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我国的大众审美在总体 上有了向后现代主义倾斜的趋势。当今社会的非主流审美盛行,选秀节目的大行 其道,整容之风愈演愈烈,人们已经将审美的眼光从高雅艺术的阳春白雪投射到 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国人常说的雅俗共赏,似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但是在这看似平静的融合背后,也存在了些许问题。我国本土的艺术哲学理论发 展还不够完善,如何在学习当代艺术哲学先进理论的同时,更好地借鉴其中的有 利因素为我国的艺术理论建设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当代美国的社会文化,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文化内部孕育出来的 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当代美国艺术哲学试图打破传统主义所设定的审美秩 序与传统,对传统艺术评价标准提出质疑,瓦解了传统艺术审美的思维定势为我 国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很多的借鉴意义。
首先,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新艺术形式的出现使得艺术哲学理 论在每一次的自我否定与历史否定之间寻找一种相对的平衡,新艺术理论的形成 在定义艺术已有形式的同时也为艺术形式的发展打开新的思路。其次,拓宽了社 会文化研究的视野。哈贝马斯曾经说过:“18世纪以降……科学话语,道德理论, 法理学以及艺术的生产和批评依次被体制化了。文化的每一个领域都和文化的职 业相对应,其中专家们所关心的是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这种专业化地对待文化传 统彰显出文化这三个层面的每一个所具有的内在结构。它们分别呈现为认知—工 具理性结构,道德—实践理性结构,和审美—表现理性结构。”艺术哲学理论作 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促进了艺术领域中艺术评论家、文化商 人等一大批与之相应的专业人士的出现。为整个艺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的同时也拓宽了社会文化研究的视野。第三,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传统艺术的创 作具有一整套相对固定的方式,当代艺术尤其是后现代艺术追求的是对传统语言、 意义、道德等桎梏自由思想因素的扬弃,表现了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苏珊·朗格 以符号论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创新性地发展了自己的艺术符号哲学,阿恩海 姆的研究也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独辟其境,使当代艺术哲学的发展更加多样化。阿瑟·丹托及乔治·迪基的研究抛开传统审美的限制,回归艺术哲学本 身,使美学让位于艺术,为当代艺术哲学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他们研究的 根本出发点都是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第四,当代艺术哲学理论的另一贡献是 对艺术与生活模糊界限的划分。当代艺术呈现出生活之美,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因而造成了艺术与日常用品的界限模糊。当代主义艺术哲学理论在生活与艺术之 间树立了一个尺度。使艺术既不会与生活相对立也不会在融合中迷失自我。第五, 促进了对艺术、文化及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研究。当代美国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艺 术哲学理论的变化。无论是现代主义美学理论研究亦或是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哲学 理论研究都是立足于社会的时代背景,结合当时的文化及社会所进行的综合性研 究。尤其是阿瑟·丹托和乔治·迪基,他们都试图通过研究在艺术定义与社会认可 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当代艺术哲学中权力话语的消失,使人们的标准概念呈现多 样化评价态势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当代美国艺术哲学理论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向,其理论价值 对我国来说无疑是十分巨大的。进入本世纪,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中国当 代艺术呈现出新的发展样式,但是其中不乏一些为了获得利益、知名度等哗众取 宠、恶意炒作甚至十分变态的艺术行为。在当代国内艺术哲学理论不甚发达的今 天,这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国内部分文艺理论家认为这是当代艺术审 美的迷失,并呼吁重建当代中国艺术的审美标准。在这一时期,我们研究当代美 国的艺术哲学理论无疑会对我国当代的艺术理论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艺术来源于生活”,与艺术世界联系最为密切的,就是我们日常的生 活世界。日常生活是持续性、重复性的,遵循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原则。在日 常生活中,人们首先会确定一种一般的标准或规范,对试图打破常规者进行思想 或行动上的约束或规范。但是艺术创作必须抛开常规,脱离功利的目的才能触及 心灵。同时,当代社会对艺术作品的阐释虽然没有了所谓的权力话语,但是就我 国实际审美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而言,大众审美的相对素质发展不均衡,所谓专业 人士的言论还是会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以国外艺术哲学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当代美国艺 术哲学理论的演进作为参考,看到存在的问题,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对已出现问 题的解决方法、应对技巧等等,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事业服务。然 而,在学习国外理论发展我国艺术哲学研究的同时,不能忽略的是对艺术审美主 体——公众的培养,艺术的迅速发展,需要一大批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的审 美群体,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对艺术作品进行哲学上的解读,以便在总体上迎合艺术哲学研究大的发展趋向,满足艺术哲学研究的实用 性和普遍性需要。
总之,我们不能因为看到国外科技的发达就盲目西化,或是在不考虑 本国情况的基础上直接将国外的艺术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全 盘照搬。这是一个地球村的时代,只有进行多方互动,通过艺术比较和艺术批评, 才能超越时空的界限,融合各流派的审美观念,立足本国的社会文化基础,通过 教育手段提高公众的审美素养,建立更适合当下人审美情趣的中国当代审美理念, 以适应世界文化艺术发展的大趋势,更好得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全民 的文化水平。
张嘉艺【作者单位:烟台南山学院】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