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政教育结合的现状分析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思政教育的内涵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大学生还处于人生的迷茫期,不管是从自我认知层面、 社会认知层面,还是心理情绪层面,都存在相当大的不足, 亟待进一步完善,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成为缓解这 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因素。职业生涯规划也称职业生涯设计, 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 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 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 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 出行之有效的安排[2]。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 涯规划发展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无法行之有效地开展工作,但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择业教育为原则 观念能够影响个人选择。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 导中加强择业观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续和发展。具体 表现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和发展观,实 现大学生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后充分了解自我的前提 下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以政策解读为指导 大学生在主动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方面的积极性不够,在 就业时往往没有明确目标,特征就是在定位和行动上带有很 大的随意性。目前只有通过广泛地进行政策宣传和引导,让 学生在充分了解国家制定的相关就业政策、解读行业性和区 域性就业政策的基础上,及时让学生所在学校制定出具体的 实施意见,帮助学生从容走出择业的“泥沼”,帮助学生消 除择业的困惑,督促其顺利就业。
(三)以信息咨询为载体 信息发布是目前各大高校就业指导的初级模式。发布内 容主要包括工作要求、发展前景、薪资待遇等方面。高校通 过就业指导部门以各种形式同社会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 系,寻求用人信息,及时向学生公布。同时也要指导学生主 动掌握搜集信息的技巧,拓展有效信息渠道,引导学生具备 筛选信息的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四)以求职技巧为抓手大多数学生在面对就业选择时普遍存在迷惘感,往往对 具体的求职择业技巧缺乏有针对性的了解和掌握。但通过求 职技巧的提升,能快速帮助学生熟悉应聘流程,掌握自荐方 式以及求职礼仪的相关知识,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方式方法, 尽量避免出现毕业生的求职失败。不过随着我国职业生涯规 划课程的兴起,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丰富实践的路径,促 使职业生涯规划逐步朝着专家化、科学化的方向前进。不管 是相关理论的内容,还是具体的测评工具以及具体实施方案, 都逐渐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应用性。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存在的问 题 (一)存在的盲目性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大学生就 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对大学生开展职业 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是至关重要的,将思政教育与职业生涯 规划相结合也是未来教育的趋势,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 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程度不足,思想还停留在只要 学好专业就可以,其他科目不重要的阶段,大大忽略了职业 生涯规划课程开展的实效性和指导性。
(二)定位不客观 对自己的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首 先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重要的 前提保障。但现在大学生对自身认知不足,对自己缺乏全面且正确的自我评估。有很多学生只是以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 专业特长,而没有与个人的职业发展趋向和职业适应能力综 合考虑。这样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过分高估自己,导致 自我膨胀;二是低估自己,导致过度自卑。在面对职业选择 的时候,也很容易走进误区,不能很好地对自己进行定位, 对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种误导[3]。
(三)缺乏实践能力 若想做好就业准备,大学生不仅需要良好的专业基础知 识,还需要健全的身心机制,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但大多 数学生在就业之前缺乏社会实践的能力,往往通过短期的社 会兼职无法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从而对实践能力对未 来职业生涯规划的决定作用大大削弱。
(四)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高校对于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队伍不够重视,缺少 专业的教学团队,大多数都是从事管理工作的教师,对职业 生涯规划的理论体系缺乏系统的研究。高校在招生人数扩大 的同时,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没有增加,一对多的教育方式 对学生很难起到完善的教育,更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的 就业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因此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
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 效载体和特殊教育表现形式,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侧重的是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长期系统化培养与发展,而思政教育是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 念、道德准绳的塑造与衡量。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 思政教育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指导并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是实现学生个 人理想目标和现实目标的载体,更是实现学生时间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的平台。思政教育是引导学生当社会发展与个人 发展不同步,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产生矛盾时,在尊重集体 主义的前提下也尊重个性独立发展。同样,职业生涯教育在 尊重和鼓励个体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强调个体适应和了解社 会,以社会的真实需要为基础。
(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自我、完善 自我,最终现实自我价值的过程。把职业生涯规划融入高校 思政教育,就要充分满足以共性教育为前提,满足学生最大 化的个性发展空间,实现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持续性,让 社会客观目标和个人主观目标、实现理想目标和现实目标相 融合,因此教育目标必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二)教育对象的针对性 教育对象的针对性是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中,结 合受教育者的特征和差异进行的一种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 教育方法。高校思政教育是一种从教育对象的个体特点和差 异出发,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地对于不同个体实施针对性教 育的内在表现,其根本性在于通过解决大学生个体实际思想问题,进而推动大学生群体思想觉悟、政治觉悟和道德观念 的整体提高。
(三)教育内容的互通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思政教育内容纵深化的过程,思 政教育的教学过程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确定方面的过 程。因此,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同时,辅助性的开展 政治教育、诚信教育和道德教育等相关的思想教育,可以使 思政教育的导向性更明确、协调性更直观、激励性更充分, 逐步达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整体需求。
六、思政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观念的需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面对学生就业心态失衡、就业 定位不准、就业观念落后、职业目标模糊等显得力不从心, 而这恰是思政教育大展身手之地。思政教育就是以理想信念 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科学观念。在职 业生涯规划中,只有坚持不懈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开展丰富多彩的发展观教育形式, 通过体验教育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入企业,真正看到未来专 业的工作环境与工作状态,深刻认识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 在未来工作中的运用,从而对知识结构有着更为系统的认知, 使学习更有目的性,为日后的就业打下夯实的基础。进一步 使学生认知自己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行为认知上做到与国家共呼吸、同命运。
(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稳定与否以及学生个人的短期职业 发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品质和家庭和谐度,更关系到国 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提高就业质 量、保障就业安稳。因为大学生这一高素质就业群体是国家 经济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储备,应该在各行业各领域 发挥巨大的效用。坚持通过思政教育来破解大学生就业和职 业生涯发展的难题,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 展和安全稳定的需求。
七、思政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结合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的价 值实现,关键在于解决好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如何行之有效 地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中。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为基础,树立大学生思政教育新理念,也就是积极提倡从“服 务学生”到“引导学生发展”的理念,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 教育,将学生发展的共性和个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提升学 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为这种 发展提供有效的平台。与此同时,体现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 主体地位,坚持遵循“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并存的理 念。
以用人单位需要为导向,增添大学生思政教育新动力,企业最希望自己的员工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较强的创新 能力、实践能力、有团队协作精神、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等方 面的职业素养。最关键最重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 道德素养;二是创新能力;三是沟通能力;四是团队合作。
参考文献:
[1]郭玉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互动关系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3(8):85. [2]崔寅.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究[J].活力, 2009(22):50. [3]李炫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 合存在的问题及研究[J].青春岁月,2013(24):171.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