行;
二是如何适时推进由低成本 战略向创新战略的转化。这两个任务归结到一点,就是如何通过推动劳动关系的 和谐运行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

四、要将劳动关系调整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劳动关系协调本应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通过人力 资源管理实现劳动关系的协调,首先需要理念更新。人力资源管理到底是被视作 一个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工具还是一个协调劳动关系,开发人力资源的途径;
是乐 于低成本竞争战略下享受劳动力低成本下的超额利润,还是激活人力资源的创造 性,通过创新寻求市场增值;
是千方百计地规避劳动法律的规制,在政策的疏漏 中挤压劳动力的生存空间,还是积极构建有效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体现以人为 本的价值理念。这些问题的结论似乎是清晰的,但在实践中,尤其是在现实的利 益面前,却又是困难的选择。

劳动关系的基本格局是管理方居于强势地位,并且是企业内部劳动关 系管理制度的主要供给者,劳动关系的不和谐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的不满意。比较 而言,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员工的满意度。而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面对 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市场,似乎对员工的满意度没有太多的兴趣,更多关注的是服 从企业核心战略下选择、保有、激励什么样的核心人才的问题。问题是,如果整 体的员工关系没有合适的处理机制,员工没有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表现出足够 的满意度,更谈不上足够的忠诚度,一些技术性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效用即使对 特定人在特定时期起作用,但也难以持久。把劳动关系调整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体 系,首要的问题是把劳动关系的协调、员工满意度的提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出 发点和衡量标准。

在确立应当把劳动关系的协调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内容这一理念的同时,特别要强调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行为的守法性,强调以保障劳动者 合法权益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本职责。法定标准是劳工权益中的最低标准, 而且往往是基于生存权而制定的标准,当然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精神的最 低层次的体现。通过理念推动和制度设计保障企业成为严格遵守劳动标准的优秀 企业公民,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也是我们主张把劳动关系调整纳人人 力资源管理职位和职责设计的原则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对劳动关系调整的重视与融合需要通过企业内部劳动 关系调整、制度的建立健全与有效运行加以保障。企业内部的X会制度、平等协 商集体合同制度应当是各类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定制度形式;
而职代会制度、 民主评议、厂务公开、合理化建议等制度形式在管理者主动建立的情形下,一般 要比那些自上而下要求的运动式做法更能赢得员工的信赖;
中国传统的强调非正 式关系的人文关怀无疑成为中国管理文化的主要特色;
而在一些跨国公司行之有 效的参与制、申诉制等形式也往往会对员工有较强的吸引力。尤为重要的是,劳 动关系调整制度的运行必须要以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和利益表达为起点,以劳资合 作为宗旨,以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分享为动力,以提髙员工满意度为标准,以劳 动契约与心理契约的互动互补为保证。

在这样一些观念、原则和制度要求下,目前通行的人力资源系统关于 招聘、解雇、工资福利管理为主体的组织设置和功能定位,应该积极予以调整。

如前文所说,这种定位只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第一阶段。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 需要将劳工关系的管理和调整逐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的和核心的内容,这 一内容应该贯穿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行的始终,并具体体现在各个工作模块中。

而设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劳工关系专员职位、培养劳工关系专业人员、扩充 劳工关系调整的专业知识,则是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和系统功能的当务之 急。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