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我试着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比如像老街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山乡渔乡的文化差异等, 在不断的课堂渗透之后,学生开始有意识关注一些乡土文化 现象,积极地收集一些相关的文化资源。特别在我系统的把 乡土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之后,学生的兴趣就更足了,课堂 活跃了,学生有兴趣了,教学目标达成了,最重要的是我的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浓了,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 谚语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作为语文教师能够为式微的传统 文化的复兴出一份绵薄之力,这也许就是我这项尝试的本质 意义吧。
二、教学策略1.经常性开展课前人文“小活动” 课堂时间很宝贵,老师们都很珍惜,一节课都是讲得满 满的,这样固然容量很大,但是学生学得累,老师教的累。
我在正式上课前经常会花上五分钟时间,开展一些人文“小 活动”,例如:学生讲述地方的名人轶事,介绍家乡的某一 处名胜古迹,唱一首家乡民歌,表演一段地方戏曲等等。每 当传统佳节的时候,还可以适时让学生组织一个有关的诗词 朗诵会或互赠春联活动等。当然这些小活动的内容要尽量贴 近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一个个“小活动”可以 让学生在自由、和谐、充满趣味的课堂环境中,积累和了解 的乡土文化知识,涵养思想感情,分享心灵感悟,培养自己 学习的兴趣。这样做学生有了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主体地 位得以凸显,学习兴趣也浓厚了,那么实现课堂教学任务, 对老师而言就很容易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 人文素养,何乐而不为呢。
2.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联系现实进行文本阅读 乡土文化符合语文人文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在 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地方的历史、地理、文 化、经济、风土人情等,创设相关的情境,营造恰当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思考和表达,从而促进学 生对文本的解读和体悟。
这些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增强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学生们争相发言,活 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的兴趣。
4.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巧用乡土文化资源 新时期高中课程标准强调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强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可在课程活动中充分利用 乡土文化,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如高淳的木雕、砖雕、石雕非常有名,可让学生就“三 雕”的雕刻技巧、发展历史诗情画意、文化内涵做调查,还 可以尝试去雕刻设计。在语文活动实践中,要求学生带一些 雕刻实物或照片,讲解它的文化内涵和风俗寓意。老街的建 筑中,木雕、砖雕、石雕非常多,是高淳建筑艺术的瑰宝, 我带领部分学生去参观考察,追溯它的历史,考察它的艺术 内涵等,并要求学生写成文章,其实这样的活动过程就是语 文素养提高的过程。5.在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中运用乡土文化 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学校和家庭两个阵地不可忽视,目 前学校乡土文化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基础,但家庭教育 功能在逐步弱化,在进行乡土文化教育实践中,首先要发挥 学校教育的优势.然后通过学校引导,促进家庭的乡土文化 教育,从而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良性互动。把学校和 家庭作为乡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二者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 影响的,只有实现学校与家庭的良性互动,才能收到提高乡 土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我认为,在实践中通过学校教育引 导家长逐步转变教育观念,支持学校对孩子的乡土文化教育, 是可行性最大的做法。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受到,语文教学只有贴近生活, 把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社会情景和生活情景之中,才能将教 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转化成学生的内在需要,让教学“活”起 来。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也改变了以教科书作为 唯一课程资源的格局,把喜闻乐见的反映当地人们生活情况 的乡土文化与语文教学资源很好地结合起来,让老师和学生 的生活和经验都进入到教学过程,以达到丰富教学形式和手 段,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 素养的目的,我想这也应该就是践行新课改精神的有效途径 吧。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