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柳宗元有一篇《种树郭橐驼传》。讲述了一个叫郭 橐驼的人很会种树,他种植的树长势都非常好,而且结果甚 多,其他人无论怎么模仿,都没有一个学得像的。于是有人 问他秘诀,他回答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不过是能 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这个道理放 在教学上也一样行得通。只有顺应学生的天性,按照学生身 心发展的规律去教育学生,学生才可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在 语文教学上,只有遵循自然之道,让语文回归到最本真的状 态,让师生心灵得到最自然的舒展,才能让语文焕发出迷人 的光彩。
一、自然语文的提出 现行语文课堂呈现两种极端做法。一是太功利化,太注 重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标新,只要把 老师的答案复制粘贴即可。二是课堂热热闹闹,电光声影全 部跟上,学生不需要安神静坐,不需要沉浸文本,只要配合 老师即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 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展开。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语文课堂是最具人文性的课堂, 最能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也最能张扬学生的生命活力。自 然语文就是顺应学生的自然本性,让学生精神愉悦,情感迸 发,以课堂为载体,依靠课堂来实现学生的生命成长。
二、自然语文的基本内涵 “自然”一词的本义是自己燃烧,自己如此。在这里是 指遵循自然法则和人的自然本性和情感,不做作,不拘束, 不呆板。自然,有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顺其自然,尊重 规律,特别是语文学科的发展规律,不盲目攀比,不妄自菲 薄。二是自然而然,强调语文学习过程中该做的事,过程有 了,做好了,做到位了,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第三个层面 是自然自在。享受自然的教育生活,顺应内心,做自己想做 的事。
“自然语文”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按照语文的规律办事, 师生在和谐对等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民主、润泽的对话。课堂 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也不再是老师问、学生答的既定模式, 师生互通互惠,互融互利。它强调用心灵唤醒心灵,以情感 启迪情感。它是感染、熏陶,是浸润、德化。它是润物无声, 是水滴石穿。自然语文,就要还语文以本色,契合语文学科 的特点,运用语文学科的知识,在自由无拘束中实现语文教 学的任务,不生拉硬拽,不故作高深,师生和谐共融,自然 天成,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三、自然语文的理论依据早在古代,道家就提出教育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的思想。
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是。这里的 自然,既指大自然中的自然,还指自然而然、循其天然的意 思。人在自然面前,只有和自然相依相生、和谐共处,才能 共生共荣、顺势当然。教育也应如此,要遵循教育的规律, 顺应学生的天性。
自然教育是卢梭教育的核心思想。他强调依照自然的必 然性对孩子实施教育,他主张教育应该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 性,遵循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听命于自然法则,从自然中学 习经验。和谐教育是陶行知 提出的教育思想,目的是探寻教育的一种境界——“教 育与生活的和谐,学校与社会的和谐,教学做的和谐”。它 强调教育民主、教育公平、教育自由。它要求学生不做书呆 子,要深入到生活中,深入到社会中,要知行统一,学做结 合。它提倡解放学生的嘴巴、眼睛、双手、大脑,从而让他 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四、自然语文的实施途径 用“自然语文”来统摄语文教学,给予学生适切的教育, 帮助学生为未来走进社会“储值”,给学生提供自然成长和 发展的沃土。
1. 渗透自然语文的理念 理念决定行动。自然语文是以关怀学生为目的、符合语 文教学规律的教学行为。它返璞归真,呈现真实,不冒进,不浮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从语文本身出发。自然 语文就是洗尽铅华,素颜常态;
就是大道至简,大巧若拙;
就是本色本调和原汁原味。在教学中,自然语文注重文本把 握和语言品味,注重语感培养和思维训练,尤其注重学生语 文素养的提升;
在教学中,自然语文还善于处理预设和生成、 传统和现代、守成和创新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渗透自然语文的理念,否则不管教师的初衷 如何美妙,设计如何精巧,都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得不到学 生的共鸣,更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教授现代文时, 可以对教材进行重组,先选取难度较低、故事性强、富有童 真童趣的文章进行,如《十三岁的际遇》《伟人细胞》就很 贴近学生的实际,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以后再加大难度, 选取思辨性强、思想深邃的文章,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文言文时,可以先让学生抑扬顿挫地读,读准字音, 读对节奏,读出韵味,在熟读甚至会背的基础上再解释关键 字句,进而梳通文意,最后再进行篇章的分析、中心的理解。
这样做符合文言文的教学原理,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 循规律,是自然语文的不二法门。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 语文知识,体会语文真谛,语文才会真正和学生零距离,才 会更有温度和人情味。
总而言之,自然语文既不矫揉造作,也不花里胡哨;
既 不墨守成规,也不穿凿附会。它平和而不平庸,低调而不低 能。它能让教学双方时时感受到幸福的触摸,体会着收获的喜悦,感受着成长的快慰。
2. 开展自然语文的活动 自然语文就是用自然的方法教孩子语文。学生是孩子, 他们喜欢动,喜欢在各种活动中学习。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 是自然发展循序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日之功。
它始终伴随着孩子的身心成长。
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开展活动可以如是进行。首先,成 立俱乐部,推行准入机制。设立创始会员,实行董事会管理, 董事会所有职务都是应聘上岗。这样做就是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有一点神秘感,让部分人入会,适当将一些人拒之门外。
对于学生而言,越是进不去的越想进去。当然条件就是写演 说稿还要登台演说,老师进行审核,获得较高的分数才能入 会。这样就在班级中掀起一股写作的热潮。以后再逐渐吸纳 会员,使大多数乃至全部学生加入俱乐部。当学生懈怠时, 再对董事会进行改组,改组也要写文章,例如推荐稿、自荐 稿、陈情稿等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次,成立活动司,开展沙龙活动。活动可以是给“俱 乐部”起名,名字要有点文学味,要有点意思,起名者要阐 述起名的理由。这其实是变相写文章,还要对作品进行论证 评比并予以表彰。活动可以是提交“方案”。方案可以按周 进行,也可以按节日进行。方案要有活动名称、背景、目的、 材料、开展流程、注意事项等等。这同样是写文章,同样需 要评比,然后按照得奖名次开展活动。活动还可以是“闲聊”,让会员以文学的名义聚在一起聊天。可以聊学习、聊故事、 聊游戏、聊学生想聊的各种事,总之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这时学生往往文思泉涌,各种新鲜好词脱口而出。一开始聊 天,可以无主题,以后逐步定主题。主题当然是董事会定, 聊天还要有专人记录,形成会议纪要,记下好词佳句,评选 “聊天金句”予以适当奖励。
实践证明,写作不是多么高深莫测的事情。作为学生, 他们有内在的诉求,有自我表达的愿望。当然,除了写作可 以在活动中完成外,语文其他方面的学习也可以。
3. 打造自然语文的课堂 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域。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 改变墨守成规的思想,形成“学生在前老师在后,学生多练 老师少教,学生探究老师解惑”的自然语文课堂教学局面。
同时逐渐改变学生学习语文单纯靠识记的学习方式,逐步形 成知识和能力并重、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举的局面。同时尊重 学生差异,挖掘课堂潜力,最大限度地激活课堂生命力,使 语文绽放出不同的风采。自然语文课堂是动静相宜的,该活 泼的时候活泼,该沉寂的时候沉寂,一切皆以学生的状态和 学习内容而定。动,如脱兔,热烈奔放,是外在表现;
静, 若处子,温婉自省,是内心活动。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自然语文课堂也是对错相交的。允许学生出错或者不会, 学生会出错的课堂才真实客观。老师不要怕学生出错,更要 允许学生出错。课堂就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缺点的地方。在学生出错时,教师要有等待的耐心,要静待学生的花开, 要一点一点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一点一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 力。学生只有拥有了能力,才真正掌握了知识。
自然语文课堂还是学问相融的。学生的学习、课堂上的 提问,都要从语文的原点出发,自然而然地流出。当问题呈 现时,老师要给学生思索的时间、选择的机会,甚至是放弃 的权利。语文本就应该向四面八方打开,本就是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就是异彩纷呈精彩不断。语文课堂 最容易增进师生情感。语文就是一叶扁舟,师生共同泛舟学 海,风平浪静时,师生一起欣赏沿岸的美丽风景;
风狂浪恶 时,师生一起划桨呐喊,渡过险滩。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