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师生关系 互动 游戏 现代幼儿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探 究意识。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幼儿为客体的消 极模式。虽然我们认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应该是主体之 间的交往,但由于在实际的交往活动中事实上的不平等,幼 儿与教师并不能成为平等的主体。
近年来,我们一直尝试以游戏为切入点开展师生关系互 动模式与策略的实践与研究。通过在游戏中建立平等、和谐 的师生关系,产生互动模式,使幼儿健康发育、快乐学习、 充分游戏。
一、新型师生关系对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影响 1.平等型关系:
在幼儿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要把幼儿看 成是具有自觉的主观意识和独立人格的主体。在游戏中要求 教师在于幼儿交往时,要把自己与幼儿摆在一个平等的位置 上,尊重幼儿、依靠幼儿,充分发挥幼儿自主自治的作用。
首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如:选择内容、创设环境、制定规划、角色选择等方面不是教师对幼儿的单 项制约,而是出自幼儿意愿的行为;
其次,可采用集体讨论 方式鼓励幼儿对游戏环节提看法、提要求,倡导民主气氛、 培养平等观念。再次,鼓励幼儿? 在游戏中大胆向老师 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意见和建议做出积极的反应,并对此行 为给予鼓励和肯定,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形成坦诚、宽容的 师生关系。
2.支持型关系 在游戏中,教师要引导、支持、鼓励幼儿在活动中,逐 步发展,由幼稚走向成熟。在具体做法上,首先要根据不同 年龄段及幼儿自身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制定 每个孩子的发展目标。其次,在游戏活动中以寻求幼儿的点 滴长处为突破口,鼓励每一位幼儿发挥自己长处,让幼儿感 受教师对他们的期待,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增进师生关系。
3.情感型关系 师生间的亲疏程度如同幼儿与父母间情感关系的帆板, 如果幼儿意识到教师能够密切关注他,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 那么幼儿便会对教师产生犹如对父母依恋般的情感,良好的 情感,恰似师生交往的润滑剂。因此教师要善于向幼儿表露 自己的喜怒哀乐,将自己的情绪体验充分地表露在幼儿面前, 已达到交流的目的,教师也要克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以免影 响师生间正常的交流。同时,教师要多观察了解幼儿的情绪 反应,真诚低于幼儿坦露心迹,师生相互传达感受,从而进一步强化彼此的情感联系。
二、幼儿园游戏中的互动模式 师幼互动是发生在幼儿园内部的,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 中的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和 过程。游戏中师生 互动存在四种模式:
1.师幼互动:教师发起的互动行为,幼儿则按教师事先 设计好的活动进行,处于被动地位,属机械型互动。
2.幼师型互动: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寻求教师指导帮 助,属自发性互动,但离不开对教师的依赖。
3.幼儿与幼儿间互动:由教师或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 彼此协作的体现,但也离不开对教师的依赖。
4.幼儿于环境、材料互动:由教师、幼儿发起的互动行 为,由幼儿自主决定的方式方法,并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 改变活动的方向或方式方法,但易受活动材料的影响。
由此可见,师生间互动过程并非教师“为所欲为”的过 程,更不是幼儿“为所欲为”的过程,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影响师幼间互动的因素有:A、教师过多占主导地位, 干涉、限制幼儿的活动与自由,使 幼儿处于被动的互动状态。B、对幼儿个体分析不够。
教师往往将目光关注在开朗、外向、行为积极的幼儿身上, 而对较内向、不爱表现的“灰色儿童“关注、反馈比较少, 导致个别儿童常处在消极状态。C、教师不参与幼儿游戏活 动,只单纯做到“发号施令”。D、受幼儿生活经验影响,游戏间活动内容狭窄,影响互动频率。E、材料投入不足、 环境创设不当,影响互动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与幼儿、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幼 儿与材料间的互动是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相互调整的过程。
我们只有消除不良因素,一积极状态进入游戏活动,才能使 师生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产生互动,达到孩子的工作就是游 戏的教育目的。
三、游戏中产生互动模式的策略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及互动模式,是一个很艰难的实 践过程。要培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良好的互动模式,必 须注重以下几个策略:
1.情感性策略:
游戏中师生关系,多以情感交流为基础和动力。柔和的 语言和亲切的抚摸,都会对幼儿产生巨大的鼓励和影响。幼 儿在游戏活动中充满着多彩的情绪,以愉悦和舒畅的情绪进 行活动,有利于游戏效果的提高,这也是师生间互动的前提。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饱满的情绪、激励的语言,激发、 感染幼儿投入活动。对“情绪化”的儿童应以平津、理解、 信任、真诚的态度去引导他们,强化彼此间的情感联系,产 生互动。教师应切忌:忽冷忽热、喜怒无常。
2.调整型策略 师幼间的互动,并不意味着教师与幼儿处于完全平等的 地位。一般来说,师幼间互动过程的主导者仍是教师,但幼儿在师幼互动过程中并非完全被动。师幼互动的过程不是自 始至终不变的,而是教师与幼儿之间不断碰撞、调整的动态 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师幼互动过程总是大幅度的变来变去。
教师始终是游戏中的促进者、鼓励者、支持者,也是幼儿真 诚的、可信赖的朋友、伙伴。在许多情况下,师幼互动中的 “变”是微调的,教师与幼儿的改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 师可把自己看作是孩子们的伙伴以自己的儿童心、儿童情, 与幼儿相随相伴。因此在游戏活动中较适应随时转换自己的 角色,使师幼间建立平等的关系,产生互动。同样,结合具 体情境,幼儿也会不断调整自己在游戏中的位置,抛开“约 束”把教师看作朋友、伙伴、听众,共同游戏。
3.主动性与创造性策略 运用主动性、创造性策略,可促使幼儿在游戏中敢想、 敢说、敢做,形成独特的、新颖的行为。首先,教师要具有 创新的教育观念,自觉的改革传统教育中束缚幼儿创造力发 展的做法,营造宽松、平等、自由的游戏环境。其次,以商 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 导幼儿活动,使幼儿的思维 处于轻松、活跃的状态,从而提高他们探索、创新的可能性。
最后,放手让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支持幼儿求异、探索, 能接受幼儿的失败,并帮助幼儿积极主动战胜困难。
4.个体性策略 在游戏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不单纯把幼 儿看作具有自觉的主观意识的主体,而要把他们作为人格的主体看待。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深入分析幼儿间的个体差 异。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个幼儿都由他独特的表 现:有的语言表达不好,但手工相当精巧,有的绘画水平差, 但身体活动能力强等等。不难发现每个幼儿都是美丽的,都 是可以培养的。因此,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应有目的、有意 识地引导各类幼儿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展示各自的才能。
以上是我在多年的幼儿园游戏中总结出的一些教育对 策与方法。但是,远不能满足于对互动模式的进一步要求。
相信,通过我们进一步细致地观察、全面的了解,定能有效 地促进幼儿园的全面发展。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