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难点】 2.运用抓重点词并想象画面的方法,在对重点语段的 品读中感受“花的勇气”。
以上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立,是基于学情调查的,同 时又综合了本课的文本特点与选文的特点(略读课文)及学 段特点。我把引导学生“学习借助课文情感线说清课文主要 内容”和“抓重点词想象画面,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作为主要知识技能训练点;
把引导学生“感悟到花的勇气在 于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在内心深处感悟‘勇气’的力量”作 为情感渗透点;
把“抓重点词对两幅画面(草下藏花、花绽 原野)的想象、品读、理解、拓展”作为语言训练点;
把“激 发阅读兴趣,从一篇走向多篇、整本书”作为语言学习的发 散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交流一年四季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
(教师出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严冬,屋檐下 挂着一根根长长的冰凌”,并描述冰凌给自己孩童时期带来的无限乐趣,引发学生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 一、揭题导入,明确目标 1.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冯骥才的文章《维 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中的其中一个画面:四月的维也纳。
(板书课题:花的勇气) 2.阅读“提示语”,引导提炼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读, 了解事件;
想,心理变化;
说,交流感受。) 【点评:从原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切入,给学 生一个整体阅读的观念。关注提示语,快速把握学习目标, 体现略读课文“运用方法,自读为主”的特点。】 二、概括内容。锁定画面 (一)基于预习,尝试概括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抓住线索,概括内容 1.抓住写作线索,有利于说清事件。
这篇文章中的什么线索一直贯穿全文?浏览全文,明晰 线索。(板书:心理变化) 3.交流助学单。(根据学生回答板贴词卡:失望、吃 惊、遗憾、惊奇、怦然一震。同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三幅画 面:寂寞草地、草下藏花、花绽原野;
在文中用横线画出三 个句段。) 4.引导学生借助板书概括主要内容。
5.摆图,直观感受心情变化。(三)浏览全文,锁定重点 三、品读画面,交流感受 (一)学习画面“草下藏花”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 白的、黄的、紫的;
纯洁、娇小、鲜亮;
这么多、这么密、 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 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 1.静静地读,脑中只有这一段话、这个场面,读着读 着,涌上心头的是一种什么感觉?把自己的第一感觉用一个 词语记录在这段话旁。
(引导交流:新奇惊喜惊叹……)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处交流:你关注了 哪些词?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从三个方面写,表现小花的美。(颜色美、形态美、 数量多) (3)小结:抓住重点词想象画面能让我们进一步读懂文 章。
4.体会表达特点。
(1)(出示句子对比)可以这样写吗?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 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 这么辽阔!…… ①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用分号?(体会分类清楚:从颜色、形态、数量范围三方面写。) ②指导朗读停顿。
(2)(出示句子对比)还是这些词,还是这些标点,我这 样来写,行吗?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 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白的、黄的、紫的;
纯洁、娇 小、鲜亮!…… (联系句首“我拨开草一看”,体会观察的顺序:距离 由近及远,范围由小及大。) (二)学习画面“花绽原野” 1.自学,完成助学单第二题。
二:我能用横线画出这段话中给我感受最深的词语。读 着这个词,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画面,我要把这幅画面描述 给同学听。
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 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 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 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2.班级交流。
预设1:聚焦“改天换地” 这片“花的原野”把天地都改换了吗?(引导学生联系 上文加深体会:寂寞草地、草下藏花、冷风冷雨与“花的原 野”形成的鲜明对比。)预设2:聚焦“傲然挺立” (1)在我们的生活中,谁可以拥有这样的词?用来写小 花,合适吗? (2)欣赏画面(小花盛开的“快镜头”)——朗读语段, 表现“惊奇”。
【点评:这个板块的整体设计体现了“教略学丰”。“草 下藏花”画面的学习体现了教师有重点的指导,引导从句子 内容逐步深入语言细部:分类清楚,描述有顺序,并学会理 解句子的方法(抓住重点词想象画面)。学习“花绽原野” 的画面充分放手,让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深化感受,教师 适时引导学生聚焦疑惑处点拨,突破难点。】 四、总结回顾,深化勇气 1.引发讨论:小花要从草地里冒出来,需要战胜什么? 2.说话练习。
当一个生病拄着拐杖的老人看到它们时,他会想 _____________;
当一个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看到它们时, 他会想________;
当在大地震中失去家园的人们看到它们时, 他们会想_____________。
生: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连着绿色,见不到能 让人眼前亮起来的明媚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师:当他蹲下身子,拨开草一看,顿时吃惊不小—— 生: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
纯洁、娇小、鲜亮;
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 刷地冒出来…… 师:就在那个冷风伴着凉雨,“我”就要带着遗憾离开 维也纳之时,“我”竟然看到—— 生: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 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 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生: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 ——勇气! 五、激发兴趣,拓展阅读 “在这个用音乐来召唤和描述春天的城市里,春天来得 特别充分、特别细致、特别蓬勃,甚至特别震撼。我先说五 月,再说三月,最后说四月,它们各有一次叫我的心灵感到 过震动,并留下一个永远具有震撼力的画面。
本文定格的“小花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这个画面, 只是维也纳四月的画面,三月、五月的画面同样具有震撼力。
1.猜测阅读。
“它趁我熟睡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 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你说, 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更能如此震动人心?” ——五月的维也纳 这里的“它”可能是谁?(请学生发挥想象,大胆猜测, 存疑,不揭示答案。)“我无意中扭头一瞥,看见了一个无论多么富于想象力 的人也难以想象得出的画面……你说,还有哪个春天的画面, 比这更迷人、更诗意、更浪漫、更震撼?” ——三月的维也纳 这个“画面”可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学生发挥想 象大胆猜测,存疑,不揭示答案。) (下发《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每人一份。结课。) 【点评:这一板块的设计重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体 现阅读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单篇文章的阅读走向整篇、 整本书的阅读。】 【总评】 张老师有句名言:“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就有多精彩。
简约而灵动的语文课堂必能呈现与创造精彩!”这节课充分 体现了简约、灵动与和谐。
一、简约之美 基于语用,多维思考,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入手,可以对 “冗繁”的教学内容作“清洗”,这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一 种回归.是对学段学情的一种把握,也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充 分体现。教学方法上则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中心,以读悟为手 段。
二、灵动之美 何为灵动?灵活地教,教得灵气洒脱;
灵活地学,学得 轻盈自在。课尾的微视频引入想象说话和拓展阅读,拓展了学生想 象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入,而张老师用“想知道吗? ——我就不告诉你!”这样的语言不仅诱发了学生继续阅读 的兴趣,也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灵活多变,充满了张力,展现 出纵横捭闽的气象。
三、和谐之美 本课的和谐主要体现在“预设”与“生成”的和谐—— 张老师采用活动化的课件与板书就是尊重学生、应对生成的 最好诠释;
主导与主体的和谐、理性与激情的和谐——张老 师没有激情澎湃的语言、高昂的姿态,非常节制地运用了多 媒体,恰到好处。同时,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整合,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拓展阅读的兴趣。将语文与生活结合,这 就是和谐,最好的和谐。
这堂课真正达到了课堂教学“简约、灵动、和谐的有机 统一”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