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改革 > [美术教学策略方法及能力培养本科论文(共7篇)]美术的教学策略

[美术教学策略方法及能力培养本科论文(共7篇)]美术的教学策略

来源:改革 时间:2019-11-16 08:22:47 点击:

美术教学策略方法及能力培养本科论文(共7篇)

美术教学策略方法及能力培养本科论文(共7篇) 第1篇:互动环境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给学生创设活跃的课 堂学习氛围,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美术思维,让他们在教师 和同学的互动交流中掌握所学内容,提高美术综合能力。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 师要采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互动中掌握美术知识,实 现高效的学习效率。

一、加强师生、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互动学 习中,课堂氛围活跃,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深入探究美术知识,通过 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家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美术绘画技巧,提高他们的 美术综合能力。

1.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能有 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思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 解。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互动中,针对教材内容进行 讨论。在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摆脱了面对教师的压力,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 意见,并对教师的说法进行质疑。通过相互交流,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在建 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同时,高效地完成所學内容,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开展合作学习。在美术教学中进行生生互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 行合作学习,根据美术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合作讨论,通过小组学生的深入 分析,高效地完成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中,为了提高 学生的合作积极性,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指导 下进行积极合作,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力量,综合全面地掌握美术知识,提高他 们的美术综合能力。

二、创设互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互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互动情境进行,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 习和思考,相互讨论自己对知识的不同看法,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让他们深入分析美术知识,促进美术创新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在快乐的互动交流中获得提 高,构建高效的美术互动课堂。在创设互动情境时,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在游戏情境中进行互动。游戏是小学生都感兴趣的活动,在美术教 学中创设游戏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互动交流中完成游戏, 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冷色和暖色》时,教师在让学生 掌握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中进行“快速问答” 的游戏环节。通过快乐的游戏,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掌握了哪些颜色是冷色, 哪些颜色是暖色,增加了他们的知识积累,提高了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设计 游戏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和教材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 中完成学习内容,促进他们美术综合素质的提高。

2.在故事情境中进行互动。故事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认 真倾听,结合主动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把美术知识和故 事情境结合起来,能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学习,通过教师的互动引导加深 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鞋的联想》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故事情境,先给学生讲述一个有关鞋的故事。在趣味性的故 事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故事环节。在调动了学生的 参与积极性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一个有关鞋的趣味故事。

在说故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想象和组织语言,用流利的语言说出生动的故 事,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喜欢上美术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 美术综合能力付出不断的努力,实现高效的学习效率。

3.在表演情境中进行互动。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在进行小学美 术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性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 们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表演 情境,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会美术作品的深意,使他们在互动交流中加深理解, 促使他们的美术综合能力获得提高。例如,在教学《纸卷魔术》时,教师在让学 生进行教材内容的阅读和思考后,进行“魔术表演”活动,在活跃的表演氛围中,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在多媒体情境中进行互动。多媒体是创新教学中教师普遍运用的方 法。在多媒体情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下进行学习和思考,让他们快 速掌握抽象的美术知识,并在绘画过程中运用这些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绘画能 力。在多媒体情境中,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在 他们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利用多媒体反复播放的功能进行重点内容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再次观看进行深入思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近大 远小》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教学课件,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掌握教材中 的知识,并学会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绘画,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多媒体 教学环节,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练习环节,让学生在多媒体设置的内容下 进行深入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人机互动、师生互动下,学生能快速掌握 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综合素质。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对教学模 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趣味性的学习环节掌握美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 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和教师、同学的交流合作中发展创新思维,从多个方面 入手探究美术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美术综合能力,使课堂教学 在互动中高效进行。

作者:陆盈盈 第2篇:浅谈在美术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指南》提出:"每个有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要充分创造条件和 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 创作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审美能力是创造美的基础,它通过幼儿自身的 器官,手、眼、耳和动作的配合,在探索中认识物体的形状、色彩、结构等,这 种感知活动越充分就越能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因此,审美能力包括了幼儿对美 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等。为此,在美术活动中提高幼儿 的审美能力,能完善孩子的精神世界、陶冶幼儿情操,初步养成积极、乐观、向 上的人生态度,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但我们常发现:一些教师在美术活动中重 视美术技能、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幼儿对审美的感受、体验和创造;
重视幼儿美 术的最终结果,忽视了幼儿创作过程中对美的欣赏和表现;
重视在室内的集体教 学来达成美术教学目标,忽视了大自然、周围环境、生活中的美对幼儿的影响;

同时,也发现一些教师的艺术素养还远远跟不上现今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的 美术表现形式单一、少了童趣、更谈不上想象和创造,就如一家长所言:"我的 孩子画的太阳永远是圆圆的、红红的,总是在画面的左上方"。心理学研究表明:
审美经验早在儿童使用蜡笔和颜料之前就开始了,当他们表达对色彩、形状、声 音、气味及质料的偏爱时,他们实际上是在进行审美选择"。为此,我们进行了 一些探索。1.建构和谐的环境,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前提 幼儿期是孩子审美心理发生的敏感期。孩子们对优美的事物特征产生 美感,审美体验,一个良好的环境,对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有确实的保证。

1.1为幼儿营造美的物质环境。幼儿年龄小,思维具体、直观、形象, 对美的欣赏带有情绪性、表面性、行动性的特性,容易受外部环境的暗示,环境 又以其直观、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外部作用,对幼儿的审美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在物质环境创设中坚持三个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创设环境的原则;
坚持以 幼儿为主,鼓励幼儿亲力亲為的原则;
坚持主题教育与环境创设相结合的原则。

做到四个结合:幼儿园大环境和小环境的相结合;
区域活动环境和美术教学目标 相结合;
审美教育和各领域教学相结合。

1.2为幼儿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教师在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做好 四个互动关系:环境与幼儿之间、师幼之间、同伴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使孩 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更多的自我决定、自由选择、主动参与、大胆表达、无拘 无束的参与美术活动,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满足和健康发展。

2.多样化的美术活动,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2.1通过名家作品欣赏激发幼儿审美的兴趣。名家作品丰富多彩,我 们将名画贴在园内活动区,让孩子天天看到名家绘画作品,还在名画欣赏主题活 动中,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绘画大师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别具匠心的审美创造,孩 子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不同的启迪。如梵高的《向日葵》让孩子感受到色 彩饱和艳丽之美;
齐白石的《虾》引导孩子感受飘逸之美。还有几米的画等孩子 们从色彩、构图等不断从欣赏中感受到一种美感和愉悦的心情,潜移默化的过程 中幼儿学会了欣赏。

2.2通过户外写生活动,提高了幼儿对美的观察和表现能力。不同的 形式给人不同的感觉。在户外写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引导幼儿去观察园内园外 周围的物体,并鼓励幼儿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孩子们在观察的过程中不断 发现物体中的对称给人以稳定统一的感觉;
均衡的物体给人活泼多变的感觉;
高 高耸立的高楼给人以挺拔的感觉。如在一次户外写生《美丽的小区》过程中,孩 子们一开始就主动的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房子外面是直线"、"老师,房子的 屋顶的图形是不一样"在构思画面时观察特别仔细,大至房子、树木的外形特征, 小到房顶的细小花纹,小朋友都把它们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我们进行作品展示和讲评时,小朋友大多数都能从线条美、图案美、颜色美等方面和大家分享。再如, 春天来了,组织小朋友到园内、小区里大自然中去观察发现美,小朋友发现原来 一颗树上也有不同的绿色,从而感知树木的嫩绿、翠绿、墨绿之美;
在跑道旁观 察树木盆景有的好象雨伞、有的好像礼帽、有的好像动物等引导幼儿发现形态之 美等等。良好的观察能力,为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通过通过主题活动,提高幼儿创造美的能力。发现美、感受美是 审美过程的开始,创造美是审美过程的升华。幼儿美的创造力需要教师精心保护、 正确的引导。在《各种各样的纸》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带回了各种各样五彩缤 纷的传单。因此,我们引导孩子们把传单变成了海底世界中五颜六色的鱼;
变成 了色彩缤纷的各类水果蔬菜;
变成了彩链、彩旗。美的色彩刺激了孩子的感官, 增强了他们感官的感知能力,提高了幼儿创造美的能力。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 们的创造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由自发到自觉的,所以我们要重新挖掘他们发现美 的内在的潜能,使他们在不断的观察中积累经验,逐步知道虽然有时看到的东西 是不美的但美是千变万化的,可以改变的,促使他们时时刻刻、永无止境地发现 美和追求美。同时,幼儿随着认识范围的扩大,技能的提高,已经不满足按教师 的要求作画,希望能将自己感受最深的人、事以自己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来。

2.4通过画展等方式,提高幼儿对美的评价能力。《指南》提出:"幼 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 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价幼儿"。幼儿对自己 的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和感受,他更渴望得到同伴和他人的认可。如"迎新年 幼儿画展",孩子们纷纷充当"导游",很自豪的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阿姨, 这是我用纸筒和彩泥做的纸筒娃娃,好看吗?","老师,这是我画的光头墙", 我们发现孩子们问得最多的就是"好看吗?;
再如,我们把幼儿的创作悬挂在活 动区内,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师要给予幼儿机会, 保护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

3.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保证 幼儿审美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因此还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操作性的审美教育体系。我们认识到,只有在科学理论的 指导下,加强教师的藝术素养,我们的实践才能有目的、有意识、有成效。

3.1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如:外派教师到国内外 考察学习,吸收他人的经验;
组织教师到美术馆参观画展,到星海音乐厅欣赏音乐;
学习《幼儿园指导纲要》、《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心理学》、 《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等理论,明确对幼儿实施审美教育的意义,提高了 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和艺术修养。

3.2以园本教研为主线,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如通过"同级教研"、" 围绕主题讨论活动"、"理论学习-课程实施-交流总结"等多种的方式,使教师在组 织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能游刃有余地找到相关理论支持;
结合实际举行 交流活动,引导教师深入学习、理解《纲要》、《指南》,重新审视自己在教育 工作中的观念与行为,确立"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以孩子的发展和幼儿审美教 育为出发点,思考和落实课程。

3.3做好总结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如通过"专家指导"、" 教师论坛"等方式,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进行分析,使教师们明确专业成长 是每个人的内需。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分析,拟定自我发展计划。幼儿 园根据教师实际,提供个性化培训机会,为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使教师的综合 素质得到提高。

美无处不在,我们相信孩子们只要耳濡目染于美的环境中,就会似春 雨润物,形式融美于心灵。逐渐实现由爱美,到真正感受美、欣赏美、再现美, 向创造美的飞跃实现。

作者:林燕 第3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鉴赏课教学是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构成,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鉴 赏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的审美素养。如何有效地组织与构建鉴赏课教学,选取合适 的教学素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组织与设计,这是很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高 中时期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都有了一定基础,鉴赏课教学 可以关注于对于学生更深层次的审美素养的挖掘与塑造,可以让学生的艺术鉴赏 力有大幅提升。

一、教学方法的完善革新 有效的美术鉴赏课教学首先需要教学方法合理,教师要时常对于自己 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有所回顾与思考,认识到课堂教学中不合理或者低效 的地方,积极探究课堂教学的更加有效的模式。鉴赏课教学的革新非常重要,教师要让课堂教学的容量更加丰富,让学生有机会在鉴赏课上接触更多优质的艺术 作品,慢慢构建自己对于艺术的审美品位。很多教师对于鉴赏课教学的组织比较 简单,往往就是呈现作品,简单地给学生分析作品,让学生有所思考与感受。其 间,学生对于作品到底有怎样的理解程度,是否真正读懂了作者的艺术表达,教 师好像并不是太为关心,学生在鉴赏课上是否有充裕的收获,教师也并不是特别 关注。这基本是低效课堂的范本,教师如果都是这样来组织设计鉴赏课教学,学 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会十分有限,自身审美素养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因此, 进行教学模式的完善革新很有必要,教师必须更深入地设计与组织教学环节与教 学展开模式,加深和学生间的有效交互,确保学生真正看懂了作品,明白了作品 中的艺术表达,这才是鉴赏课值得关注的教学重心。

在教学“印象主义绘画”这一节时,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对 于鉴赏课的展开过程有合理设计。教师可以以梵高的代表作品《麦田上的乌鸦》 为代表,利用提前设计好的导学方案,让学生提前预备,初步了解这一时期艺术 作品的一些鲜明特点,了解梵高的生平经历。课上教师在向学生初步展示画作之 后,可以采用互助小组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对这幅作品的看法,对这幅作品 的直观印象,以及通过这幅画作能够感受到什么等等,使学生加深对这幅画作的 理解。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讨论过程的把握和控制,使学生 的注意力能够完全集中。学生赏析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作品谈谈自己的 理解感受,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或者疑惑,借助大家的智慧来识图共同解 答。学生如果在理解方式或者观点表达上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教师要及时指出 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正确方向感受作品,这才能够让学生对于作品有合理 赏析,才能够真正让鉴赏课教学成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推动力量。

二、增添课堂教学的人文色彩 在鉴赏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去丰富课堂教学的人文色彩,对于 艺术作品的鉴赏与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作品表面,要能够结合作品感受其创作的 历史文化背景,更深入地挖掘创作者透过作品所要进行的艺术表达,这是鉴赏课 教学更应当关注的内容。学生能否更深入地融入到作品和艺术审美中,教师的引 导非常重要。教师要首先做好充裕的教学准备,将更多有价值的教学辅助资料呈 现到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作品。同时,要多引导学生结合各种历史文化背 景来感受艺术作品,这样学生才能够看到更多东西,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 水平也会得到真正的发展提升。

如,教学“敦煌彩塑”一节,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当时这些彩塑的创作时代,展示这些彩塑作品的代表特点及精美程度。在学生充分领略 到彩塑的独特魅力后,向学生介绍彩塑的现状和保护情况,使学生更加热爱民族 的艺术瑰宝,在民族情感方面产生共鸣,让学生的思想感情上升到新的高度。教 师要明确,在教学具体内容时,除了要让学生对于特定艺术品有所鉴赏,更要能 够透过这件作品懂得一类艺术品的欣赏方式,并且能够结合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 了解这类作品的创作意图,明确其中要表达的一些思想。美术鉴赏课教学很有必 要扩充容量,教师要善于进行教学发散及延伸,这是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构成。

三、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 想要让学生对于赏析的作品的感受更加生动直观,充分利用各类教学 辅助工具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传统的课堂教 学模式都在迅速更新,越来越多的实用的教学辅助工具被引入课堂。在展开鉴赏 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效果,要利用多媒体的声光画色来更立 体地给学生呈现具体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对于赏析作品有更直观的体验。同时, 教师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给学生引入大量课外的学习资料与资源,辅助学生更充分 地领会作品,让学生知识面不断得到扩充。

由于美术课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单纯依靠讲解是不能够完全展示作 品的艺术魅力的,因此,教师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的声、 光等效果与美术作品相互配合,通过背景音乐、图片等形式的衬托或者动态画面 的呈现向学生展示艺术之美,增强展示效果,使学生身临其境,使课堂更加生动 形象,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程度。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呈现事先 准备好的相关资料,可以是文字解析,也可以是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等,让 学生可以接触到一些课本中没有的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于艺术品的领会程度, 让学生的知识涵养和审美素养都更好地得到构建。

作者:孙振东 第4篇: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在初中教育中,美术课程教学也是极为重要的。美术课程的学习不仅 能够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操,对于提高学生的眼光和审美能力也有极大的作用。

一、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課程设置问题初中美术课程的学习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然而,从当前大 部分初中学校来看,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认为美术课程是一门副科,相比起 语数外等主要科目的学习,美术教学无关紧要。这样就导致当前大部分学校中, 美术课程的课时极度缺乏。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有时会将原有的美术课程 课时分配给其他科目。这些现象成为制约当前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因素。

长期下去,学生不仅不能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来培养自身的艺术修养,同时由于 没有系统、整体地进行美术学习,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相对缺乏,对学生综 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

2.教学设施问题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配备完善的美术设施来辅助 美术教学,更不用说固定的美术教室。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课程教学时,一般都 是在固定教室中给学生上美术课。当教学内容涉及实际作画或者手工时,往往需 要学生自备材料,同时也有可能受到场地的限制,导致教学无法顺利展开。这些 因素对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3.教师问题 除了学校的重视不够、缺乏美术教学设施等因素外,在当前的美术课 程教学当中,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也限制了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在当前的美 术课程教学之中,教师的教学缺乏新意和创造力。美术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 方式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这样一来,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同时,美术课程本身就是一门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课程,传统教 学模式会限制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使美术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受到 极大的阻碍。

二、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是因为美术课程是初中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 个重要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 教学模式,打破枯燥乏味的美术课堂,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轻松、宽松、愉悦的 课堂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 美术课程的学习和探索当中。2.创设情境 要想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欣赏 美术作品中的美也是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情境创设,能够使呆板的美术理论知识 更加生动活泼,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更有帮助。同时,通过情境的创设,让 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观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 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和感受中,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含义和情感。

在此期间,美术教师一定要充当好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去感受和欣 赏美术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美、观察美和创造美。

3.联系实际生活 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帮 助学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进行艺术上的创作。对于任何一种艺术而言, 其产生都是基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因此,生活就是一堂无形的美术课。在 实际的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生活情境创设,带领学生走出课 堂,走入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此进 行艺术上的创作,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美术的真正含义。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我国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新 课程改革的要求下,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 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美术课 程的教学有效性,为我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叶名庚 第5篇:美术教育的趣味性及其方法探讨 1.美术趣味教育的必然性 1.1以往的美术教育方法是一种涂鸦式的学习。以往,上美术课我们 美术教师先的自己在黑板上画一个图案然后要求学生按照他的方法照着也画一 幅,如果画得不错就有个不错的成绩。但是,当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很多学生 只是被动地在学习,甚至不知道该画什么。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关注的是知识和技 能的传授和训练,而相对忽略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当然更不能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这种学习方法也就是一种涂鸦式的学习方法。1.2现在的美术教育方法。现在的美术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在国外,趣味性教学方法早已被提出来并在 很多学科中实行了。比如:在欧洲的教育中,艺术教育不再是副科,而且在全民 教育中都进行着,校内外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氛围。他们的美术课,只要是在统一 的大纲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和周围的环境的特点自己设计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随意走动。学校重视的不是个别能为学校夺得绘画比赛名次 的几个学生,而是全体学生;
并不注重他们绘画的结果,而是注重绘画创作中的 整个过程中学生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使学生真正感受和体会到艺术美, 真正从心理上释放他们全部的想象和情感。

1.3开展趣味性美术教育是必要的。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同时也 就是一种趣味教育。趣味教育对于人生的青少年阶段尤其重要。因为人生在幼年 青年期,趣味是最浓的,喜欢生活中的很多事物,教师应当充当好这个角色,正 确地引导学生的兴趣,把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结合在一起。事实也已经证明,趣味 的引导,单纯依靠教师说和命令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要让学生自己去生活中发 现学习。所以,引导趣味,靠单纯的说教见效甚微。可见,在青少年的美育中, 趣味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所以,美术教育更应该从发展青少年视觉思维, 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审美直觉能力,激发灵感这些发面重新改革教学方式,开 展趣味性教学。

2.趣味性美术教育及其方法 2.1什么是趣味性美术教育。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不仅要求 教师自己的教学内容要具有趣味性,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 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 受,一种娱乐。就象游戏一样,使他们感到轻松愉快,这样让学生在乐趣中吸取 知识和掌握技能,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感悟美进而创 造美,这样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2.2怎样进行趣味性美术教育 2.2.1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抛开课堂的感觉进行学习。一 直以来我们都是坐在教室里面上课,纪律问题是教师和学生都和敏感的问题,但 是这样严肃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效果却并不见好。而在欧洲的的某些学校教学课 堂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他们的教学课堂是一个和谐自由的课堂,学生可以随意的走动。虽然这种方法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的学习,但是与那种强迫地在课堂 上不准说一句话,做一个小动作的课堂来说,也许这种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让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其实,在我国的一些私人办学的学校,已经开始 改革这一教学课堂方式。比如:中国第一所私人办学学校——光亚学校,学校的 教室是分给每一个教师的,一个教师拥有一间教室,当哪个班的学生要上这个教 师的这堂课的时候,就会来到这间教室。这间教室就像一个教师的家,教室可以 随意布置,学生来上课也就更加亲切,可以消除一些学生的恐惧和厌烦的心理。

试想一下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是在传授知识,也可以像是一 个老朋友和一些年轻的朋友在交流,正是这种环境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2围绕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体验。美术课堂为学生提供了 多于以往的自主学习机会,学生在游戏中学,在表演中学,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自信心也悄悄地形成。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 建立与多门学科的沟通与交融,创设活泼多样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学习兴趣需 要、个性特点、情感发展和人际交流,让他们参与体验、主動探索、积极展现,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情感经历,全面地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

2.2.3把评价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 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如把作业 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以小组互评的方法,选出优秀作品等。教师 的点评也很重要,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 心里去。这样学生才能有成就感,当然对于一般的作业也不能打击学生,要适当 的鼓励,建议对于一些有意义的或者优秀的作品以班级的名义收藏,这样也能触 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种评价学生作业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的 机会,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结尾阐述 美术教育是一种心育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种带有强烈个人 色彩的内心体验过程,不管学生学习什么内容,或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对他的 真正考验是怎样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美术教育的趣味性教 育方法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一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从他们感兴 趣的事上做起。我们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针对不同的情况用各 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美术教育,它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年龄阶 段的美育。因此,开展趣味性美术教育是美术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作者:朱静 第6篇:大美育下美术课堂的环保意识培养 在大美育时代,核心素养美育下,美术的育人功能越发体现。而我们 的美术课堂的浪费是司空见惯,画几笔一不乐意就撕了,油性筆乱涂乱画一通, 一不流畅又一扔,色彩也是用完一支单色又一盒换新的了!在广州珠三角和经济 较发达的地区,家长也不会很在乎,只要学生一有要求,几十元到上百元的美术 用品从不放眼里,认为是学习需要也就有求必应。2016年参加了全国核心素养美 育下美术名师交流活动,其中台湾的老师都非常注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小朋友,刚 用过的油画棒第一时间用纸巾擦干净摆回原位再取另一个色,用完又是重复擦拭 和摆放,在剪纸课中地上不容有半点纸屑,剪小的纸又要保管好,备着别的地方 用,一直强调资源的珍贵。这点给我们与会的老师印象特别深,同时也让我们一 线美术教师不得不对美术课浪费现象进行冷思考。生活较富裕只是客观原因之一, 但并不是主因,只是在经济发达地方出现浪费现象更严重而已。其成因主要是师 生和家长的观念意识问题,同时也是美术课中教师没有重视环保教育和没有要求 细致的指引而导致的。

正基于此,在剖析了这些现象的成因后,我们采用了一系列化的制度 式策略,构建出在小学段美术课堂中的绿色教学模式,在建模和践模中取得了良 好的教育效果。

模式,是事物的样本,是事件的程序,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1131" 小学美术绿色教学模式指的是一个绿色美术主题教育活动、一个绿色美术协定、 在四个美术领域中的绿色美术实施和一个绿色美术评价。

1.一个绿色美术主题教育活动 改变,是从观念意识上开始的,因此我们首先制作美术环保专题视频 《绿色美术良好习惯的养成》,利用班会课,家长大讲堂和学校微信平台,组织 全校师生和家长学习,使他们牢固树立环保意识,了解美术绿色教学模式,对在 美术课中实行绿色教学达成共识,并主动参与绿色美术教学模式的践行。

2.一个绿色协议书 制定《"珍惜资源,爱惜画具画材"绿色美术协议书》,此协议书主要是自愿加入课堂绿色环保计划,践行绿色美术教学模式,在美术学习中珍惜一切 美术用具,合理科学地使画具,珍惜和节约画材,同时选出每班的监督员和互查 组。活动采用无纸化表格,利用学校的互动反馈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签定协议, 本身就是一个无纸化的环保行动。这也是一个宣言,是行动的开始,并把签定结 果通过学校的微信发平台发给每一个家长,让家长也成为监督人与实施者。

3.在四个美术领域的具体 3.1在"欣赏·表述"领域中,主要通过欣赏和环保教育有关的美术作品, 如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小台灯》、《坚苦岁月》中小红军当年坚苦的环境与现 在对比等等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树立节约和绿色环保思想,同时鼓励学生在欣 赏表述上多关注环保问题,并可指导学生结合现状谈一谈对环保意识的看法、想 法与做法。

3.2在"造型·表现"领域是二个浪费"重灾区"的一个,主要体现在画纸、 色彩工具上的使用上。因此我们制定制度化式的对应策略:
每学期的图画本在每页纸的背面为它编上页码,后加盖环保标识专用 章,每次的作业都检查,不得撕毁,要重画用新纸得要监督员或老师批准。

油性笔、色彩笔或马克笔等带帽的笔,用一次必定先盖好笔帽摆放回 好,再取第另一支,一是不容易挥发延长使作寿命二是养成良好的使作习惯,腊 笔和油画棒备一张纸巾,画完也是擦拭好放回原处再取另一支,这样就不会一画 起来东一支西一支,做到井然有序地使用色笔。对于水粉水彩的使用,一是按顺 排色,二是先预算用色量,宁少勿多,每次结束后都清洗干净画笔、调色盒,实 在仍有较多的的色加水,加盖保管好,方便下次使用。

铅笔与彩铅在使用中都会用到削笔工具,都会产生笔屑,这时我们要 求,每同学自制一个可折叠的环保小纸盒,在削笔时可把笔屑放入盒中,环保又 卫生。笔和彩铅过短时,可用废的原珠笔杆做成加长器,这样可尽量完整地用完 一支铅笔或彩铅。

3.3"设计·应用"领域同样是浪费"重灾区"之一,主要表现在用彩色折 纸、剪纸和橡皮泥上。不少同学一节课就可以用十多张彩纸,橡皮泥更是使用二 三次就报废了。

小学手工类主要有橡皮泥、纸工课程,橡皮泥一定要要保管好,不要混色、不要长期干露在外,也可以合作使用。纸要求能反复使用的反复使用。剪 纸首先要看在剪的形状,不要从中间剪起,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使用纸张,做一个 小纸盒,习惯每一次剪完先先收拾好,小的纸也要保存好,反复利用。鼓励学生 多用多利用些废旧纸张等环保材质。

3.4"综合·探索"领域,是一个多元的整合,同也是利于绿色美术环保 教育的学习领域。在强调绿色美术的画具画材使用上,在这可开展多式多样的环 保主题美术创作活动。如开展《小纸屑的新命》拼贴画展、《爱地球爱江河》绘 本等美术综合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从中接受环保教育。

3.5一个绿色评价,在各实施阶段中,监督和督促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期中或期末我们都会制定绿色美术教学的评价表,让学们自评、互评,最后由 监督小组给出评价,从而促进学生自觉践行绿色环保协议,并转化成为一种自觉 行为。

通过绿色美术教学模式的建模与践模,我们发现,只要坚持实施,学 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很快,在美术教学上绿色意识不断增强,并慢慢形成一种良好 的美术环保意识习惯。这体现了大美育时代下,美育育人的宗旨。这也是对未成 年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举措,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和学科特点相结合的举措, 是可行和有效的模式。

作者:杨元侃 第7篇:小学美术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多媒体化、网络化极大地 开拓了课堂教学的新形式,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已势在必行,成为基础教 育腾飞的必由之路。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它是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 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 势,"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课程的整合"已成为国家 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之一。那么,怎样才能使信息 技术与美术学科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本文试通过当前的探索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课 程整合的含义、基本要求和教学方法。

1.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像进行采集处理、 存储、传输的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 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 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 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 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课程 的学习活动中有机地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它强调在利 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 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 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 技能的认知工具。课程整合具有如下基本要求:
2.1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 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 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顺手、自 然。

2.2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 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到美术基本知识上,而要达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 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 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 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2.3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 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实现相同的目标。这 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而高科技社会化的生产,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团队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 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 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 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3.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的方法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美术学科教学越来越呈现出美术课内容 的丰富与教学课时的稀少,教学形式的多彩与教学方法的单调等种种矛盾,需要 我们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使美术教学真正达到短时高效,丰富多彩。因此, 我们必须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 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3.2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信 息技术既可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也可以实施协作式学习策 略,为学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在 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们通过在信息技术课上所学到 的知识创建自己的网页,又利用美术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色彩搭配、图案设计与 动画组合等知识来装饰、丰富网页。又通过欣赏、评比和总结等方法教育学生在 分析中学会思考、在比较中学会发现、在协作中增长知识。这既有利于学生对问 题的理解,知识的掌握应用,又利于培养学生的互助品格。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