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家庭家长需照顾小孩个数调查显示,2-3个占63. 4%,1个占26.2%,4-5个及以上占10.4%。教师认为留守 儿童特殊行为中,厌学逃学占40%、不合群占25%、撒谎贪玩 占20%、抽烟打架占10%、其它不良行为占5%。家庭多个儿童 的存在,使得家长管理儿童精力有限,儿童易出现特殊行为。
学校教育管理易于疏忽,加上父母常年在外,单亲教育、隔 代教育和寄养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使得他们易缺乏父母温 暖关爱。社会不良现象影响也易带坏缺乏家庭管束的农村留 守儿童,导致他们行为失范,出现课堂违规违纪、打架斗殴 等不良行为。
二、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抚慰,疏于照顾,身心健康、人 身安全堪忧 调查显示,51%农村留守儿童在家无人辅导,28.6%他 人辅导,20.4%在家父亲或母亲一方辅导。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无人辅导课外学习。教师认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占80.5%)是最让人担心的问题,其次是人身安全(15.5%)、 生活状况(4%);教师认为他们学习能力一般、自我控制能力 较差。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抚慰,尤其是父母关爱,易 疏于照顾,身心健康、人身安全堪忧。
三、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减少问题儿童,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一)不断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职能作用,充实留守 儿童业余学习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力量,关系 到未来新型农民的培育。他们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和谐、社 会稳定。儿童教育首先来自家庭,家庭教育的好坏影响儿童 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伴随儿童一生;学校教育是农村留守儿 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也是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 窗口。因此,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作用,充实留守儿童 业余学习。
(二)有效抚慰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约束并规范他 们的言行举止 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失父母亲情的抚慰与关爱, 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易产生情感的失落,不利于身心健康。
同时,也容易造成留守儿童从他处寻求情感寄托与依靠。由 于父母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易产生自卑心理、孤独感较 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需适时抚慰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约束并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树立起心中有他人、 爱护公物的社会公共秩序意识。
(三)积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文化学习水 平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学习水平,挖 掘留守儿童的学习潜能。由于父母外出,日常学习中,尤其 是业余在家时间,儿童得不到父母的教育与监督,与儿童生 活的祖辈、亲友因受教育水平低或无力顾及,不能给孩子过 多的教育辅导。因此,必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文化 学习水平。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文化服务的必要 途径 (一)积极转变观念,健全政策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引 导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一支特 殊群体,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对农村 留守儿童教育文化服务,应积极转变观念、建立健全相应政 策,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如增加财政支出对农村 留守儿童教育文化的支持。
(二)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精 神世界 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一样,具有对未知好奇,对知识好学,兴趣广泛的特征。与高校或其它中小学学校联合开 展多种活动,如应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选择特定一周或一个月,专门为他们提供文化教育服务。特 定时间内,选取具体主题进行读书活动的宣传和服务,寓教 于乐,效果会比较明显。
(三)积极联系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活动,帮助留守 儿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 践能力,同时,更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接触新知识、新事物、 新经验。以一个镇或一个村作为定点单位,积极联系并组织 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活动,帮助留守儿童的成长。本次 调研教师问卷结果显示,61%的教师希望今后能够多开展关 注留守儿童家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和下乡活动。
“三下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可以帮助留守儿童,促进他们 的健康成长。
(四)寻求“一帮一”、“手拉手”的帮扶行动,建立农 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长效合作机制 积极组织社会、高校、企业等机构或个人,开展面向农 村留守儿童的“一帮一”、“手拉手”等帮扶行动,促成建 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服务的长效机制。在农村留守儿童经济 较困难的家庭中展开普及调查,了解具体情况,加强“一帮 一”、“手拉手”帮扶行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