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生活,而生活不全是德育。在生活化德育形成过程中 必须充分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相互交错的动 态生成关系。本文就生活化德育的动态生成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活化德育;
动态生成 一、生活化德育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腾飞,我国的居民收 入逐渐递增,而人们的幸福指数却在下降,出现了道德滑坡 现象,不良社会风气有滋生蔓延的趋势,急需从社会大环境、 人们的具体日常生活中重塑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树立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使道德回归生活,构建生活化德育。生活化 德育强调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尊重道德主体的主动性、积极 性和能动性,使受教育者能够重塑德育实践目的,把握道德 的内涵,运用道德生成规律的空间性与时间性,有意识地引 导道德主体分辨善恶,构建美好的生活愿景,培养完全社会 人的过程。
2.现实意义 生活与道德的统一性即生活的道德性和道德的生活性。
道德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们在长期的人与人、人 与社会。人与自然交互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向上的心理与精神需求,道德与生活相互统一。生活化德育是德育的根基, 生活化德育又是从生活到实践不断发展变化动态的过程。生 活化德育的目标是提升人类的道德水准,是人类生活全方位 的展开,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脱离了生活化, 德育成为无本之木,空洞乏味,倾向于教条化、知识化,不 利于个体道德的完善与发展。
二、生活化德育的生成过程解析 1.交互生成 道德的产生源于生活。道德作为一种更高于物质生活的 心理需求,离不开生活世界、实践世界和科学世界。人类作 为主宰世界的高等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本 身,解放了双手,开发了大脑,产生了语言,形成主客观思 维。马克思指出: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 范,源于人类物质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 各种需要,维系各种关系过程中有了高于生活的一种心理上 的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物质的生产是人与大自然的相互作 用中,通过劳动方式作用于劳动资料。它是以人的交往为前 提的,通过交往合作,解决了生活的需要,建立了高层次的 道德需要。交互性也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资料,商品的交换, 货币的度量及分配、消费。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阶级社会 的产生,还产生了教育、政治、军事、宗教等的需要。从阶 级地位的关系中,道德的需要受制于物质生活,受制于当时 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但离开交往,道德便无从谈起。2.实践生成 道德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生活是在现实生活、可 能生活和未来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人的生活由各种各样 的实践方式达到。自然界本身无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只有 人类通过智慧与双手来完成。实践是满足各种需要的原动力, 是实现现实需要,解决未来需要的唯一方式。马克思说:人 是生活世界的主体,人的实践是生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在实践的作用下,劳动变得有价值和实体意义,劳动也满足 了人类基本的发展与时代进步需要,实现了人类文明的一次 又一次飞跃。因此,生活与实践是相互交融的,没有实践性 就没有生活的起点,就不能产生道德需要。
3.内化生成 个体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内化,是主观能动地吸收与接 纳,从而实现道德自律阶段。由于传统社会强调集体利益、 集体观念,社会道德占主导地位,人们对这种道德的主体过 程、生成过程、实现方式理解不够,没有发挥个体道德的主 观能动性,致使道德出现教条化与脱离实践的现象。马克思 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 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这说明人类在生活、生 产创造人类世界的实践过程,人类的自身对各种道德知识本 身也有一个自我接受、体验、反思、感悟、觉悟、领会、维 系的过程。生成性是人的主观思维作用于生活世界,起到了 主体内化的作用,人类构建美好的生活需要,形成主观的意愿,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通过主观努力,沟通人与人关系, 构建人与社会的秩序,达到构建精神生活需要。这个阶段是 个体德性生成与德育引领与超越的过程,过一种真善美的现 实生活,有意义的生活,提高了自身对道德的认同与接纳, 巩固了道德的地位,学会运用道德去评价善恶,去了解现实 生活中的人的行为准则与社会道德规范。
4.超越生成 道德的发展受社会物质生活与人类交往关系制约,受生 产力发展水平与阶级地位的限制,但人是社会交往的主体, 其主观能动性,自身创造性,对未来生活的理想与追求是有 超越现实特点。正是因为人性的超越性才构成了不断发展完 善的道德图景,生成了共同维系的道德准则。人类不满足于 现状的道德追求是产生美好生活的动因,超越性产生了某种 品质,习惯的养成,推动了人类社会对美好道德追求的实现。
三、生活化德育生成的目标 1.现实生活目标 德育是生活,但生活不一定都是德育。生活化德育生成 的目标是一种具有自觉的有目标、有目的的教育。德育面向 生活,不是面向社会中的一切生活和生活中的一切,而是体 现主观的意愿努力,具有道德实践意义的现实生活,促进主 体人格的独立,对现实生活具有能动的需要,把握现实生活 的根基,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
2.可能生活目标道德的境界不在于眼前的利益,而是不顾利害,不屈于 物质需要和个人私欲的愿景与敬仰。它是以牺牲个人的感性 而显现的存在,志高行远。德育面向生活,不仅指个人日常 生活,还有理性的科学生活。人是感性生活与理性生活的统 一。实践生活是以生活为基础,融合感性与理性,使道德存 在于社会生活之中,融入、渗透于社会实践中,发展完善于 社会关系中,倡导真善美的可能生活目标。实施生活德育不 是取代别的德育方式,而是从更加主动性、主体、自觉性出 发,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发挥德育的示范与带动效应,传 递德育力量,更新德育内容,引导德育价值,关注生活质量。
3.理想生活目标 随着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德育价值的多元化,德育课程 从文本走向动态生成,生成德育生活体验与美好道德目标。
德育教育的开放性、动态性、内化性、超越性引领人们志存 高远。德育的现实性批判不道德生活,发挥人的道德生成与 道德良知作用,追求美好幸福的真善美生活。正是那些对美 好的意愿、善良的举动、崇高的信仰的追求,才形成了对美 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理想形态的德育生活目标终会实现。
人不满足于现实生活,才有了高瞻远瞩的目标,才有了探索 未知世界的勇气,寻找生命的意义。即使追求到了想要的幸 福与完美,也不是结果,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轨迹,只 有人类能够创造未来,创造可能生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生活。四、小结 生活与德育是统一的,它们是道德发展中的融通过程, 生活中有德育,德育超越生活,其关系是互促的、互适的、 互为的。在实现生活化德育过程中要重视主观人格的独立、 主观能动性确立、主观思维创造性发挥,又要摒弃传统德育 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 违背道德的本源,会使德育流于形式,失去实效性。生活化 德育是德育实践需要所要达到的境地,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 的目标,是培养健全人的过程。离开生活,德育无从谈起。
生活化德育是构建完美幸福生活的必由路径。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