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和社会转型的推进,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 已经成为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青少年犯罪人员的增多和伴 随的预防、教育和感化工作,大大增加了司法系统的负荷。社会工作也随着社会 工作实务领域的拓展开始介入司法领域,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引发人 们对社会工作介入司法领域可行性的质疑。但是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与司法领域 的衔接是必然趋势,本文从四个层面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
制度层面 法律保障是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司法的基础性条件。从国际法来看, 联合国关于少年司法制度的三个重要指导性文件分别是《儿童权利公约》、《联 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利 雅得准则)。这三个法律文件对世界各国少年司法制度构建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 是:对于违法犯罪的儿童不应强调监禁和惩罚,而应更多地使用非监禁的社会化 手段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1]。其中《北京规则》在总则中明确提出:应充分注 意采取积极措施,包括家庭、志愿者及其他社区团体以及学校和其他社区机构, 以便促进少年的幸福,减少根据法律进行干预的必要,并在他们触犯法律时对他 们加以有效、公平及合乎人道的处理。
从国内少年立法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强调社会力量的介入。后者明确指出少年犯 罪预防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学校、家庭等共同参与,各负 其责,为少年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此外,《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明确 提出社会工作在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方面需发挥重要作用。可见,不管是国际 法还是国内法律及制度都强调多方力量参与,为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司法创造了 良好的制度环境。社会工作专业层面 首先,司法社会工作者是专业知识的综合体,心理学、社会学、教育 学、法学等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是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司法的坚实基础[2]。社 会工作者可以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开展对青少年的社会调查、心理疏导、认知治 疗、行为矫正等工作。此外,社会工作者注重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原因分析, 能更全面地把握犯罪动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其次,社会工作者有其独特的工作伦理准则。司法社会工作者能作为 少年司法改革中的重要参与力量,其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基础,伦理价值原则是核 心[3]。平等、尊重、接纳、个别化、保密等伦理价值原则,更有助于社会工作 者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让青少年感受到真诚和信任,重拾回归社会的 信心。可见,社会工作的介入弥补了司法工作社会关怀不足的缺憾。
最后,社会工作者拥有一系列的专业方法,善于整合多方资源,采用 系统的工作方案对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进行矫治,有效帮助他们重新做 人。
青少年层面 青少年正直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冲动、盲 从。优势视角理论认为“社会工作者所做的一些,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 寻找、探索以及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 理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4]因此,社会 工作者应从青少年的优势着手开展工作。相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及接受 能力较强;与中老年人相比,青少年的价值观及行为模式具有较大可塑性。因此, 青少年群体自身的特征也使得社会工作介入更加可行。
司法模式层面 司法模式是指关于司法运行状态的理论范式。李卫红、谭珍珠从等级、 关系、功能等方面对其当代司法模式及其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各国解决犯 罪问题的程序模式主要有三种:国家司法模式、协商性司法模式和恢复性司法模 式[5]。国家司法模式就是传统的司法模式,它以国家为核心,以国家垄断对犯 罪的追诉权为基础;协商性司法模式,是指辩控双方围绕案件的处理意见相互协 商,通过对话、妥协达成共识的一种合作性诉讼程序;恢复性司法模式,强调犯罪人与被害人、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通过修复和弥合被犯罪行为破坏的 社会关系,实现补偿被害人、矫正犯罪行为、复原社会关系等多重目标[6]。我 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国家司法模式,传统司法模式固有的复仇和报应理念,较大 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工作者介入的空间。随着诉讼案件的不断增多,国家司法模式 已经难以应对复杂的犯罪现象,司法体制的多元化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虽然, 司法改革不是一个一步到位的过程,国家司法模式在自身进化过程中不断人性化、 现代化,逐渐为司法社会工作者打开了介入的空间。司法模式与司法社会工作呈 现出不断亲和的过程,社会工作介入司法领域空间会越来越宽松,介入过程也会 越来越顺畅。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司法,不仅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坚实 的专业价值观基础、较高的服务对象匹配度,还有司法模式在改革过程中与社会 工作渐进亲和的优势。可见,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司法领域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探索一条适用的介入模式,推动司法社会工作深入发展。
作者:孔德华 来源:当代青年(下半月) 2016年1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