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黑格尔派是在19世纪30年代末期由于黑格尔派分裂而诞生的。其 主要代表是施特劳斯、鲍威尔、科本、赫斯、卢格等人,这些都是黑格尔热情的 门生中强烈地主张自由主义的一些信徒。他们不能忍受黑格尔对历史发展过程的 辩证理解与其保守政治思想和哲学体系之间所存在的妥协,反对把普鲁士国家和 基督教绝对化为宇宙精神的完美体现,不承认历史发展有fe树界限。青年黑格尔 派把批判当作了战斗的武器,渴望用批判来不断改造现存事物,相信单靠批判的 力量就可以改变现有的事情,他们扬弃了黑格尔的绝对观念,髙傲地宣称《在自 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我们的宗教幻想所创造出来的最髙存在物只是我 们所固有本质的虚幻反映。
就在这种笼單着弥漫的硝烟氛围中,马克思开始了他的哲学活动。就 马克思这个时期的活动来看,他非常清楚青年黑格尔派所谈论的问题和进行的活 动。但他对政治活动却不象青年黑格尔派那样充满热情和干劲,他认为最为紧要 的事情是为了改变现有制度而对它积极地施加影响。这时,马克思开始对构成批 判哲学基础的自我意识哲学的实质进行批判地研究。马克思注重青年黑格尔派批 判的整个过程及其織果,参与了青年黑格尔派通过批判宗教而进行的政治斗争, 同时,独辟蹊径,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确立自己的世界观。马克思这时希 望布是为了自由主义而是为了民主主义即全体人民利益而奋斗,通过青年黑格尔 派马克思逐渐认识到抽象的理论的批判不可能改变现存的制度,只有把批判哲学 和实践话动结合起来,才可能在实践中改变现存的制度,博士论文的写作是马克 思思想中的一次巨大自我深化,使马克思对批判竹学获得了明确的概念,引导他 对尺的活动本身作出新的理解。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尽管仍然相信精神的绝对创造活动,但他已不 再象青年黑格尔派那样把这种活动归之于木质,归之于精神的主观形式,而是归 之于存在、归之于宏观精神,反对把历史的进稃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发展,把实体 与精神,存在与应有对立起来,马克思认为此界的合押发展不能由秸神的力量任 意决定5而只有通过精神深入具体现实才能实现。马克思批判了人应该摒弃世界 和脱离世界来保持自己自由的观点^指出这种对立便人从周围环境分离出来虽然 这样可以达到绝对的理论自由,但却使人丧失了通过实践来改造周围环境的可能 性。马克思经过分析比较古代伊壁鸠鲁、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思想的差异和对 其批判的研究,得出了自己初步的结论:马克思认为,把精神同具体现实割裂开 来并因此而赋予精神以绝对的力量和自律,这样不可能正确理解历史发展。马克 思坚持意识和存在具有不可分割联系的理解,并目.认为,世界是精神和具体现 实的有机统一体,历史的变景不是取决于导致独断论和空想的抽象批判,而是取 决于事物内部本身所固有的辩证法。
在哲学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第一次扬弃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 而用辩论的思想来理解思维和存在、精神和具体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在马克思看来,哲学和世界的关系初看似乎是对立的关系,而深入考察起来却是 相互作用的关系,不应该把这两个对立的方面形而上学地看作是两个凝固的本质, 而应该探讨和知道它们的辩证统一。当哲学从世界分离出来以后,它重新进入世 界同时改造世界,然后再次作为抽象整体而同世界相分裂,并且通过批判把它对 立起来而重新决定它的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思还把世界的历史理解为哲学和世界 之间的辩证过程,提出.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毋庸置疑,马克思上述 思想是批判地吸收青年黑格尔思想的结果,尽管马克思此时的理解仍是唯心主义, 但他超越了青年黑格尔派思辨的形而上学。开始了马克思关于人同周围环境相互 作用思想的第一步,正是这个观念引导马克思走向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经过柴茵报时期的现实活动,马克思在《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终于同恩格斯一道彻底地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并在批判过程中建构了整套自己 的思想体系。
大约就在马克思参加音年黑格尔运动的时候,恩格斯也以自己特有的 途径,通过接近和加入青年黑格尔派,开始了自己思想的伟大历程,并完成了自 己思想的转变,同马克思站在同一思想的地平线上。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观点和 政治斗争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关键环节,正是由于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 来源促使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以往哲学中重大问题的思考,也正因为青年黑 格尔派理论自身促使了马克思恩格斯同它们的彻底决裂,探索建立新的世界观, 如果没有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十分困难的。马克 思就是在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接触中获得了许多可贵的启发而开始创建自己哲学 理论的。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注意研究和吸收自然科学的成果,以丰富自己的思 想。研究吸收自然科学及其最新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横向理论来 源。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伟大的社会科学家,同时对自然科学也有相当研究,造 诣颇深,马克思早在博士论文中就对自然科学问题很感兴趣,后来为了研究政治 经济学,马克思乂长期坚持研究数学,数学成了马克思的密友,逋过数学研究马 克思找到了揭示经济规律的数学方法,在《资本论》中,马克忍正是由于把历史 的、逻辑的、数学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中做出了 超越前人的贡献。没有丰富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无法真正建筑起思想的大厦。
在研究自然科学,吸收其优秀成果,建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完善马 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方面,恩格斯作出了诗别引人注目的贡恩格研在其后半生中自 然科学研宂一直是其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了确立辩证的同时义是唯物主义的 自然观,恩格斯对自然科学进行了漫长的艰苦勤奋的钻研,广泛涉猎了自然科学 渚领域,并在用哲学思维概括自然科学最新成果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丰 富和发畏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里我们透过一个典型事例来看看恩格斯如何概括自 然科学新成果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物种起、 源和发展的理论,当1859年问世的时候,恩格斯立即以欢欣鼓舞的心情仔细研究 了这部巨著,恩格斯在考察了生物进化论的历史发展及其主要成就的基础上f着 重对它的科学和哲学主义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他在当时写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告 诉马克思:俾在阅读《物种起源》时,发现达尔文写得棒极了,至今还从未有这 样大规模地证明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达尔文的著作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 自然史的基础,非常的有意义。特别是他的著作给了自然科学中的一切目的论概 念以致命的打击,恩格斯详尽地研究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遗传和变异,自然选择,物竞天择,生存斗争等基本内容,充分肯定了达尔文进化论的科学价值和革命影 响,特别是达尔文认为,有机界并不是无数机体的机械总和,而是有在于连续不 断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的辩证统一的思想,恩格斯倍加欣赏。恩格斯指出, 达尔文发现了生物进化这个事实,并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认真阐明了生物进 化的过程,解释了个体变异怎样由于自然选择而保存下来并且成为种族、异种、 物种的特征。就此恩格斯进一步地强调的一切生命过程和变异原因的基础就在于 保证身体的繁殖的新陈代谢的自我完善的过程。生物的变异性和生物的发展是理 解生命的实质及其起源的基础。并大胆地提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著名论 断。
由此可见,哲学的原理效果是取决于这种哲学是否能够考虑到自然科 学的发展并积极吸取其最新成果,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补充和完善其基本的概念、 范畴和原则的内容。如果没有自然科学的丰富材料和最新成就以及马克思主义哲 学创始人对其所作的哲学概括,可以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会象今天这样, 具有如此完备的形式和如此巨大的社会作用,也根本不可能正确指导当前人们认 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因此_,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研究中,必 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如何积极地改造和吸取自然科学的最新结论来丰 富发展和完备自己的哲学学说的。自然科学的许多重大发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 哲学理论的巨大横向来源。著名的三大发现及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其科学的思 考和提炼就是明证。
任何一种完整和系统的理论都有其不断丰富自与的肥沃土壤a当马克 思恩格斯进入晚年的时候,他们的眼光再一次专注到人类学问题上,关注人的问 题,马克思留下了厚厚几本的《人类学笔记》,而恩格斯则挥笔写下了《家庭私 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光辉著作,引起马克思恩格斯强烈理论兴趣的必定是其理 论自身的迫切需要。早在马克思青年时期,就研读了不少人类学书籍,对家庭、 市民社会和国家的相互关系》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异化;
人逋吋n己的劳动以及 在社会中的各种关系里产生人本身》人是社会存在物,是各种社会关系总和;
用 人的具体化来反对人的抽象化等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精辟地提出了历史上的劳动分工与所有制形式之间的紧 密关系以及物质财富的生产发展是整个历史进程基础的理论。在《1857——1859 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又讨论了所有制的历史形式,并具体论述了亚细亚生产方式与部落农村公社等社会形态关系问题,深刻地意识到对市民社会的全面理 解的钥匙在经济的事实中,并开始对越来越具体问题的研究,在1879^1882年的 《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基本上由原先的哲学人类学转移到了经验人类学,《人 类学笔记》主要是对摩尔根《古代社会、、约翰•也德菲尔《印度和锡兰的雅利 安人农村》、萨姆纳•梅恩《初级制度讲义》和约翰•拉伯克伯《文明的起源和人 类的原始状态》等书的摘要和评注。这几本书的作者都主张进化论。他们用进化 论的观点研究了人戈社会及文化起源和发展。探讨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 原始状态到文明社会.屮简单到复杂的原因和规律。他们认为尽管各族人民文化 发展的程度不同,但都遵循着类似的途径向前发展,都要经历大致相同的发展阶 段。
马克思十分赞赏他们的这种思想,在马克思看来,同以往历史进行比 较研究,是批判现代文明条件不可缺少的基础。文明社会是对人类的限制性和对 立性的条件,对它的批判是革命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克服这种条件的第一步,人 类学的最新材料,马克思认为,为人类提供了发展与其时间深度的证据,记录了 发展的阶段性和总方向,展现了人的肉体和本性方而发生的系列变化,它为确定 资本主义时代对人类造成的畸变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克服这种畸变的手段。马克 思特别重视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书中提出的许多基本观点,做了大谨的摘抄 和评注。摩尔根认为,家庭队来就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是个能动的要素,处于由 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中,反之,亲属制度却是被动的,只有当家庭已 经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它才发也变更,因此原始人的所谓称呼常落后于当时的 家庭形式。马克思在《人类学笔记》中把亲属制度这种波动性和滞后性推广到意 识形态上来,他说:“同样的,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以及一般的哲学体系都是如 此,它们总是落后于生活的变化”(《马恩全集、45卷354页。)摩尔根一个基本 观点是,原始的母权制氏族是一切文明民族的父权制以前的阶段,生动地描绘出 家庭史的略图,马克思在《人类学》笔记中非常关注这点,特别是专偶婚制的起 源及本质,马克思认为,专偶家庭不仅是文明社会的细胞,而且是全部文明冲突 和对抗得以发展起来的一个缩影。这种家庭形式并不是永恒存在的,随着社会的 变化其自身也在不停地变化着。摩尔根关于财产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引 起了马克思强烈共鸣。马克思完全同意摩尔根的财产是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社会 的巨大推动力,财富给人类带来不同社会制度和统治方法,财富是在人类的生产 活动中产生和增长起来的以及战争与暴力只能转移财产使某些人富裕起来的思 想。马克思在笔记中联系财产和家庭形式的演变,告诉我们:财产的发展和继承是专偶制产生的基本前提,而同这两者相伴随而来的必然是政治国家的诞生。马 克思认为,国家是社会的机构,它只存在于由相互对立的社会经济阶级组成的社 会中,它在所有各种分裂为阶级的社会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从而马克思再次 表明他的一贯观点,即当社会的经济发展达到了迄今尚未达到的阶段,它也会消 失掉而不会永恒。另外,摩尔报关于劳动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关于民族共同体 的全面发展都对马克思启发颇大。在其他几个人类学的笔丨己中,马克思在0〖 读中电得出了一系列结论,马克思在梅恩著作的笔记摘要中阐述了由民族向文明 社会急剧转变的思想,认为原始人对个人的束缚不是专制的而是令人满意的,只 是由于私有财产的形成和公社团体的瓦解,一些人反对一些人的战争才开始。在 《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还论及到两种生产理论,认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的自 我生产是人类生产的两种不同形式9它们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是在生产意义上体 现的,而是通过一定的关系表现出来,即物质资料生产体现为一种财产关系,人 的自我生产体现为一种血亲关系,恩格斯在《起竭》—书中发挥了马克思这一思 想,明确提出了两种生产的理论并说:“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 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马恩选集》4卷2页)从而对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了S大补充和进一步发挥。
以上简略的论述使我们可以晓知: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是为了有 目的地利用摩尔根等大量的、整个说来是按自发的唯物主义解释人类学的丰富材 料来填补自己思想中存在的某些模糊点,特别是把自己的假说和结论来与摩尔根 等人的结论加以比较和对照,补充自己思想中的一些观点,进一步发展自己早期 所持的立场。另外,摩尔根P人的著作为与马克思提供了那种不是一味追逐个人 私有财富而是发展所有制度的社会到底可能是怎样的模式以及马克思一再谈及 的各个民族可以按不同方式发展的观点提供了切实的支洚。马克思重视摩尔根等 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摩尔根等人,尤其是摩尔根以自己独有的方式重新发现 了自己在四十年前发现的唯物史观,并以此为指导在把野蛮人时代和文明时代加 以对比的时候,在主要点上得出了与自己相同的结论。由此可见,探索马克思主 义哲学来源决不可撇开人类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的重大影响。
当我们简要地勾勒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横向来源的几个主要点之 后,必定.1.出这样一个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着一个巨大丰富的横向理论来 源,它们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他理论来源,尤其是纵向来源相互交叉、相互重建,共同建构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E。经济的、历史的、特别是法国革命历史 的研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正是在这种多渠道的来源之中,马克思 主义哲学显得格外丰富和具有强大生命力,在现实社会中发挥着其不可估量的现 实作用,认清这点,对于我们认识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多么需要积极吸收和改 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也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作者:黄行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