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4107(2016)07-0023-03 大气科学属于相对比较冷门 的学科,社会上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学科。全国只有十几所 高校培养大气科学专业人才,是所谓大科学,小学科。虽然 民航、水利、海洋、航海、科研院所等行业也需要少量的本 专业毕业生,但绝大多数大气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 气象部门就业,因此气象行业需求成为大气科学专业建设和 教学改革的导向。
高等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 重要结合点,在气象事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教育的改革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 发展对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气象现代化水平的高 速进展,急需培养大量适应现代气象业务需求的高素质综合 型应用人才[1]。然而,随着现代气象业务和科技的快速发 展,气象高等教育尚不能很好地适应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发 展的需求,大气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一、气象部门人才需求分析 2008—2015年全国各级气象部门人才需求的总体趋势 表明(如图1所示,资料来源于中国气象局官网),2008、 2009年总需求数基本持平,维持在1690人左右;
2010—2012 年需求逐年明显增加,2012年最多达到了2641人。2013年以 来又逐年减少,2015年降到了1787人,与2010年之前的水平 相近。气象部门对毕业生的人才需求,与气象事业的发展状 况、国家给予的与气象发展相适应的编制多少以及现有工作 人员的离职情况有关。由于历史的原因,2015—2020年将是 一个现职职工的退休高峰期,因此,预计未来几年气象部门 的人才需求量应该至少与现在持平,不会有明显减少。随着 气象事业的发展壮大,将来还会需要更多适应现代气象业务 的专业人才。
从图1还可以看到气象部门对人才学历结构的需求情况, 总体上说,对本科生的需求量超过对研究生的需求量,完全 符合社会发展人才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同时,2008年以来 需求量的变化趋势,无论是对本科生还是对研究生的需求变 化,与上述总需求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呈现出单峰型变化特 点,2012年都达到最大,2015年明显回落。但是,与需求总 量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的是,研究生的需求量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总量逐年有所减少。2015年对研究 生的需求数是843人,而本科生的需求量是944人,两者已经 比较接近了。这是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所要求的,气象从 业人员中高学历人才相对偏少,人才队伍地域分布又很不平 衡,中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尤为缺乏,因此对高层次气象人 才的培养提出更多的要求。
在2008—2015年的人才总需求中,研究生的比例在30% —50%之间,气象部门对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需求不断增大, 而国家局和省地市级部门对研究生的需求比例从50%上升到 85%左右,说明县级以上气象部门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 也就是说,仅仅获得本科学历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省地市级气 象局工作的机会明显减少。
对于全国各级气象部门来讲,中国气象局及直属单位与 省、地市级气象单位的人才需求和上述总需求变化一致,县 级气象局(站)稍有不同,2013年县级单位人才需求持续增 加并超过2012年,达到近年来的最高(1183人),之后回落 (如图2所示)。另外,全国县级气象局(站)有2300个左 右,虽然数量上远远大于地市级以上的单位数,但人才需要 总量却少于国家局和省地市级部门对人才的需求量,这是由 于地市级以上部门中业务分工较细,不同岗位需要不同专业 类型的毕业生完成,尤其是省级以上单位,其要求人才类型是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而县级单位中业务性质较为简单, 分工没有那么细致,要求一专多能、一人多艺,所以县级单 位人才需求数量虽然不大,但人才需求类型应该属于应用型 复合人才。
结合上述分析可见,县级以上气象部门人才需求量大, 且对研究生需求更大,因此,高校在大气科学专业的人才培 养中,要更多地从气象业务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出发,培养满 足社会真正需要的高层次的气象专业人才。
二、高校大气科学类专业教育现状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大气科学类专业的学校只有16 所,其培养大气科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另外还有 中国气象局所属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也培养大气科学类 的研究生(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培 养的大气科学类专业学生数最多,几乎超过气象部门每年人 才需求的半数,其次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大学、南京 大学等一些“985”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气象科 学研究院主要培养大气科学类专业的研究生。
由表1可见,每年大气科学类专业高校毕业生达到2700 人左右,其中本科生约1800人,占到66%;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别占24.1%和9.9%,合计约900余人,而2015年气 象部门人才需求量是本科生944人,研究生843人,数量上看 高校毕业生数已经超过气象部门每年的可接收量。但并不是 这些毕业生全部进入气象部门,有一些毕业生选择到民航、 机场、水利、环保、海洋、高校等行业部门工作,还有一部 分学生出国留学,也有一些人改行从事其他专业工作或自主 创业,因此,实际上大气科学类专业的市场供需基本保持了 数量上的平衡。那么,在这种看似平衡的状态下,为什么气 象部门还是反映人才不够用,特别是高层次专业人才尤其缺 乏呢? 三、大气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2015年2月,教育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了《教育部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 〔2015〕2号),要求高校要创新气象人才培养机制,优化 气象专业和人才结构,建立以气象行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结 构动态调整机制,以培养和造就大量适应现代气象业务需求 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提出“高校要强化实践教学,大气科学 类专业本科生要到气象部门接受不少于2个月的实习实训”, 推动气象高等教育更好地满足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提高气 象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也就回答了上述问题,在看似平 衡的人才供求状况下,用人单位依然需要高校“培养和造就大量适应现代气象业务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说明现行的大 气科学专业教育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一)注重高层次人才创新教育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刚性的, 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研究人才是稀缺资源。气象高等教育也 必须面向气象行业的发展需求,制订前瞻性的博士、硕士人 才培养计划,与气象部门合作共同确定可行的培养方案。除 了继续在气象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以及气候学、气 象灾害等方向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外,还需拓宽研究领域 和人才培养方向,加大力度在大气化学、大气探测、人工影 响天气、气象经济等专业方向培养大量高端研究型人才。
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式上,可以不拘一格,高校可以 独立进行研究生教育;
也可以与教育部或气象部门合作,遴 选一些优秀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到海外交流学习;
或者在 国内高校、研究机构或企业间联合培养、互认学分,特别是 应该鼓励交叉学科、相关领域的合作培养,以真正增强高端 人才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本科生素质教育,建立分类培养机制 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普及度的提高,本科教育渐渐成为国民的基本素质教育[3]。良好素质的形成基于扎实的 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思想品德、文化素质、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从而促使 学生个性发展,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领域,增强社会适应能 力,有利于促进其就业、深造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通识 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一种使学生熟悉相关知 识与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手段的教育形式。通识教育提供的是 人文教育,是通向现实生活的一座桥梁。
当然,本科教育不完全是通识教育,学生在通识教育的 课程基础上,还需要学习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为下一步深 造或就业奠定基础。因此,在本科教育的后一阶段,应该建 立分类培养机制,对于有志于将来在专业领域继续深造发展、 愿意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姑且称为专业学术类。而将另外 一些希望本科毕业直接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基础业务和技术 型工作的学生,称为技术应用型。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不同 的教育,对于专业学术类,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理论、 轻专业的原则开课教学,为其将来深奥的研究工作奠定深厚 的理论功底、为其不竭的创新思维与活跃的学术灵感铺设宽 阔的知识面。比如,大气科学专业的学术型本科生,一定要 加强数学、物理学、化学、流体力学、地球物理、地理、地 质、海洋等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教育教学,这是大气科学 研究和原始创新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对于技术应用型的学生,则要重应用、重技术、重实践, 可以适当降低理论课程的教学要求,增设一些应用性课程,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其从事技术性、事务性工作的基本 能力。例如,对于大气科学专业技术应用型类别的学生,可 以减少一些基础课的理论学时,加大“综合气象观测”、“天 气预报分析”、“气候诊断分析”、“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 等课程的实验学时,还可以增加诸如“气象资料的可视化处 理”、“建筑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公文写作”等 应用型课程,培养学生实际的工作技能。从社会人才结构来 讲,本科生应该多于研究生,技术应用型人才应该多于专业 学术型人才。因此,高校应该切实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 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大量适用的技术人才。
(三)拓宽专业方向,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 随着现代气象科技的日新月异,气象业务的内涵不断拓 展,现行的学科专业已经不能完全涵盖大气科学的所有研究 内容和业务范围,专业课程体系也与当前气象核心业务中的 数值天气预报、大气探测、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等 关键领域的发展需求有较大的差距。诸如大量新型大气探测 手段和仪器的推广应用,地球系统综合观测业务和气象预报 预测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运用,以及空间天气监测与预报、海洋气象监测预报、资源气象利用等新业务的应用,对气象 人才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等都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进一步拓宽专业方向,完善课程体 系,更新教学内容[4],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各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建立富有特色的专业 方向教学体系,在保证学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专业知识和技 能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特点与职业规划来选择发展方向, 既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满足了气象部门对复合型人 才的需求。如可以开设海洋气象方向、雷电防护方向、应急 减灾方向、水文气象方向等专业,满足气象部门不同业务工 作的需要。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尝试发展气象工程教育, 如农业气象工程,针对精准农业中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人工 小气候调控、地膜覆盖增温保墒、优化灌溉节水等技术工程 进行的研究与技术应用;
再如防灾减灾气象工程中的避雷检 测和防雷工程,人工影响天气中的人工增雨、人工消雹消雾 等技术工程,这个新型的气象工程领域急需要大量的复合型 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是高等教育落后于业务需求的又一个角 落。
(四)完善共享资源建设 2015年4月成立的“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将为推进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的教育、研究与技术应用,实现资源共 享发挥重要作用。借此联盟,高校与气象部门可以更好地开 展深层次的局校合作,共建大气科学研究平台和气象人才培 养基地,建立大气科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共享气象数据资料, 实现高校与气象部门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祝薇,郭丽青,黎伟标.一流大学背景下大气科学专 业课 程改革探研[J].高教探索,2015,(1). [2]伍荣生.大气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中国大学 教 学,2002,(1). [3]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 思考 [J].中国大学教学,2013,(6).[4]王澄海,杨毅.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三·三” 式课 堂与实践教学模式[J].高等理科教育,2011,(6).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