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的父母陷入了困惑和矛盾之中。在夫妻俩暝思苦想想 不出好的法子的情况下,决定使用“威吓”和“封堵”的拙 招。一天,正在A唱在兴头上时,A的父亲对A吼道:“住口! 不许你今后再唱这种难听的坏歌曲!你若再唱,就打烂你的 嘴巴,把你扔到街上去,让叫花子抱去!”这时,A的脸上 写满了委屈、疑惑和恐惧,怯怯地问:“爸爸、妈妈,你们 为什么不让我唱这些歌?为什么不让?为什么不让”“不许 唱就是不许唱,不要问为什么!”A的父母再次高声的吼道。
A给他父母吓懵了,木然地看着父母。此后的几天,A没有再 唱这歌谣,但是没过几天A又唱起来了。A的父母觉得只凭简 单的“威吓”和“封堵”不是好办法,那只能治标,不能治 本。必须另辟蹊径,想个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行。经过几天的 反复思考,A的父母觉得还是让A明白和理解那灰色歌谣的意 思,以让A感受和体会到这些歌谣内容的不健康、不好为突 破口和切入点,以此激起A厌恶这歌谣的思想意识,让A感觉 到唱这歌谣是不光彩的、是丢脸的事,最终实现A主动的拒 绝和厌恶这些灰色歌谣的目的。
于是A的父母利用双休日带A去公园游玩的机会,给A详 细、具体地解释了什么叫“黑社会”以及“炸药包”“导火 索”和“全没了”的意思。例如,A的父亲开始时是这样问A 的:“乖孩子,你知道你唱的歌中的‘黑社会’和‘炸药包’ ‘全没了’是什么意思吗?”A想了想,摇摇头。于是A的父亲就向A解释道:“黑社会,是指那些专门从事杀人、放火、 爆炸、抢劫、流氓等活动的人组成的团伙组织,他们这些人 为了钱或者其他的目的可以随便把活生生的人杀掉,用炸药 包或者炮弹把人家好好的房子炸得粉碎,把别人好好的一家 人全部炸死;
A的父亲看着A的脸,接着问道:“儿子,你说, ‘黑社会’的人好不好?你喜不喜欢加入黑社会?” 接着A的父母还结合A平时喜欢看的带有黑社会成员制 造恐怖和流血事件的片段和场面的动画片进行具体生动的 解释和描述。另外,A的父亲还给A解释了什么叫“炸药包” 及其炸药的作用与危害;
形象地描述了“全没了”的恐怖场 景。A听了父亲的这一番关于“‘黑社会’‘炸药包’和‘全 没了’的阐释和具体形象的描述,脸上露出了后悔和害怕的 神情,摇着小脑袋,用一种紧张和恐惧的声调回答到:“爸 爸,我不加入黑社会,我害怕黑社会!我也害怕炸药包。” 接着A的父亲又问到:“你还想唱‘读书苦,读书累,读书 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以及‘太阳天空照,花儿对 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这些歌 了吗?”A迅速接过话头:“爸爸,我以后不唱了! 唱这东西太丑了!”说来也真奏效,这事已经过去数年 了,A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唱过这些灰俗的歌谣。由上述故事 引发的思考: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来 不得半点的马虎和随便的,是无任何捷径可走的。谁若想通 过简单的途径把小孩教育好,那只能是白日做梦。因为父母的工作对象是人,而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是有着独特 的生活背景、独立的情感、独立的思维、独立的人格的活生 生的人。这就注定了家庭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A的 父母首次听见A哼唱灰色童谣时,感到惊讶和恐慌。首先采 用的是“威吓”和“封堵”的拙招。但最终并没有收到理想 的效果。这时,A的父母开始仔细分析其原因,努力寻找更 科学、更适合A的年龄特征的解决办法。当A的父母想到A还 处于幼儿期,由于经验、知识的缺乏,对世事和现实问题的 理解有限,有的问题和知识压根儿就丝毫不懂,一切都是懵 懵懂懂的。平时在他们身上表露出的问题,如A的行为,大 多是无心无意的,有的纯粹是感到好玩、好奇,模仿着其他 的孩子胡闹的。作为父母,对待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的问题, 若单纯地用“恐吓”和“堵压”的办法来解决显然是不科学 的,一定是无效的。“恐吓”和“堵压”弊大于利。它会使 孩子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最终影响孩子积极主动、勇于探 索的个性的养成,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为此, A的父母发现用“威吓”和“堵压”的办法无效时,就从不 同的角度和方向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从孩子的 年龄特征着手,以此为突破口,寻求科学有效的解决问题的 策略。由于孩子根本不懂这灰色童谣的意思,他哼唱灰色童 谣纯粹是鹦鹉学舌、模仿着其他孩子随口而出罢了。正是因 为这样,孩子才对此童谣津津乐道、成了口头禅。如果孩子 懂得了这灰色童谣的意思,相信孩子一定不会将其时刻挂在嘴上。于是,A的父母豁然开朗了,决定将这些灰色童谣一 字一句地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明白这些童谣的意思是什么, 使其对这些童谣产生厌恶感,让孩子明了哼唱这样的低级庸 俗的童谣是多么难听、多么丢丑的行为,最终达到孩子自觉 地抵制这些不健康的东西的目的。后来终于收到了理想的效 果。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家庭教育的方法不仅具有科学性, 同时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如,当A的父母发现用“威吓” 和“堵压”的办法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时,他们并没有气馁, 并没有丧失信心。而是不断地想办法,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问题的症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探寻解决问题的突 破口。通过不断的思考、尝试和观察,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A的父母终究分析得出了一条解决孩子问题的路子,且最终 达到了理想的目的。上述故事还告诉我们,家庭教育是一项 长期、复杂的工作。那些企图借助捷径在一夜之间就能将孩 子培养教育好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错误的。因为对孩子 的思想品德教育是要注意方法和策略的。而且这些方法和策 略又是没有现成公式可套的,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年龄特 征和生活成长背景。在他们的经验和生活世界里呈现出不同 的阶段和水平。
因此是没有一把万能钥匙可以去打开那些具有不同年 龄和经验的孩子的心灵之门的。我们唯有的办法就是根据教 育对象的年龄特征和生活成长背景去思考、酝酿、寻找具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那些企图通过捷径和套公 式来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的想法和做法,是荒唐可笑的,是 极其不现实的。另外,上述故事还使我们想到,少年儿童具 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天性。作为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这些 天性,要细心地呵护孩子的这些天性。当我们面对孩子的问 题时,既不能无动于衷,又不能大惊小怪、惊慌失措。应该 从科学的角度去全面、深刻地分析其对策,进行耐心的、持 之以恒的思想教育工作。这是惟一的出路,除此别无他法。
作为父母,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尊重了孩子的人格和天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发生在子女身上的各种问题。子女才 能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才能步入健康化的轨道。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