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内容 工业工程是培养既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专业技 术人才的新兴边缘学科,社会急需的也是全面素质型复合型 人才,从最近几年工业工程就业形势来看,工业工程专业就 业去向已不局限于机械制造,而是大量从事于电子、信息、 通讯、服务、计算机等行业。特别是,人才市场的国际化竞 争,国外先进技术的冲击,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工 业工程人才培养计划要面向国际、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实 施联合培养方案,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国外先进技术,了解更 多的国外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高等教育国际 化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进行的教 育实践”[3]。不同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学科发展、专业特色、 办学层次和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开拓 联合培养人才的新路子。为了改革传统的工业工程教学模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新增工业工程专业正朝着国际 化方向发展。为建设好本专业,并与国际化接轨,技术经济 系围绕该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了科学合理、内容充实的工业 工程专业建设计划,并在此基础上,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教学,以拓宽人才培育渠道、培养高素质的复合 型人才,促进该校工业工程课程设置和专业特色的创新,使 其专业发展更具有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1.1研究背景 “面向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将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必须奉行的基本方针。我国与世界各国在 教育领域有着普遍的交流需求与广泛的合作前景。大学的交 流与合作是国与国之间开展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沟通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桥梁。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 与合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大胆吸收和借鉴各国教育发展 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引进各国优秀的文化成果,提高我国的 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4-7]。”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对外 交流合作的大好形势和迫切需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开始了 工业工程专业联合培养的教学探索。
1.2研究内容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创办之初,收集了60多 篇国内外文献资料,参考了国外一些大学工业工程设置,从 2009年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合作,成 立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中心,以学生自愿原则,每年从 工业工程专业中招收一定数量的学生进入中德联合培养本 科生项目。项目学生以工业工程专业为专业基础,以德语作 为第一外语,进行为期两年至少1000学时的德语强化学习, 同时学习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认可的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经选拔符合专业及德语条件者,将选派到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继续 二年的专业学习。顺利完成学业,通过中、德两个院校的毕 业设计(论文)答辩,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将分别授予该 校学士学位及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学士学位。简称“3+1” 项目。“3+1”项目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工业工程 联合培养教学模式的对接、联合培养实验建设的对接、联合 培养师资水平的提高。
(1)工业工程联合培养教学模式的对接通过广泛的国际 交流与合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大胆吸收和借鉴各国教育 发展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引进各国优秀的文化成果,有针对 性的提高工业工程专业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德国斯图 加特大学授课模式采用学分制和学时制相结合的教学制度。
每门课程根据课程的权重具有不用的学分(平均来讲,德方 1.5学分相当于杭电的1学分)。同时,德方教学实施学时制, 即1学分=30小时。每门课程学时时间分为三大块:理论、上 机授课时间,课前和课后准备时间,考试准备和考试时间。
要求每部分时间必须有严格的小时数,且三大块时间总和满 足总的的学时数(30*学分)。通过学习斯图加特大学工业 工程的教学与实施模式,明确对方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和优 势,从国际化合作培养角度出发,加强专业技术发展的国家 化水平,使该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朝着国际化方向发 展。
(2)工业工程联合培养实验的对接工业工程专业是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教学实验是专业知识的实践 环节。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工业工程实验室具有先进的实验设 备,丰富的实验教学经验,通过联合培养方案的实施,借鉴 了对方先进的实验教学经验,了解对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和 实验模式。通过交叉学习,完善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建设的水 平,以培养学生掌握该专业的实践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 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3)工业工程联合培养师资水平的提高工业工程联合培 养一方面旨在拓宽办学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另一方面旨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学 习与交流的机会。鼓励年轻教师进修二外英语,支持该专业 教师到对方院校进修交流、学习对方的专业教学模式、了解 其专业实验实践设置和模式。通过联合培养方案,借助教学 对接的平台,建立双方的科研项目对接。了解该领域的先进 技术,与对方工业工程研究所成立科研团队,提升该校工业 工程专业的科研力量。
(4)工业工程联合培养学生的对接工业工程联合培养实 现了中德两个学校的学生对接,杭电的学生通过申请、审批 和考核可以申请对方的学位,到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进行学习。
同时对方学校的学生通过申请到杭电学习。杭电的学生从大 一开始进行专业的分流,开设中德联合培养班,从入学伊始 组织开设德语教学。教学模式采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本科 生教学模式。大三即可根据学习成绩和综合成绩提出申请,通过两个学校的选拔即可到对方院校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学 生的对接。
(5)工业工程联合培养学历与学位的对接过去,高度的 异质性是欧洲高等教育的特点。各国的教育计划和教育机构 复杂东阳,质量参差不齐,评估手段和过程各不相同,极大 影响了学位的透明度和流动性。随着国际合作计划的实施, 世界各国家间的学生,教师等人员流动逐渐增多,但不同的 学位制度,教育体系妨碍了这种流动。此外,统一的欧洲劳 动力大市场也要求各国协调高等教育体制,建立共同的质量 保证标准,对学位,学历进行衡量,促进学生就业。为此, 建立共同的高等教育体制,实行统一的学分制度,实现学分、 学历和学位的相互承认,实现学生、教师的自由流动,充分 利用各国的教育资源,最终增强欧洲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大学之间国际交流使用学期制度、学分制度、学位制度、学 衔制度将趋于统一。学生可以再两国以上的有关院校流动, 承认所修学分,并可得到对方学校的学位证书。
1.3研究创新 该校工业工程联合培养专业的发展,大大促进该校教学 模式对外合作的发展前景。从专业研究领域角度,提升了该 校教师的素质,为教师提供了出国深造的机会。从学校发展 建设角度,为积极搭建全方位对外交流合作,寻求与更多国 家的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提供平台。
(1)工业工程专业建设教学实践平台的创新结合该校工业工程专业发展特点和现状,以实践平台为基础,为学生提 供更好的硬件设施条件。工业工程联合培养模式的创建,促 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聘请国外该领域专家授课,将对 方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机制引入到该校的教学模式上,一 方面提升了本专业师资力量的整体水平;
另一方面改变了授 课的风格和形式,在专业理论内容上有了更多的改革和拓展。
(2)工业工程专业建设合作领域的创新工业工程联合培 养方案拓宽了传统办学的领域,从传统的单一的校内合作扩 展到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国外工业工程专业技术性强,在技 术领域如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等组织管理中居于世界前沿。
很多工业工程和组织研究所是世界一流的应用研究机构,拥 有世界上先进的实验室和技术装置,在工艺管理、生产和人 事管理、研究开发管理、信息技术和人机工效学方面出于世 界领先地位。
(3)工业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创新工业工程是培养 既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新兴边缘学 科,社会急需的也是全面素质型复合型人才。通过联合培养, 学生加强语言、注重专业语言的学习,强化了德语语言能力 培养和专业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提供了综合基础理论知识、 应用科学技术、工程研发实践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具有良 好国际交流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 用型专业人才。
2研究可行性分析2.1需求可行性分析 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是各个高校所面临的挑战,更是 该校二级学院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表现。过去那种搞夸大宣 传的时代已经过去,已经从争相兴办的阶段过渡到稳定发展 的阶段。,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起来,优胜劣汰应该 是竞争的必然结果。该校管理学院的生存与发展,靠质量, 特色,环境和就业的时代已经来临,应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 需求,确定人才的培养规格层次,科学设置联合办学事项, 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并且以 教学质量,人才能力与素质作为学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这 样才能在激烈的二级学院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际联合办 学,引进先进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是社会的 需求,学院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对于这种需求,具有 一定的可行性。
(1)依托母体,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该校管 理学院拥有丰厚的软硬件教育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坚实 的文化底蕴,依靠母体的优势,可以保证教学的稳定运行。
通过齐抓共管,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因材施教。
(2)合作办学,引进教育资源。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加快, 单一的办学模式已经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式,专业设置, 教学计划,教育教学的氛围和管理理念等方面均需要有创新 和突破,才能保持与教育发展形势相一致,与社会经济发展 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2.2技术可行性分析 本文研究方法的特点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结合、 大规模问卷调研与典型实例研究互补、小概率事件和大量个 体预言研究相结合。主要研究方法:文献检索、理论提炼和 分析:拟对专业管理、专业创新等相关理论进行国内外文献 检索和分类,为本研究方案的设计和理论分析做好准备。专 家访谈法:将多次邀请学术界该领域专家和人士,开展小型 专家研讨会,针对方案、问卷设计、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评 价、预测和规划。典型案例研究:包括具体的案例分析,对 相关高校的工业工程联合培养对象的资料进行数据收集整 理和分析。
3结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的联合培养 开创了杭电学校的历史,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不仅提升 了学校的发展机会,而且加大了学校与国际接轨的空间,是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层次人才的必经之路。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