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过程的变革 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无限增长和随时更新的信息,传统 学习方式重视知识本身的学习,忽略知识产生过程,这已难 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会学”要比“学会”更为 重要,知识产生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方法远远比知识重要很 多,学会学习就等于拿到了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转变学习 方式就是从知识产生、推导的过程入手,让学生掌握知识产 生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方法,把在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 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教学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 (二)师生关系的变革 传统教学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因此建立在传 统教学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对知识拥有绝对权威为 显著特点,老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对老师是盲从,学生的学习就是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 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重在学生参与,变“以教为主”为“以 学论教”,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 的自由,教学重点要从重教向重学的方向转移,教师在教学 活动中起到教导、引导、指导和辅导的作用。这一切均打破 了传统的师生主从关系,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三)学习方法的变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多元互动,即充分利用各种与学 习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教学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与 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是转变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 习方式,从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向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转变, 促进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探究知识、自我建构知 识体系,从有限的知识的学习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转 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学习者记忆、思维、观察、 想象、动手、表达、创造等能力的发展。这些变革促使我国 基础教育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 史性转变,是对基础教育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过分强调 学科本位,过分强调接受学习,过分强调课程评价选拔功能, 过分强调课程集中管理的变革,[4]这对我国传统的教学 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是运用教学系统方法来分析 教学问题、确定教学需求、设计教学方案、试行教学方案、 评价试行结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的系统规划和决策过程。[5]11这个过程必将受到学校各方面变革的影响 而发生转变。传统的教学设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无法完成 这个转变,因此,了解传统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 的应对策略尤为重要。
二、传统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设计由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 价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传统教学设计存在着诸多问 题,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对传统 教学设计问题的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新课改的教学 要求。
(一)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最主要参与者之一。在传统教学中,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虽然已被广大教师所认 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把学生看成是一种接受教师灌 注知识的容器,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然是“满堂灌”、“注入 式”和“填鸭式”,这种学生观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的主动 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 得到彰显,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被动接受,掌握的知识都是围 绕考试展开的,造成课堂气氛压抑,厌学情绪浓郁。传统教 学还认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学生之 间更多的是共性的东西,“千人一面”是传统教学设计的另 一个主要特点,班级授课制就成为了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模式化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大规模培养现代工 业生产所需要的相同规格的人才,其显著特点是去个性化。
(二)教师自身定位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是由教师把由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专 家、学科专家来制定的课程付诸实施的过程,因此教师只是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教师只需“照 本宣科”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由于有国家统编的《教学大纲》、 《教学参考书》,教师教学只需严格按照教科书规定的内容、 顺序和进度进行,于是出现了“教师教书(教科书),学生背 书(教科书)”的局面。任何教师只要有超越教学大纲和教材 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大逆不道”。教师对应教什么、什么时 候教是没有发言权的。[6] (三)教学目标意识的问题 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教学目标对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也成了“摆设”。有些教师没有教学目标,在课堂 上高兴了就多讲,不高兴就不讲;好讲的地方就多讲,难讲 的地方就少讲;自己知道多的地方就夸夸其谈,随意发挥, 自己懂得少的地方就少讲甚至不讲。有的教师目标制定得不 全面,编制的教学目标只重视知识技能目标,忽略能力目标 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些教师目标制定不确切,编 制目标偏高或偏低,不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果造成 完不成教学任务或时间浪费。有些教师目标表述不具体,编 制目标笼统、抽象、模糊,缺少明确的指向性,很难在教学中落实。有的教师目标不能达成,在教案中恰当地表述了教 学目标,但在教学中不是紧扣目标进行教学,而是随意性太 大,课堂教学结束时才发现没有完成目标。
(四)教学策略选择的问题 传统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采用的是替代式教学策略:全 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其重点是教师如何 进行教学内容传递的策略的设计。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 更多地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教师组织、提炼教学内 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这种教学策略中,主要 是教师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学生智力投入少,信息处理的 深度不够,教师将教学安排得过于周密,学生的学习只能是 被动学习,因而学生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制约了学生学习能 力的发展。
(五)教学评价导向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评价大多为总结性评价,即以选拔和升学为 主要目的、以学生考试分数高低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在评价 功能上,重视对学生评价的鉴定、甄别、选拔等功能,而忽 视对学生评价的其他功能;在评价主体上,仅限于教师对于 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自我的评价,是一种 单向评价;在评价内容上,过于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 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方 面的发展则或多或少地受到忽略,只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业成 绩,而学生的判断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价则因为考试不考或者缺乏有效的 评价工具和方法相对忽视;在评价方式上,以选拔和升学为 主要目的,以学生考试分数高低为主要标准,即量化评价占 主要位置。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设计问题解决策略 (一)转变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对学生认识的转变。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进 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 重要的是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 意识,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教学设计,面 对“学生”要素,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基本特征、知识结 构、认知结构和学习风格的了解,教学设计要给学生全面丰 富的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 持续地发展;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 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 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科 学探究的过程,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 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3.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关于“和谐”,《辞源》中 解释为“协调”,《牛津当代大词典》定义为“调和”,胡 锦涛同志将和谐社会表述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 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师生关 系是指师生在友爱、尊重、诚信、平等的基础上共同成长。只有在一个充满真情与关爱、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和教 师一起成长,共同感悟生活,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学生和教 师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 性和自主性。”(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教基[2001]17号文件)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 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为学生 发展服务,应给学生的发展起指向作用。因此,在教学中, 应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在教 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二)制定落实整体协调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人们在教学活动之前,预先设想和确定的关 于教学活动最终期望达成的结果。[8]它既是教师进行课 堂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其判断教学效果的基本参 照。它是在分析学习者需要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 容确定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并进行分解和细化,直到可观察、 可测量的程度。教学是一种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 的整体实践活动,教育面对的是“总体”的人,[9]是学 生“德、智、体、美、劳、心”等方面素质的整体。因此, 有效教学的目标首先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独立的目标,而是一个完整、协调、相互联系的有机 整体。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应全 面、具体、适宜并有差异性,[10]是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 的和谐统一。所谓全面就是指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而具 体是指教学目标的编制要清楚明白、有针对性并便于操作;
适宜就是指教学目标要考虑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准确恰当 地确定;差异就是教学目标编制既有弹性,又有统一要求, 还有区别对待。[11] (三)完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就是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 结果所采用的不同的方式、方法、媒体等的总体考虑[12] 132,它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发生变化[13]。
1.教学内容的处理策略。教学内容,就是指为了实现 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 总和。它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师生传递、加工、转化 信息的主要来源,它规定了学生知识、能力的程度和水平。
现代教学理念要求让学生“学会学习”,“改变课程过于注 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 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 过程。”(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 基[2001]17号文件)无论是梅耶用实验证明对教材内容设 计符号标志的策略,还是加涅提出易化教材学习的指导策略,以及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等,[14]都强调教师 在教学内容处理上的主导作用,强调从情感维度上着眼对教 学内容进行加工、组织,而忽略教学内容在学生发展过程中 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 教学设计要体现“人本”思想,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 内容的处理应当以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引导 和启发,培养学生自觉的学习主体意识,产生自主性学习的 要求为前提,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提倡在情境中 解决问题,教师要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诱导学生 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策略。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根 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 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传统教学在组织形式上多采用 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较大弊 端:一是机械呆板的整体划一性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二 是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易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三 是忽视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因素;四是教学质量与授课教 师的个人素质直接相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组 织形式应是: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所 谓自主,就是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获得知识和增值 能力为目标,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教师的指导下,根 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课堂教学形式。它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 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 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要放手给学生必要的个人空 间,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所谓合作, 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为了实现 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课 堂教学形式。它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在小组成员间构建 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感,提高学 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教师的作用就是进行引导、 启发、评价和提供交流共享平台。所谓探究,就是以问题为 导向,将知识还原为其得以产生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合 作的学习方式,以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在内的多种手段去获取 答案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探究学习也叫研究性学习。问题 是探究的核心,问题探究也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
自主、合作、探究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学习方式。开放 的课堂教学形式,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课堂还 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 创新,这是对满堂灌的教师主角式课堂的彻底变革。开放的 课堂上教师重方法的引导,重兴趣、情感的激发。
3.教学媒体的运用策略。教学媒体是指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为了教学需要而使用的媒介和工具。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 工具。教学媒体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 物理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和半导体存储器等;另一种 是指信息的载体,如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 影像等。合理选择媒体。确定教学中使用何种类型媒体的依 据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15] 在选择合理教学媒体的基础上,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 求,教师要用心设计媒体。要改变将媒体仅仅作为一种教学 工具的观念。在教学中认真设计,加入教师的情感因素,给 学生创设一个更好的情景。教师应该加强媒体应用的技能, 通过自学和统一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媒体制作、应用技 术。
(四)运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理论重构教学设计的评价体 系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 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的价值的过程。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就会有不同 的价值判断活动,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教学评价对教学和 教学设计起着导向作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立足 发展,扬弃传统的评价模式,重构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内容和范式,借以引导教学变革,是新课改不可或缺的重要 环节。
1.评价功能:注重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是指通过教学评价为教学活动提供有效诊断和反馈,强化与 改进教学,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 下的教学评价更重视学生评价的指导定向功能、反馈调节功 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问题诊断功能、巩固强 化功能;使学生通过评价了解自己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和困难,调整学习活动,产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 生的自信心,提高自我认识,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反省 总结、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独特的发展方向,从而达到最佳的 发展。
2.评价主体:强调主体的多元性。传统的教学评价的关 注点是以教师为主,如教师的言语表达、板书设计、情感投 入、教学思路、教学设计等,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 务”的倾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评价主体是多元 的,它在关注教师主体的同时,更关注学生主体,对学生的 评价既有外部评价又有自我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注重整体性、 差异性,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 绩、道德品质,还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兴趣、积极情感 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同时更要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 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 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3.评价方式:注重“质性”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在评 价方式上以“量化”评价为主。就教学而言,有些方面可以量化,有些方面不可以量化,如学习态度、兴趣、方法、情 感等。强行量化就会把丰富的教学活动呆板化、简单化和表 面化,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评价方式应努力改变量化评价,加强质性 评价,引入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表现性评价、情景测验、 行为观察等质性评价方法。质性评价的出现,并不是对量化 评价的简单否定,因此要求我们在评价方式上要将质性评价 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用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16] 4.评价类型:重视实施形成性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在 评价类型上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它是针对一个学段、一个学 科教学的教育质量而作出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 习的质量作出结论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给学生下结论或者 分等,这是一种只关注结果的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 重视形成性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重视对 学生课本知识学习的评价,也重视对学生的技能、态度、情 感等方面的评价,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重过程这一指导理 论。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