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改革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研究]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研究]大学生就业

来源:改革 时间:2019-11-17 08:22:53 点击: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研究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院 校地域文化、师资力量、生源层次、基础设施(实验实训)、 人才培养、教学目标等条件特征,与教学研究型高校存在诸 多差异,使得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的侧重点、就业创业 内容、薪酬也有所迥异。如何创新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的路径,提升其质量和水平,成为当前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重 要问题。以丽江师专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研究为例,从就业、 创业、择业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材教法、实践教学环节 等进行探析,希冀增强研究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与创业指导;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由传统的 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培养和造就什么样的社会需求人才, 成为众多高职院校不断探索的重要内容。随着高校扩招,一 方面,受到高校教育的人数增多,大学教育已渐进大众化, 生源层次不齐;另一方面,高校因其办学规模、条件等诸多 因素限制,难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不断需求,因材施教 更是众多高校难以企及;而对用人单位而言,其目的很简单, “召之即来,来之能干”。众所周之,学校培养人才的复杂 周期性与用人单位等的社会需求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辅之学 生、家庭、社会的思想观念等,这三者的趋同,成为全社会 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难以置身事外,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专业技 能的同时,应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择业的指导 工作,扩大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渠道、路径,提升 其质量和水平,成为应有之义。以滇西北高职高专院校丽江 师范高等专科为例,着重分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 学内容、方法、手段等,以求实效和增强研究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在民族地区教育教学中的功 能 高职院校毕业生,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军的主力, 同类高职院校,相对不同地域、师资、办学规模和条件而言, 其差别也较大,培养的毕业生层次、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别, 进而影响学生就业、创业的质量、水平。作为滇西北民族地 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功 能因而也具有一般高职院校的共性,也体现其个性差别。

(一)提高认知,强化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在滇西北高职 教育中的符号功能 就业、创业,对于全国高校应往届毕业生而言,目标是 一致。但对于东部江浙沿海地区来说,用人单位相对较多, 社会岗位在供需链接上体现出多层次性、多领域、多渠道, 毕业生薪酬待遇的差异性,对同类院校毕业生相比较,差别 体现落差不大。对西部地区,则未东部地区优势明显,学生 的思想观念、择业、创业的机会在减少。在西部民族偏远地 区,开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结合就业、创业课程教育教学、民族地区特征(多民族构成)、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实验实训、图书资料、办学条件等,因地制宜,因时而化, 因材施教,对于在校学生和毕业生进行创业、就业指导教育, 有利于民族团结、边疆安定、社会和谐、家庭幸福,更加突 显出了高等教育强烈的符号功能和价值。

(二)转变观念,打破传统、落后的大学生就业、创业、 择业壁垒的功能 西部地区,比之于东部地区,在经济、文化、科技、交 通等领域,显得优势不够明显,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 相对滞后,对西部高职院校来说,受限于主、客观因素,在 院校的财力状况、基础设施、师资力量、人才培养、实验实 训等育人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显得历史 的单薄,对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表现在学习条件、育人 环境、思想观念、学习动力、实践能力、见识等的滞后性。

通过现代多媒体的信息化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课堂教学,有 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有利于学生、家庭对就业、 创业机会的认知重构,打破传统落后的大学生就业观、择业 观、创业观的壁垒,让学生、家庭、社会、学校增强就业的 危机意识、公关意识、创新意识,减少就业误区和成本,增 加对大学生就业、择业、创业教育、引导、指导的机会。

(三)扩大学习,加大就业与创业指导在大学生中的教育 教化功能 西部高职院校,通过开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外,应 加强综合素养的提高,诸如对大学生心理学、民族学、哲学、 社会学、计算机、体育、写作、英语、礼仪礼貌、廉洁等课 程学习。充分利用开设的就业与创业指导课倒逼青年大学生 对相关知识、行业、领域的汲取,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增强就业、创业的意识,增加就业、 创业的机会。通过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课堂教学,起到 深刻的教育教化功能[1]。

(四)结合地域特色,走高职学生在就业、创业、择业中 的可持续发展功能 受经济、社会、地域影响,西部地区在就业方面,表现 出就业创业机会少、就业岗位有限、创业制约因素多等不利 因素,因此,西部高职院校就业与创业指导课堂,更应结合 地域特色,立足当地社会经济,“引进来,走出去”,积极 引导青年大学生,更新就业、择业、创业观念,不能“一岗 定终身,一业定人生”,走可持续发展的就业、创业、择业 之路。

二、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在丽江师专教学中的成功展 示 (一)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特点,实践课堂化专业教 学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2010年起,在国家教育部、云 南省教育厅等相关文件精神指示下,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开始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对在校大学生、毕业生进行《大 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学,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学分制,要求在校学生每学期必修满6学时的大学生就 业与创业指导课课堂教学,全年共12个学时,全日制专科学 制三年中,累计修满36学时,共计6学分,方为合格。未修 满学分者,须修满方可毕业。学生毕业前夕,由学校和相关 教学系部再次对毕业生进行大学生就业、创业、择业讲座指 导,确保就业、创业、择业的专业性、实效性。

(二)实施教师竞聘上课,学生试听课、选课制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提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课的质量,每年举行的“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就业 与创业课堂教学竞赛”,通过学生听课、专家评课的方式, 对自愿报名参加课堂竞赛的教师进行评比、淘汰,优胜的教 师方可进行全校范围内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课堂教 学。同时,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对进入大学生就业与创 业指导课程团队教师,再实行全校范围内学生试听课、选课 制度,从而达到“教师喜爱教、学生爱好学”的教学目的, 促进教学相长。

(三)实行教师集体备课,规范专业教学大纲、教案、课 件 由学校招生就业处、学生处,负责召集每学期任课大学 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教师,实行集体备课,严格课堂教学 内容,规范课堂专业教学大纲、计划、教案、课件,做到针对性、时效性、趣味性教学,提升课堂效果,为大学就业、 创业、择业提供规范的教育、引导、指导,达到服务学生的 目的。

(四)执行严格的教学评价,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学校把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纳入正常的教 学评价机制,由学校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科、学校教学督导 等,严格按照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 导课程进行教学评价,通过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教学难 点,学生反馈等进行全面评价,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明 确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教学目标、任务[2]。

(五)积极组织就业信息统计员、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课教师到省内参加学习 学校招生就业处,积极组织学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课课程任课教师、就业信息统计员参加云南省高校工委、云 南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人员培训”专 题培训班,以提高就业信息统计员、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课任课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三、就业与创业指导课在学校实践教学中的不足 (一)部分师生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认识的误区 学校部分师生,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认识不够。相当部 分学生,认为就业距离他们很遥远,是毕业之后的事情,现 在不用关注那么多,即便上课学习了,也忘记了,等到毕业 找工作,仍然比较茫然。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只要学好专业知识,还担心找不到工作?基于此,存在着教育教学、观念 上误区。

(二)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堂的漠视、短视 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不是专业 必修课,学分低,学时短,认为学校不够重视,他们也没有 必要重视,进而形成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堂的漠视,兴趣性 不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够,自然无创造性可言。

(三)部分任课教师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知识系统性把 握不够,学生实践少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任课教师,存在部分教师对课程 的系统性把握不够,不能有效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难点,对 学生就业、创业、择业予以适时指导,不能富有成效地及时 跟进学生所关注的,把学生的关注点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 导有机结合,部分授课流于传统填鸭式说教,老师在课堂上 讲,学生在座位上听,趣味性、互动性效果不够,达不到教 学相长的目的。任课教师学缘结构差异较大,对大学生就业 与创业指导课的学习深浅不一,部分教师教学中典型案例知 识老化,数据停留在若干年前,不能把最新的、最生动的、 鲜活的大学生就业、择业、创业的典型案例融入课堂教学[3], 使得学生听起来觉得枯燥、乏味,看起来雾里看花。部分学 生身边成功的教学案例,没有及时融入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课 堂教学,列举成功的案例总是距离学生是遥远的,或者专业 性不强的,或者和学生间隔年代的,让学生觉得课堂教学有点看戏的感觉,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结合学校特点、学生实际的校本本土教材缺乏 全国关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相关教材、用书较 多,针对学校自身、专业特点,学生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 本土教材、用书缺乏,这样很难有针对性地对在校学生、毕 业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和指导。

(五)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学时、学分、学期的合理分 布不足 学校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在学时、学分、学期上 分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学期课时较少,学分分值 较低,上课时间段集中(一次上完),让部分师生产生错觉, 认为学校不够重视,所以学生理所当然不重视。

(六)校外兼职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教师缺失 某种程度上,校外大量的业界成功人士、学生创业就业 择业典型人士的现身说法,远比校内教师的说教效果对学生 的影响要深刻。满足日程的教学需要外,应聘请大量的校外 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对校内的课堂教学进行有益补充,会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七)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经费投入有限 学校基于建设、发展,经费有限等诸多因素,对大学生 就业与创业指导经费投入有限,在教师进修、学习,聘请校 外兼职教师,就业创业科研探究等方面需加大投入,促进大 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有序发展。四、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一)加强重视,加大对课程建设、教学相应的经费支持, 提供教学物质保障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关系国家、学校、社会的大事,是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的实事,做好就业、创业、择业 指导,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重视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 指导,能够积极、主动、有效地引导广大学生,正确对面对 就业、择业、创业,切实转变观念,秉持一颗平常心,积极、 乐观、健康的面对就业、择业、创业的过程中各种挫折、失 败、教训,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基于此,应重视课程的合 理分布,健全评价机制,加大对实验实训、实践、课堂研究、 师资队伍等的经费投入,为课堂教学提供物质保障,促进大 学生就业、创业可持续发展[4]。

(二)加大宣传力度,在师生中营造重视大学生就业、创 业的氛围,提高教学意识 在师生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网络、展板等宣传 大学生自主创业、应征入伍、就业、择业的典型成功案例, 充分分析大学生就业、择业、创业心理特征,营造就业、创 业、择业的良好氛围,让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思想观念深入 人心,进课堂、进生活,促进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有效性。

(三)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兼职人员聘用,丰富课堂 教学专业性加大对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学历、 学缘、行业经历、教学经验等,打造一支专业的大学生就业 与创业指导教师团队,注重聘请校外行业、业界大学生创业、 择业、就业成功人士,进入校园,进入课堂,通过内外教学 团队,促进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实效 性[5]。

(四)鼓励课堂教学研究,编写编撰适合本校、本专业学 生就业指导、创业、择业本土教材,增加教学实用性 着重探索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注意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指导课与其他学科的个性差异,既尊重课堂教学的规律性, 又注重其特殊性。鼓励学校教师、校外兼职教师,编写编著 适合学校特点、专业特点、行业特征的校本教材,使大学生 就业指导、创业指导、择业指导更具实践性、可操作性,丰 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五)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引进来,走出去”,提升师 生教学的趣味性 通过教师公开课、示范课、专家听评授课,大学生就业 与创业指导课课堂教学竞赛、走出去,引进来等多途径、广 渠道、宽领域,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强鲜活的内容和生动 的案例,提高课堂师生互动,提升师生课堂教学、学习的趣 味。

(六)与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的机会,增加课程、课堂教 学的实践性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安排,充分利用专业见习、定岗实 习等机会,为学生搭建校内、校外就业、创业平台,不拘泥 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课堂教学,带动学生加强专业 认知,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增强实践性,进而体会认知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课堂教 学的重要性。

五、结语 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的因素很多, 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就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堂 本身去探究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具体在教学的过程中, 会涉及到教师、学生、教学场景、教材、教法、课堂实践等 诸多复杂因素,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指导课程教学等入手,探析课堂(实践)教学研究,希望能引 起共鸣。

参考文献: [1]胡培根.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53. [2]高峰.大学生就业指导[M].沈阳:东北大学出 版社,2006:120. [3]张彦军,杜锋.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实战[M].北 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56. [4]朱道平.高校贫困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心理 问题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21.[5]刘洪杰.就业.创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10:108.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