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计生 > 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方式 主体地位

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方式 主体地位

来源:计生 时间:2019-10-10 08:05:46 点击:

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方式

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方式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中,常见教学模式是单向灌输 与说教,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 生缺乏主体意识,陷入被动听讲的局面。而在新课程教学中, 要求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构建自主性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 主发展。

一、革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境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初中生的学习行为往往受兴趣影响 与情感支配,对知识的兴趣越浓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就越高。但在传统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思想品德课是副科, 完成教学任务即可,于是常常“为教而教”,手段单一,一 讲到底,其结果是教师讲得辛苦,费时费力,但难以触及学 生心灵,学生感觉学习是件“苦差事”,只是被动听讲。所 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要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就 要为学而教,立足学生兴趣爱好,采取多样有效的手段方法, 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 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产生真正的自主学习行为,充分发挥自 己的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由“苦学”变 为“乐学”,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从思想品德 课程内容看,理论性知识多,内容较为抽象而枯燥,缺乏趣 味。但如果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避免枯燥说教, 增添学习趣味,使课堂不再严肃沉闷,就能改变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享受 学习之乐。如苏教版思想品德课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本课内容理论性强,有较多的法律 专业术语,有一定学习难度,学生听课可能有些被动。为激 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可利用多种媒 体进行辅助教学,呈现有关图片、视频资料、生活案例,营 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优化教学环境,唤起学 生情感,使其结合有关经验与知识启动思维、合作探讨,获 取知识,树立法律意识。

其次,注意民主与平等,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过 程中,营造民主的教育环境也是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突显学 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只有营造平等而民主的课堂氛围, 尊重学生、包容学生,才能让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质疑,主 动学习,积极融入课堂。

二、创新教学方法,开放学习时间 如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尊重别人隐 私,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公民隐私”一节时,如若 一板一眼地讲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学生缺乏自学空间与时 间,多数学生会感到乏味,厌倦听讲。所以,在本课教学过 程中,笔者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采用课堂自学、情境教学、探究体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表演与课堂讨论等自学活动,给学生自主体验、自 我感悟的机会,使其自主建构知识,达到主动发展的目标。比如出示自学目标与要求,引导学生课前自学:何谓隐私与 隐私权?为何要保护公民隐私权?法律又是怎样保护公民 隐私权的?……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出现疑惑时,可相互交 流,主动发言,而后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与分析,促进师生 互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自学成果进行讨论质疑, 分析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小红喜欢QQ聊天,妈妈知道后, 向她要密码,想弄清她平时聊些什么。但小红不肯,母女俩 便出现了争执。学生围绕小红是否可以将QQ密码告诉父母展 开讨论或辩论,再举例说说哪些是隐私,有怎样的判断标准。

通过讨论、质疑及教师点拨,学生会自主生成隐私含义,认 识隐私类型。另外,还可以请几组学生表演课前准备的小品, 体现公民的个人信息、住宅等隐私受到法律保护,增加学生 的学习情趣,让课堂洋溢欢声笑语。

俗话说,教师要站稳三尺讲台。讲台似乎是教师的专利, 其实不然。在教学《感受科技创新》这一课时,教学中有学 生交流科技创新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一环节,在学生讨 论的基础上,笔者让每组代表走上讲台来和大家交流,这一 举措既能引起学生对讨论的重视,让他们倾听交流时做到专 注与认真,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证明这种举措不仅深受学生的欢迎,而且的确能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

三、尊重个性差异,促进自主发展 从学生个体情况看,因先天素质与后天教育不同,这使得他们在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素质结构呈 现出多层性与多样性。而若要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学习活 动,发挥主动性,教师就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区别对 待,不能强求所有学生都达到较高的标准,否则会超出部分 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出现“吃不了”的现象,或者难以满 足优秀生的学习需求,造成“吃不饱”的局面,无形中抑制 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要 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教师就 要尊重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合理运用分层教学,创造 个性化发展空间,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与闪光点,力求每位 学生在原有能力与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感受到学习的 成功,形成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 学习与活动,大胆创造,发展个性,提升主体意识。

首先,分层提问。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 与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梯度性与层次性,有难有易,给不同层 次的学生创造参与答问的机会。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23课《不以规矩,难成方圆》时,结合重难点设计有层次 的问题,包括1.基础题(可在教材中直接找出答案):遵守 社会公共秩序要从何做起?要做到哪两个自觉?2.思考题 (总结归纳课本内容):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有何意义?3. 实践与探究题(给出相关材料,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 考回答):针对材料中小明闯红灯的行为,你会怎样去说服 他?针对学困生,可提问基础类题目,增强其信心;
对于中等生,则可略微提高问题难度,使其经过积极思考、比较分 析等思维过程后就能获得答案;
对于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 则可回答具有拓展性、综合性的探究题,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同时,在学生答问时,教师要珍视他们独特的见解与想法, 允许并鼓励学生质疑,提升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其次,分类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对相同任务,基础好 的学生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而基础差的学生不一定能在规 定时间内达成目标。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日常教学中,教 师要在了解教材与学生实情的基础上,设计层次不同的学习 要求与目标,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自选学习内容或活动方 式,完成学习任务,体验成功之乐。如教学《与诚信同行》 后,结合目标设计分层练习:自我检测、巩固训练与拓展延 伸,使学困生巩固所学,让中等生有所挑战,使学习能力较 高的学生有所创新。同时,注意学法的分类指导,让学生探 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主而高效地学习。

最后,贴近学生生活,活用教学资源。如教学八年级《感 受科技创新》这一课,一开始笔者就向学生展示手中的教具 ——PPT的翻页笔和笔者本人用过的五款手机,这些都是学 生比较熟悉的,因而能迅速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另外笔者让 学生围绕衣、食、住、行的变化来感受科技创新给我们生活 带来的轻松与方便。此环节的设计,使得人人都有例可举, 个个有话可说,因而能真正使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最后笔者还举了我们学校的孙贤达和卢霞妮两位学生发明创造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发明创造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中学生也能做到,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和自信。

四、改革教学评价,实现自主反思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学者为评价主体,单纯地评价 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评定学业成绩,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 学习过程、综合素质及评价的激励作用被忽略了。而新课程 标倡导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观念,实施发展性评价、多 元主体评价,激励学生,唤醒学习者的主动意识、主体意识 及创造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 学中,要构建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模式,就要打破传统 单向式评价、终结性评价,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自主评价与 反思。

首先,延时评价,由“一锤定音”转变成“畅所欲言”。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 过分强调师道尊严,教师对学生的评 价是“一锤定音”式的,不容置疑与反驳,长此以往,学生 就变成了观众与听众,淹没了自身的主体性。而延时评价可 弥补上述不足,即利用学习者的期待心理,对他们的回答或 提问没有即刻予以评价,而是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与自由发 挥时间,给学生进行暗示或提示,鼓励他们交流探讨、畅所 欲言,自主发现,探究知识,而后教师再予以点评与总结。

其次,多元评价,由“单一评定”转变成“多向反馈”。

在新课程教学中,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整合教 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同伴评价、自我报告等),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的提 升。当然,评价中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并非放任不管,教师还 要发挥引领与调控作用。如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与反思表格 样例、学习档案袋样例等。同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展开自 评与互评,不能只评价是否掌握知识,还要关注学习过程、 行为表现、情感意志、进步与否等。如在完成七年级下册第 四单元第17课《成长不烦恼》后,笔者要求学生填写课堂反 思卡,进行自我反思,也给教师提供反馈信息,比如:1.本 课学习中,你对哪些内容最有兴趣?哪些内容兴趣不大?说 明原因;
2.在本节课,自己表现怎样?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会了什么?如何学的?)3.对某问题有疑问或新的看法 等。这样,通过自主评价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其获 得自主发展。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传统课堂教学模 式的滞后性,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其主体潜能,强 化其主体意识,有效地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消极的学习情 感与态度,促进学生自主、全面、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国启.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时代价值[J].学 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刊,2008(1). [2] 吴华萍.略论新课教学中的互动策略[J].中学政治 教学参考,2011(36). [3] 杨静娴.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对话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8.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