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党委 > 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的新途径分析_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的新途径分析_高职院校

来源:党委 时间:2019-10-06 07:52:06 点击:

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的新途径分析

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的新途径分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 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最新概括。“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 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并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中国社会科 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说:“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是践行的根本前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停 留在说的阶段,现在就要做起来。”因此,如何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了我们思考的重点。

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道德意识和爱国意识的培养的基础,也是我们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社区居民委员是城市 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单元,所以通过将社区作为高校 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实训基地”实现高职院校与社区共同育 人,是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探索。

1 现状 1.1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课以及各种视 听媒体是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主要渠道。近些年来,志 愿者服务活动逐渐成高校德育教育“实践教学”部分的主要 形式。虽然,高校辅导员和思政教师在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中做了很多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学生思想 活动和心理特点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相比之下教育理念 显得比较陈旧,课程设置也尚待完善,尤其是实践教学部分 的组织更是困难重重。所以,现在仍然有一半多的学生对社 会责任的内容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高职生对社会责任意识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矛盾”,他 们往往对基本内容的认同度比较高,但是在处理现实问题时, 又会有大部分人受到利己主义的影响,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1.2 现有的大学生社会服务形式以志愿者活动为主, 但是没能形成系统的德育体系 2008年奥运会以来,社会服务成为社会关注青年展示风 采和力量的重要舞台,同时也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 途径和载体,较好地推动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大步发展。每年 各高校都会有成千上万人次的志愿者服务,极大地丰富了大 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在校大学生的社会经历,强化了一 大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然而,志愿者活动很难像教学、科研等工作那样受到重 视,没能像课堂教学一样形成很好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

志愿者在奉献完自己的爱心和精力之后往往也很难得到相 应的激励与认可,使得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把社会服务工作只 当作其中一种课余生活的补充。

2 社区志愿服务基地的构建模式 我们的研究着重在借鉴国外学生社区服务的经验,利用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共建,改革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 实际行动中,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有更全面和深 入的认识。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一个具有 公民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人,是我们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基地” 这项研究的最终目的。

2.1 班团支部为单位,学生干部为纽带 社区志愿服务以每个班的团支部为活动小组,主要成员 是班里的积极分子和优秀团员。由于每个社区的义务服务工 作往往是长期的,工作量也比较大,所以一两个人是难以完 成的。以班级的团支部为单位,可以保障活动的进行和人员 的管理(如图1)。

学生干部作为老师、学生、居委会之间的纽带,不但要 协助老师完成活动的策划和实施,同时也帮助居委会以及小 区居民,对服务情况和收效进行信息反馈。学生干部可以深 入到学生当中,及时发现同学们的思想问题并反映给老师, 帮助老师不失时机地调整活动计划。

2.2 居委会为媒介,“社区学生服务岗”为平台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的基层群众性 自治组织,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和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 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之一。居委会工作 人员几乎每天和小区居民生活在一起,很熟悉、了解居民的 情况,例如:有多少老人和小孩、有多少残疾人、小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是什么等等。他们不仅能为志愿服务活动提 出很多建议,给予很多协助,还能减少小区居民对学生的“排 斥”和“不信任”。通过与社区居委会合作,建立“社区学 生服务岗”,并将之作为社区志愿服务的平台,为高校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一个很好的“实训基地”。

2.3 监督和评价机制为动力 将监督和评价机制与积极分子和团员教育结合起来,并 将义务服务成绩与学生的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等的评定 结合起来,形成合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是“社区志愿服务基 地”顺利运转的动力。

为了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教育部把大学生志愿者工 作提到了新的高度,特别是2009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 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的文件,明确要求各 高校要建立起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导机构和相关制度。在社区 志愿服务体系中,主要由居委会和社区居民完成监督和评价 工作。学校给每个参加活动的学生发一份包含“学校派出证 明” “意见反馈表”和“评价及依据”的活动表。

2.4 把握核心思想,制定长期计划 没有对“公民责任”的深刻理解,没有形成一个凝聚团 队的“核心思想”的话,想要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长期坚持 下来是比较困难的。

指导老师可作为社区志愿服务基地的“主导”,其主要 任务是首先让同学们对“公民责任”的含义有深刻的理解,然后为高职学生三年的“社区志愿服务基地”活动,做好统 筹规划和工作指导,最终将拥有“社会责任意识”最为每个 成员的培养目标。

具体的活动计划例如:由于大一期间学生对专业课还没 有太多了解,志愿服务以为孤寡老人提供帮助为主。大二期 间学生已经对专业课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 知识对小区居民做专题志愿服务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社会服 务意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大三期间,由 于学生马上要就业了,所以重点是对大一和大二学生的指导。

在将“社会责任”的理念传递给大一的学生的过程中,在帮 助大二学生解决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的过程中, 实现大三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真正形成和对“社会责任”这 个概念的深刻理解和内化。

3 建立社区志愿服务体系的优势 3.1 丰富学生生活,增强学生能力 学生干部最初需要走访社区,跟居委会负责人交流,说 明自己的活动目的、形式、需要社区提供的各种条件等。在 这个过程中能够锻炼他们的勇气和表达能力。如果成功达成 意向,学生干部要组织好参加的学生,做好分工和排班,同 时,跟社区负责人商定好时间、地点和器材等条件,在这个 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3.2 克服多种困难,形成核心思想 顺利完成社区志愿服务的任务,需要学生克服很多的困难。例如:如何才能让居委会和社区居民接受他们的服务、 服务方式?如何建立起互相的信任,减少活动可能会遇到阻 力?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让学生学到很多东西,同时将社 会责任意识内化为自己团队的“核心指导思想”。

3.3 居委会为平台,制定长期规划 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有固定的工作地点,完 善的组织机构,因为长期服务于固定区域和人群,居委会的 工作人员比较熟悉和了解当地居民的需求。

同时,由于学校将社区居委会作为共同育人的长期合作 对象,指导老师就可以根据小区居民情况和学生在校的各个 阶段的思想成长特点,制定长期的、完善的活动计划,使社 区志愿服务基地的育人效果达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3.4 传递情感关怀,促进“价值观”成长 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群体,同时又是一群未完全成 熟的社会群体。他们感情丰富,有较强的文化诉求。通过组 织大学生参加到社区志愿服务体系中去,可以将“情感”这 一因素贯穿活动始终,并明确将“社会责任意识”传承下去, 我们每一个人也终将是受益者。

在活动中,大学生们能够真正地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 提供情感关怀,同时,也体会到他人对他们的情感回馈,进 而促使志愿者们保持自始至终的关爱感受,这有利于调动他 们的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对“三个倡导”形成正确的理解。4 结语 通过长期的努力,我系已经与石家庄市红旗街道办事处、 东里街道办事处、振头街道办事处三个单位的七个社区居委 会达成意向,并且长期合作。目前,主要的活动内容分为三 部分:班级志愿者活动部分;
慰老服务社敬老活动部分;
学 生党员服务岗部分。社区志愿服务体系的活动得到了同学和 老师们的支持,受到了小区居民的欢迎和普遍好评。在活动 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对社区志愿服务体系的组织和管理等 方面作出了很多探索,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努力用自己的行动 诠释“社会责任意识”,用自己的行动宣传“三个倡导”。

相信通过贯穿三年高职学习生活的社区志愿服务经历,能够 让学生对社会责任、对“三个倡导”有更加深切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吴卫锋.志愿者活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 要载体[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143-146. [2] 高蕾.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现状与 分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3):176-179. [3] 刘竞.大学生志愿者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工作模式的 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4-57.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