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改革 > 【天人合一思想视阈中的大学生个性教育】 天人合一是谁的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视阈中的大学生个性教育】 天人合一是谁的思想

来源:改革 时间:2019-10-19 08:05:27 点击:

天人合一思想视阈中的大学生个性教育

天人合一思想视阈中的大学生个性教育 内容摘要:“天人合一”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对中 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个性的形成来讲, 也成存在一定的文化缺位。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大学文化个 性化的结果,构建个性化的大学文化体系对传承优秀传统文 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健词:“天人合一” 大学生 个性教育 文化缺位 个性是人独特性的外在表现,是人实现自我的前提与基 础。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化主导着人的观念与行 为,也营造了中国式个性与个性教育的独有风景,使得我们 形成了区别于西方哲学与文化的个性教育维度,着重强调人 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个人要 服从自然,个体服从集体”、“自然与人类合而为一”等等 观念,使得个性和个性教育缺乏滋润的土壤,虽有渐露头角, 却因得不到突出、重视和培育,气候不适而未能及时成长。

一.个性及个性教育内涵 个性来源于拉丁语,最初指演员的面具,后演绎为具有 特殊性质的人。从哲学范畴看,个性与共性相对,是A事物 区别于B事物的特性哲学意义上的个性与共性相对;
社会学意义上的个性通常用于形容个体的行为处事与约定俗成的 社会规范不一致,有标新立异的含义;
心理学上的个性是指 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 和[1]。本研究选择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大学生的个性和大学 文化对其发展的影响。

我国教育学者一般认为,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 特性、主体性和社会性。其中,个性的相对稳定性,说明了 个性具有可塑性,这就为个性教育提供了可能。个性体现了 人的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生物因素只给个性发展提供了 可能,社会因素才使得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而个性作为 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系统,是由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2]。

个性的合理存在决定了人的多样性存在和内涵的丰富性,以 及人类社会的异样多彩和变化,发挥人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 创造性和主体性作用。缺乏个性,缺乏个性“正能量”,不 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身个性的人难以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 我作用和潜力,容易迷失在茫茫人流之中。个性的健全也就 是人格的健全,是一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 综合表现,是综合素养的外在表现。

个性的形成有先天的气质因素,也有后天的环境因素。

健全个性的养成需要良好的生活、学习和社会环境,需要从 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这其中家庭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了,家庭是一个人受到启蒙的地方,如果家庭出了问 题,在学校就可能比较麻烦,甚至会成为“问题”学生,走 向社会问题就会更突出,就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前程甚至 对生命的抉择。相对家庭教育来说,学校教育就是一个人走 向社会前的最后一个关卡,是让学生更加完善的最后一个教 育环节,学校教育可以刻意营造理想的教育环境,社会则是 让学生在实践、教训和考验中成长,少了些刻意,少了些试 错的机会。

个性教育是指着眼于个体独特的内在潜能和特质的唤 醒和发展,在尊重个人个性的基础上,提高自主性、主体性 和创造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素质。社会适应和社会 对人发展的要求,需要发展个性,凸显鲜明的个性,这样才 能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得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 奉献社会发展。个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才培 养的客观依据[3]。因此,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对个人的期许 使得个性教育成为可能。

二.个性教育的传统文化底色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思想核心 与精神实质。它最早由庄子阐述,汉代儒学思想家董仲舒将 其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它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辩证统一关系, 体现了中华民族全面性、自新性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模 式。“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经深深渗透在我们的思想意识和 价值选择里面,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就是一种人学 思想,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提出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等。相比于西方文化中人要征服自然,它则表现 了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对把天与人割 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这成为了 中西文化基本差异的重要体现,也成为影响中西文化中人格 形成的基本因素。

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文化的民族性以及民 族文化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华民 族特色的文化观念,产生了与西方国家不同文化底色的传统 社会。西方国家是由个人结合的社会,其基础在于人的个性 的发展与发挥,而中国则是由族群结合的社会,其基础在于 “明君、贤臣、慈父、孝子”。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群己统 一”,要求“见利思义”(《论语·宪问》、“至人无己” (《庄子·逍遥游》和“仁以为己任”(《论语·泰伯》), 把“小我”融入“大我”,个人融入群体,把“无我”作为 最高的道德、最高的美,把“我”湮没在群体和“宇宙”当 中,使得个人和个性凸显的土壤变得贫瘠。而西方国家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追问“我”,古希腊神庙的大门口就写着“要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也用“我自知无知”来审问和考察 自己,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也体现了主体和客体的分开, 用科学去征服客体(自然)。

虽然中国儒家传统哲学和文化也有辩证统一的群己观, 也强调个人价值,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价值,“人人有贵 于己者,弗思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修身以敬”、 “修身以安人”、“修身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强 调“一日克己复礼,天下以归仁”(《礼记·曲礼》),也 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个性教育要求,但是对个人 的要求和思考大多局限在提升个人素质,做到“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到“至仁至圣”的境界,更好地融 入群体,服务于群体,这符合中国的主导价值观念,但对于 如何健全个性,发挥个性的作用阐述的较少。过度地追求群 体精神对于社会个体的欲求必然带来了限制。封建社会对个 性的压制是统治阶级维护阶级利益,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 段,由此带来我国社会长期处于一种强调群体利益,压抑个 性权利的局面,抑制了人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 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不断的理论创新 和实践深化,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和合理区别,促进了个性和个性教育的发展,开启和促进了我国社会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人的个性,发展个性教育,形成新的个 性和个性教育理念和良好氛围。

三.个性化的大学文化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文化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行为规范[4]。

由此,不同群体、不同机构的文化必将是各异的,体现着其 鲜明的个性,尤其是科学的文化、先进的文化,大学尤为如 此。

大学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 与创新的功能,是文化创新和传承的重要场所,文化是其最 鲜明的个性特质。大学文化是伴随着一所大学而生,在其发 展过程中不断沉淀、丰富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它内涵了一所 大学的灵魂和精髓,体现着一所大学外在形象,决定一所大 学的内生动力。大学文化是大学成员共同构建和认同的,与 社会文化既相联系有相对独立的亚文化,是围绕大学教育建 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 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的集合体。[5]无论大学文化的质量和 生命力如何,它一旦形成都是个性化的,且是从大学成立之 时起历史地积淀下来的。可以简单的理解,大学文化的个性 就是一所大学存在和运转方式的固定特性。大学文化个性的表现形式分别为思想、制度、习俗和集 体无意识,这四种表现形式既是同时存在的,又是依次发展 的[6]。从一所大学的主导思想和理念的生成,到以制度的 形式固定,到制度约束引导下的约定俗成,再到集体无意识 的践行,完成这一个从自觉到自在转化的周期,方可说这所 大学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个性。

大学文化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功能或者作用不言自明, 随着对大学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教育形势的发展,赋予 大学文化(体系)的功能也愈加丰富。“只有通过研究,才 能认识和把握大学文化的先导性、神圣性、学术性、批判性 和传承性特征,才能认识和利用大学文化的认识功能、导向 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娱乐功能、育人功能和辐射功 能,进而形成良好的校园政治环境、学术环境、人文环境和 生态环境。”[7]认识了大学文化的主要功能,就要进一步 明确大学文化体系的内涵和结构,清晰认识相互之间的关系。

大学文化体系,可以分为意识形态文化、知识文化、行为文 化和物质文化等四个文化形态和结构,包含“制度文化、学 术文化、环境文化、青年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媒体 文化、网络文化、标示文化”等九方面内容[8]。大学文化 体系主导着大学功能的发挥,并以其丰富内蕴涵盖了育人工 作的方方面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开展好育人工作和个性教育,就需要发挥好大学文化体系的功能和作用,营造 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

四.结语 个性在文化的丰腴土壤中养成,良好个性的发展承载着 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构建个性化大学文化体系,需要汲取 深厚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不断推陈出新,丰富大学生个性 发展的内涵与载体,切实提高大学生个性教育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付广鑫,浅谈个性教育及个性教育未来发展趋势[J]. 华章,2009(10):81-82. [2]孔克勤.个性教育心理学[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6.124. [3]孙建明,论个性教育的支持系统[J].湖州师范学院 学报.2004,26(6):11.112 [4]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89.[5][7]王秀成,创新大学文化体系,发展先进文化范式 [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70-71. [6]王文燕,论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J].江苏高教.2010 (4):13-16. [8]刘新生,大学文化建设(下)[M],泰安:泰山出版 社,2010.2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医学院校 大学文化体系干预大学生个性教育的路径研究——基于耗 散结构理论”(项目编号:2011GG007)的阶段性成果。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