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改革 > 【浅论我国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的

【浅论我国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的

来源:改革 时间:2019-11-27 07:57:00 点击:

浅论我国行政强制措施

浅论我国行政强制措施 【论文摘要】 行政强制措施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授权的组织依其职权采取的对相 对人的人身自由、财产予以强制限制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它具有强制性、具体 性、可诉性、限权性、从属性和非制裁性六大法律特征。

行政强制措施既可以适用于行政强制执行的场合,以实现已生效的具体行 政行为;
也可以适用于事态紧急的场合,以制止危害、消除危险;
还可以适用于 调查、取证或可能对相对人的人身、他人或公共利益造成危害的场合,以保证具 体行政行为的做出。场合不同,目标追求的差异,使行政强制措施呈现出不同的 形态。

根据所使用的场合和所追求目标的不同,行政强制措施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执行性强制措施。执行性强制措施是行政主体针对不履行具 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的行政相对人,为促使其履行义务或是实现与履行义务 相同状态而采取的强制措施。第二种类型是即时性强制措施。即时性强制措施是 行政主体在事态紧急的情况下,为排除紧急妨碍、消除紧急危险,来不及先行做 出具体行政行为就直接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或行为采取的即时行动。第三种类 型是一般性强制措施。一般性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为了查明情况,或者是为了预 防、制止、控制违法或危害状态,或者是为了保障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根 据现实的需要,依照职权对有关对象的人身或财产权利进行暂时性限制的强制措 施。

在实践中,行政强制措施容易引起行政争议,导致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如何通过立法对各种行政强制措施进行规范,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关键词】行政强制措施 特征 类型 规范 当前,我国正在加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行政强制措施 是行政强制法的重要内容,因此,笔者试图根据行政强制措施的法理,结合我国 已有的行政强制措施法律规范,对行政强制措施做以粗浅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行政强制措施的涵义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授权的组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出于维持社会管理秩序的需要,为了预防或制止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 危险状态以及不利后果,或者为了保全证据、确保案件查处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依 其职权采取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予以强制限制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强制措施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本身没有直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权力的情况 下,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实施强制。

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是不履行行政法上义务的行政相对人,或对社会秩序、 他人人身健康、安全可能构成危害或其本身处在某种危险状态下的行政相对人。

人民法院对拒绝履行行政判决、裁定的行政机关也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对拒不履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 人员的刑事责任。

人民法院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不得超出被执行 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而且应当保留其生活必需费用和生活必需品。人民法院 裁定冻结、划拨存款或者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通知 单位必须办理。强制执行查封、扣押财产时,应通知被执行人到场,拒不到场的, 不影响执行。对于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执行人员必须造具清单。执行人员应当 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的期间内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 人民法院可以按规定交有关单位拍卖。

二、行政强制措施的特征 一般认为,行政强制措施具有以下六大法律特征:
(一)强制性。强制性是作为国家公权利体现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一个共同 特性,具体行政行为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公法行为都具有强制性。但是行政强制 措施具有相对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更强、更直接的强制性。这一强制性主要表现 在当行政主体实施某一行政强制措施行为时,被强制人负有容忍和配合的义务;

被强制人违反这一容忍义务,将不得不承担更为不利的法律后果。

(二)具体性。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主体为实现特定的行政目的,针对特 定的行政相对人及其行为或是特定的物,就特定的事项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强制措施必然是具体行政行为。(三)可诉性。因为行政强制措施是具体行政行为的一种,所以它具有可 诉性,在法律救济上可适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 议法》第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 申请行政复议:……(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 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 1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 的诉讼:……(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 措施不服的……。”的规定,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可 以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

(四)限权性。行政强制措施是一种限权行为,而不是赋权行为。就被执 行强制措施的行政相对人而言,行政强制措施对其是不利的,是对当事人权利的 一种限制。如在对行政相对人的财务执行扣押后,被扣押人就无法使用这部分财 物了,这显然对行政相对人不利。当然,这里所说的行政强制措施对相对人的“不 利性”,是从行为对相对人的直接影响方面来说的。从社会整体利益而言以及从 相对人的长远利益来说,它是有利的。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本人有 危险或者对他人安全有威胁的醉酒状态中的醉酒人,公安机关可强行约束其到酒 醒为止。从该强制约束行为的直接法律效果而言,它无疑是对醉酒者人身自由的 一种限制。但无论是从安全角度考虑,无论是对醉酒者本人还是对不特定的他人, 这一强制措施都是有益的,可有效的避免可能的危害结果发生。行政强制措施也 不是处分行为。就是说,行政强制措施与处分性的行政决定不同,它只是限制当 事人对权利的行使,而没有剥夺当事人对权利的拥有。换言之,行政强制措施是 对当事人权利的一种限制使用(如扣押财物),而不是对其权利的一种强制处分 (如没收财物)。

(五)从属性。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具体 来说就是为保障其它具体行政行为的顺利做出或实现而采取的一些行政手段。就 它与被保障的具体行政行为之间的关系而言,它是一种从行为,而不是主行为。

如扣押、冻结等,只是为了防止行政相对人转移财物,以保证相关行政决定的顺 利做出与实施。

(六)非制裁性。行政强制措施不以制裁违法为直接目的,其目的是为实 现某一具体行政目标。因此,行政强制措施并非须以当事人违法为前提。它可以 针对违法的当事人做出,也可针对合法的当事人做出。如果说行政强制措施与当 事人的违法行为有联系,那也只是为了预防或制止违法,而不是制裁违法。制裁违法是行政处罚的任务。

从以上行政强制措施的特征可以看出,行政强制措施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 一种,与行政执法过程是紧密联系的,是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可能采取的一类强制 性手段,也常常是行政机关做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前奏和准备。它既可以适用于行 政强制执行的场合,以实现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
也可以适用于事态紧急的场 合,以制止危害、消除危险;
还可以适用于调查、取证或可能对相对人的人身、 他人或公共利益造成危害的场合,以保证具体行政行为的做出。场合不同,目标 追求的差异,使行政强制措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与相对人权益的关系、法律对 其规范和要求的侧重点、救济的渠道和途径也因此有了许多的差异。

三、行政强制措施的类型 根据所使用的场合和所追求目标的不同,有些学者将行政强制措施划分为 以下三种类型:
(一)执行性强制措施。执行性强制措施是行政主体针对不履行具体行政 行为所确定的义务的行政相对人,为促使其履行义务或是实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 态而采取的强制措施。执行性强制措施作为行政强制措施的一种,是我国行政执 法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当然,也有人将执行性强制措施直接的就称为行政强 制执行。有学者就认为,现代法治国家中行政强制措施最基本的类型之一就是行 政强制执行,并将行政强制执行同即时强制和行政调查并列置于行政强制措施之 下,作为行政强制措施的不同类别而存在。也就是将行政强制执行等同于执行性 强制措施,并作为行政强制措施的一种,而且是基本类型的一种来看的。但也有 学者反对这种看法,认为行政强制执行是以具体义务的存在为前提,是实现具体 义务的程序性活动,属于某个实体性具体行政行为的一部分,即执行程序部分;

而行政强制措施则不一定以某种具体义务的存在为前提,是独立存在的实体性具 体行政行为。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强制措施是一种相互交叉和包容的关系,没有 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可能就很难实现,但行政强制措施行为又仅只是行 政强制执行可以运用的一种手段。很明显,这种观点则是把行政强制措施看作是 可以应用于行政强制执行过程的措施,用于行政强制执行过程的措施就是行政强 制执行措施。其实也不然,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行政强制执行与其说是一种行 为,倒不如说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行政主体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直接 作用于相对人,以确保义务内容的实现。对这种行政强制措施,法律也有主体、 方式、程序和时限等各方面的要求,并且采取这种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实现义务的内容,故笔者认为,应将其称为执行性强制措施,而区别于行政强制执行。

它理应成为整个行政强制措施的一种形态或一个组成部分。将执行性行政强制措 施等同于行政强制执行,而将其排除在行政强制措施之外,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二)即时性强制措施。即时性强制措施是行政主体在事态紧急的情况下, 为排除紧急妨碍、消除紧急危险,来不及先行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就直接对相对人 的人身、财产或行为采取的即时行动。即时性强制措施决定的做出与行为的实施 往往同时做出,二者之间一般没有时间先后。也就是说行政主体采取的是一个断 然行动,有关相对人能感知到的仅是限制或影响其自身权益的手段或措施,这是 人们一般对行政即时强制和行政即时强制措施不加区分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 行政即时强制是在事态紧急的情况下实施的,其过程相对短暂,程序也比较简单, 甚至没有强制性程序,故在实际效果上行政即时性强制措施也确实与行政即时强 制区别不大。但是在理论上,我们仍然应该将行政即时强制措施理解为行政即时 强制过程中所采取的一项措施,应区分于行政即时强制。

(三)一般性强制措施。

1.一般性强制措施的概念 一般性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为了查明情况,或者是为了预防、制止、控制 违法或危害状态,或者是为了保障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现实的需要, 依照职权对有关对象的人身或财产权利进行暂时性限制的强制措施。

与执行性强制措施不同,在采取这类强制措施之前,并没有为被强制的行 政相对人设定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存在。采取这类强制措施的目的也不是为了 促使相对人履行义务,其具体目的因遇到的具体情况和行政机关追求的目标不同 而不同,可能是为了查明情况,也可能是为了预防、制止或控制违法行为或是危 害状态,还可能是为了保障和辅助后续具体行政行为的做出。一般性行政强制措 施,既不是为了行政强制执行而设,也不是为了应对紧急事态而设,其应用的时 间和条件,分别是在行政机关做出最终行政处理决定之前,和行政机关在日常行 政管理过程中情况尚不清楚,或情况虽已清楚,但为了保障后续具体行政行为的 做出和有效实现,仍需要对相对人的权利进行暂时性限制的场合。采取一般性行 政强制措施纯粹是为了查明情况或保障后续具体行政行为的有效做出。其功能主 要是限制、控制、制止和防范。由于一般性行政强制措施应用范围较广,使用频 率较高,法律对其规范的程度较低,行政机关采用一般性行政强制措施的随意性 较大,一般性行政强制措施引起了立法机关、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以致于人们在谈到行政强制措施时,往往主要指这一类。

2.一般性强制措施的分类 根据采取强制措施的目的和适用场合的不同,可将一般性强制措施划分为 行政强制检查措施、行政强制预防措施、行政强制制止措施和行政强制保障或辅 助措施。行政强制检查措施是行政机关为查清事实,依职权对有关公民采取的传 唤、留置盘问和对相关场所、行驶车辆进行强制性检查等措施。行政强制检查措 施不以相对人违法为前提,通常适用于事实尚不清楚的场合。行政强制预防措施 是行政机关对可能危害行政管理秩序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或是物实行强制控制, 以防止危害发生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制止措施是指行政机关针对正在实施 危害行政管理秩序或他人合法权益行为的相对人,为制止其危害行为而对其人身 自由或财产采取的强制措施,如交通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对超速车辆的扣留, 海关法规定的强制带离现场等措施都属此类。行政强制制止措施适用于危害正在 发生而尚未结束的场合,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危害的扩大。行政强制保障或辅助性 措施,是为保障以后的行政管理工作能正常有效地进行或者辅助具体行政行为的 做出而实施的强制措施。没有该强制措施的保障或辅助,行政管理工作可能就无 法或很难有效进行,后续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可能无法实施或很难有效的实施。行 政执法中的查封、扣押、冻结、强制检查等措施即属此类。行政强制保障或者辅 助性措施多适用于惩罚性具体行政行为做出之前,而相对人又有明显逃避惩罚迹 象的场合,其目的是保证后续具体行政行为的顺利实施并保障其内容落到实处。

无论哪一种一般性强制措施,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不是为实现某个具体 行政行为的内容而采取的,也不是出于事态紧急而实施的。一般性行政强制措施 是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某些行政机关进行日常行政管理的一类手段或办法,通 常是在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或履行其职责过程中使用。就现有的规定这类行政强制 措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来看,采取这类行政强制措施的前提条件和情势 范围尚不很明确,在这一方面行政机关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因适用场合和目标的不同,行政强制措施存在不 同的种类或不同的形态。不同种类和不同形态的行政强制措施有许多差别,但不 能因此就人为地将某些种类和形态的强制措施排除在行政强制措施之外。行政强 制措施作为强制办法和手段,既可以在强制实现义务内容的行政强制执行中运用, 也可以在行政即时强制中运用,还可以在日常行政管理中为查明情况或有效控制 违法危害状态而使用。四、行政强制措施的可诉性 行政强制措施的可诉性问题也是学者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行政诉 讼法》第11条第1款第(二)项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 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 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由此可见,行政强制措施属于法院行政案件 的受理范围,这是对行政强制措施可诉性的概括性规定。

可进行行政诉讼的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预防和制止性强制行为以及行政强 制执行行为。前者如强制治疗某种疾病,对酒醉司机的某种约束等,后者如强制 划拨、扣缴、拆除违章建筑、强制销毁违禁物品等。相对人对强制执行行为提起 行政诉讼,其理由应是强制措施本身侵权,如相 对人认为强制措施所执行的行政决定违法,则不能以强制执行措施为诉讼 客体,而只能以原具体行政行为为客体提起行政诉讼。作为行政诉讼案受案范围 的行政强制措施不限于《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二)项所列举的限制人 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而应包括所有行政强制措 施。

笔者认为,事实上因对行政强制执行措施不服而提起的行政诉讼可以分两 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如果行政强制执行措施所实现的完全是原某项具体行政 行为所确定的义务,而未导致产生新的义务,那么,该行政强制措施只是原某项 具体行政行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即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部分,相对人对这种 行政强制执行措施不服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行政强制 执行措施在实现原某项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义务的同时,又导致形成了新的义务, 那么就新的义务部分而言,该行政强制执行措施就是一项新的具体行政行为,相 对人不服,可以单独对其提起行政诉讼。

五、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规范 由此可见,可以认为行政强制措施是一个范围宽广的概括性、包容性概念。

它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所追求目标的也各不相同,从我国现行法对它的规定 来看,也有很大的差异。一种是各个领域的单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形式。

这种形式的规定,一般都不直接使用行政强制措施的名称,而是使用最能直观地 描述强制手段的语言和叫法,如强制约束、强制带回、限制活动范围、强制离境、 强制立即离境、扣留、查封、扣押、冻结、强制扣款、强制拆除、强行拍卖等等。另一种是《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和《立法法》规定 的形式。这种形式的规定,都是用行政强制措施概括地指称单行法律、法规和规 章规定的名称不一的各种强制手段,如《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二)项 规定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

立法通过对各种行政强制措施进行规范,来规范行政行为,尤其是行政强 制。法律规定哪些机关通过什么形式可以设定哪些种类的行政强制措施,规定何 种机关可以在什么条件下,按何种程序采用行政强制措施,采用行政强制措施限 制相对人权利可以限制到何种程度,以及相对人对行政机关采用的行政强制措施 (行为)不服,如何寻求救济和救济的途径等。通过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上述 规定,可以排除未经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存在,也使有关行政机关采取行 政强制措施的行为能受到法律的规范、约束和控制,还可以为复议机关和人民法 院审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提供标准和依据。因此,从依法 行政的角度出发,研究规范行政强制措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值得我们探讨。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