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改革 > 从课堂的可变性说开去 说开去

从课堂的可变性说开去 说开去

来源:改革 时间:2019-10-31 08:07:42 点击:

从课堂的可变性说开去

从课堂的可变性说开去第一论文网DyLW.NET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推进、共同完成的,它不可能百分 之百地按照教师预定的轨道前进,有意或无意、重要或不重 要的新事物、新情况、新思维和新方法必然会在课堂中出现。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因可变而产生越来越多的生 成性课堂资源,这些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被越来越多的教 师所关注。生成和预设相对而言,是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 高度概括。那么,教师该如何关注课堂的可变性,更好地开 发利用生成性的课堂资源,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一、动态预设,课堂“可变”的前提 好的课堂是灵动的,是富有机智和充满变数的,结论是 在探索过程中由思维碰撞生成的。没有精心的预设作前提, 生成可能会偏离三维教学目标,又如何谈生成性课堂资源 呢?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有不断深入钻研文本, 体察学情,反复思考,大胆创新,才能有课堂上不断生成的 教学资源。同时,教师要具有开发意识,有足够的包容度和 自由度,要把握课堂中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 促进动态的生成。

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教学设 计时,预设了以下一些弹性环节。

1.超市购物任我选 学校要组织秋游,请学生到超市为自己选购一些秋游的 食品。(出示多种食品名称及价格)学生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食品,并填写午餐搭配表,算 出价格。

2.秋游午餐PK台 (1)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午餐搭配表,并说明这样搭配 的理由。

学生在发表个人见解时,教师客观地加以引导,让学生 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更加开放。

(2)大家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如何搭配得更好? 从上述预设中可以看出,整个教学设计呈现动态、开放、 立体、多元的特点,每一个环节都是有弹性的,都可能会产 生意想不到的思维,都可能会有学生个性的展示。这样的动 态预设便架起了课堂生成的桥梁,使学生在自由生成的海洋 中畅游。

二、敏锐捕捉,课堂“可变”的条件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 师在课堂上要发挥“信息重组者”和“学生指导者”的作用, 充当活动信息向教学资源转化的“催化剂”。因此,教师针 对意想不到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教学机制,敏锐捕捉,善于生 成。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爱护小动物”一课的片段。

师:“今天很多同学从家里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小宠物, 谁愿意给大家看看自己的小宠物呢?”一个学生拎着一个封 口塑料袋走上讲台,向同学们介绍他最喜欢的三条金鱼。这时,坐在下面的一位学生小声嘀咕:“三条金鱼挤在一个袋 子里,又不透气,很容易闷死。”教师听到这个议论,立刻 说:“对呀,小金鱼平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玩,今天××同 学为了让大家看一看,把它们装进了袋子里,确实挺闷的, 同学们想想办法啊?”学生纷纷讨论,并有学生举手说:“老 师,我今天也带了金鱼,不过我是放在鱼缸里面的,我的鱼 缸挺大的,我可以让他的小金鱼暂时住在我的鱼缸里,放学 后先送它们回家。”其他学生听后,纷纷拍手叫好。师:
“××同学,你愿意吗?”得到学生同意后,教师将金鱼倒 入鱼缸,并说道:“爱护小动物,就要给它适合的生长环境。

今天,我看出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有爱心,而且能互相帮助, 值得表扬。”由此可见,教师抓住了学生课堂的一句议论, 调整教学进程,因势利导,学生的思维火花瞬间点燃。学生 的思想状态得到充分关注,形成了课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三、尊重个性,课堂“可变”的本意 学生是有个性的主体,他们受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知 识水平的影响,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价值取向。因此, 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 氛围,为学生的个性张扬搭建平台。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 允许学生提出与教材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挑战权威,鼓励 学生畅所欲言,只有在批驳、质疑、探索中,课堂才会不断 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例如,我在教学“同学之间”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 小插曲:“如果班级中,有人起绰号,你会去劝阻吗?”大 部分学生举手表示会劝阻。有的学生说:“起绰号是对同学 的不尊重。”有的学生说:“起绰号会影响同学之间的感情。” 对此,我一一给予肯定,但发现也有个别学生始终不发表意 见。于是,我指名提问:“××同学,你有什么想法吗?” 这位学生犹豫地站起来说:“老师,我曾给同学起过绰号, 我们班的××同学跑步可快啦,于是我常常叫他‘兔子’, 我这是佩服他的意思。”我听了他的解释后,并说:“首先, 老师要表扬你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次,老师要 肯定你的说法,有时候有的绰号是带有钦佩、友好之意,所 以也要因人而异,千万不要带有侮辱、嘲笑、奚落别人的语 言,同学们明白了吗?”……由上述教学可以看出,只有尊 重学生,才能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同时,教师要鼓励 学生说真话,千万不能让品德课堂成为敷衍的课堂,即使学 生有错误的观点也要表达出来,教师才能够及时了解,并进 行有效的引导。

四、适时体验,课堂“可变”的补充 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自主 建构,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 互作用来实现,学生参与活动,并且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进 行反思,生成了新的品德意识。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 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体验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在生成中发展。

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合作”一课时,我安排了以下的 体验活动。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模拟游戏,假如我们都 是矿井工人,井下塌方了,要赶紧离开矿井,我们每组桌上 的小瓶就是矿井,每个同学手中的小球就是自己,老师发出 口令后,小组同学赶紧逃生。(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进行 游戏) 师:获得第一名的小组站起来,现场采访一下,为什么 你们小组成员这么快就全部脱离险境了? 组长:我们排好了顺序,按顺序一个个出来的。

师:谁是最后一个?(生答略) 师:你为什么愿意在最后一个出来,不怕危险吗? 生:如果大家都抢第一个,都不愿意做最后一个,可能 大家都出不来了。

师:你说得真好,老师佩服你的勇气和大度! 师:最后一组发生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大家都没出来? 组长:因为大家都抢着先出,结果绳子缠在一起了,所 以一个都没出来。

师:××同学的回答,对你们有什么启示吗? …… 在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感悟,这样的感悟 在潜移默化中就会生成新的道德认识和价值观念,这样的生成会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 意外通道和美丽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 有激情的行程。”由于课堂中的生成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都调动起来,所以教师应充分把握和利用课堂中因“可变” 而产生的生成性资源,让课堂呈现出别样的灵动和跌宕的精 彩。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