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当代中国;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原则 中图分类号:C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6)05-0013-05 今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 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与发展提出了 总要求,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当今所有哲学 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都必须贯彻执行的行动纲领。本文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 《讲话》的同时,结合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现状,对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 科学体系及其原则,做一点初步探讨。
一、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发展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实际要求的 还有一定的距离,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成果注重数量缺质量,人才有专家缺大师。长期以来,由于哲学 社会科学评价的复杂性,及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不科学性,导致目前我国哲 学社会科学领域普遍存在着以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成果的数量来考核人才的畸 形评价标准。不容否认,成果的数量是一个研究人员科学研究积累的一种体现, 也是其高水平论文产生的前提基础。但一旦以量化指标作为考核评价标准,与个 人利益息息相关的话,就会导致大家为成果而成果,为论文而论文,其研究成果 数量的巨大就不言而喻,而其质量自然也是可想而知。这不仅严重浪费了国家的 巨大科研经费和宝贵的社会资源,还对现实生活、学术道德、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的构建等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二是学术话语权比较弱,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极不匹配。对比 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还比较弱,尚处 于有理未必说得出、有据未必立得住、说了未必叫得响、传了未必传得开的尴尬 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 力和硬实力的“落差”。[1]由于某些西方国家企图“分化”和“西化”中国的图谋,一 些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仍不断涌入,并凭借其所谓的“理论 话语的权威”,逐渐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得以坐巢,有的甚至流行开来,这对我 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 出的,“在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 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2]。
三是学科体系的不健全,尤其是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薄弱。我国 哲学社会科学框架基本上还是沿袭前苏联的模式,不仅体系陈旧,而且还成了禁 锢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壁垒及学术创新的绳索,其层次也不分明、内容相互 混淆,且未涵盖所有社会生活领域。一些学科与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对时代 和实践问题的回应不够,未能与时俱进。有的学科、专业设置趋同,基础学科、 冷门学科的建设,尤其是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还比较薄弱,队伍力量不强等 问题。
二、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已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 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 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2]。这个重要论述充 分表明,当前在我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 语体系刻不容缓。
首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建构当代中国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当前,受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化和网络全球化等多方面的 影响,各种形形色色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及思潮在世界范围内扩散、蔓延, 对包括我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在西方思想 和思潮的不断冲击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也不可能是铁板一块。马克思主义 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受到冲击也是不争事实。马克思主义的许多基本理 论不断被弱化、边缘化,坚守经典理论的压力的不断增大,有的在吸收外来文明 中“迷失”了方向,还有的索性“举起了双手”,甚至直接投怀送抱,充当西方意识形态的传声筒。而普通民众则极可能在知之不全、悟之不透的状态下被纷繁芜杂 的西方思想、思潮误导,甚至仿效、盲从。意识形态领域从来就不存在真空地带, 这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因此,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哲学社会科学体 系,努力解决群众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群众认识世界,为社会发展提供 正确的理论指导。
其次,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建构当代中 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尽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量矛盾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改 革发展中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由于存在问题的全局性、宏观性和连带 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除了遵循从前行之有效的摸着石 头过河的经验性方法之外,强调顶层设计是最重要的方法。做好顶层设计,除了 注重调查研究、找准问题之外,更主要的是要有科学的哲学社会科学及其相关体 系作理论支撑。一句话,我国今后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亟 需哲学社会科学进行深入研究、理论创新和体系建构,来提供理论保障和智力支 持。哲学社会科学要为改革和发展前进中遇到的问题找出症结所在,提出行之有 效的解决措施,为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引路、保驾和护航。
第三,实现社会和谐、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需要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 会科学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是探寻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规 律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在人及人类社会的建设发展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 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重要功能,在提高人的精 神文化素质、理论思维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方向、价值和方式方法 引领作用,是国家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对国家而言,哲学社会科学对塑造良好的社会精神文明规范,形成社会物质文明 与精神文明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因此,特别需要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发挥好哲学社会科 学所的重要功能。
三、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 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 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不仅为建构当代中国哲学 社会科学体系指明了方向,还指出了建构的基本原则。首先,要坚持“姓马、信马、姓党”的原则。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姓 马、信马、姓党”,这是建构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有丝毫 含糊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到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诞生, 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所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主 流意识形态,是立党立国之根本。繁荣和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 克思主义为灵魂、旗帜和理论基础。要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进 行各门具体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才能透过纷繁芜杂的表 面现象看清问题的本质,才能确保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正确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离不开党的领导,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更 离不开党的英明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政 治保证。
其次,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当今中国的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建构,要坚持不忘本来。邓小平说:“老祖宗不能丢啊!”[3] 老祖宗就是指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 想基础,也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各门具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确保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 系构建的正确方向。与此同时,还要看到,不忘本来,并不是要排斥外来,而是 要有世界的眼光,敢于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社会科学的一切优秀研究成果,博采各 国文化之长,不断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包容能力、更新能力和吸引力。
此外,要认识到,提倡不忘本来,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而所谓面向未来,是 指在不忘本来的基础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前瞻性,应该动态地关注、考察 研究对象的未来及其走向。
第三,要坚持“立足于中国、立足于实践、立足于时代”的原则。所谓 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应立足于中国,是讲我们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 科学体系,应该以今天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价值标准。应该立足 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相契合。
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立足于实践,是指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国家建设和改革国 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锻造出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包含了丰富深刻 的思想创造和理论创新。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全面深刻地总结这些带有原创 性的思想理论成果,从中生成具有中国创造的本土思想理论体系。“文章合为时 而著”,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恩格斯准确把握了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科学预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4],创 立了马克思主义。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 题,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 系应立足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改革创新的时代。我们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 学体系,必须体现时代特点,回答时代难题,阐释时代课题,满足时代要求。“这 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 产生思想的时代”[2],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的这个呼唤,为我们构建当代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发出了时代的最强声音,我们不能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第四,要坚持“科学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的原则。建构当代中 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应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做到“不唯书”,“不唯上”, “只唯实”;
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科学精神;
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权势 所折,不为消极心理所困。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还应牢固树立独立自 主的精神,坚持以我为主,走自己的路,讲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创造,保持中 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立性,保持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习 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 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 求”[2]。因此,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须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 神,“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世界发展的大势拓展创新视野, 立足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激发创新思维,立足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汲取创新养 分,不断提出学术新观点,创造学术新思想,开辟理论新境界,永葆哲学社会科 学的旺盛生命力”[5]。
当然,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一项专业性强,任务繁重的 系统工程。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而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 学体系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注意:一是树立科学精神、独立精神、创新 精神,倡导科学方法、科学意识,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力戒“假、大、空”, 坚决杜绝一切学术不端行为;
二是哲学社会科学各具体学科间并没有无法逾越的 鸿沟,它们是相互影响的,需要我们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特有规律,对其不 断进行融会贯通,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夯实基础学科、重点突出优势学科、创新 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大力传承冷门学科,努力形成一个基础研究和应用研 究互相推进、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的生动格局;
三是要充分调动学者、 学校、出版机构和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形成攻关合力,做好各学科的 教材编写工作,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映学术前沿的、门类齐全的哲学社 会科学教材体系,并不断创新教材推广、使用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的大众化。
四、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需强化几点意识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 的人。”[6]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关键是看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是否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崇高, 自觉确立并强化政治意识、阵地意识、责任意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牢牢 把握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话语主动权。
首先,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应当强化政治意识。伴随着经 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化、网络一体化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社 会思潮为了让人们从思想和情感上认同它、接受它,主动关注社会热点,经常掺 杂许多现实利益因素,加上其新颖奇特的观点、华丽的学术外衣、丰富多彩的内 容、煽情的话语表达,总能让人从中选择性地倾听到其能愉悦身心的信息。而有 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由于政治意识不强,或以所谓的“学术中立”、“信仰自由”、 “去意识形态化”为由,毫无原则地主动回避、放弃宣传、教育的政治立场,这给 建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我 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 念、科学的思维方法。”[2]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将建 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话语选择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意识形态导向,确保建构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社会主义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强化政治意识,其核心 是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 致,自觉提高自身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理直气壮地讴歌真、善、美,对 虚假和错误的思想、观点、言论及蛊惑人心的伪科学进行不遗余力地批判。
其次,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应当强化阵地意识。面对各种 错误思潮与我争夺人心、争夺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应过分吝惜自己的羽 毛,在重大意识形态问题上含含糊糊、躲躲闪闪、遮遮掩掩。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者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坚守、巩固并发展马克思主义阵地,积极主动地以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进行理 性评价和有力回应,形成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合唱,使其成为推动我国 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主旋律和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好声音。第三,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应当强化责任意识。习近平总 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 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2]。党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我党在长 期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和根本原则,也是各级党组织应尽之责。各级 党组织要增强责任意识,始终将哲学社会科学摆在单位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充 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旗帜鲜明去抓、理直气壮地管,通过建章立制,明确 责任,牢牢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话语的选择权、界定权和创设权等控制在自己手 中。各级党政干部也要不断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所出现问题的分析研判和科 学引领,准确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规律。除此之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身 同样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开拓创新,将个人对时代、民 族、社会、人民的责任担当,汇聚成建构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强大合力,在 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中成就自我、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第四,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应当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 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主动增强问题意识, 主动直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人民 生产生活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要善于发现人民关注的问 题,而且要研究分析,并为他们解疑释惑。尤其是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原则 和大是大非的问题,不能只是敷衍回避、简单否定,而应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细致梳理与理性分析,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地帮助人 民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 中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 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2]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 学体系的过程中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仅立足于中国实际,而且还需要具有全 球的视野,努力做到总书记所要求的既体现继承性又体现民族性,既体现原创性 又体现时代性,既体现系统性又体现专业性,才能真正做到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 建言献策。
最后,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应当强化创新意识。习近平总 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 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2]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就 在于创新,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并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
要善于博采众长,融通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做到融合创新。要坚持将基本原理和 理论创新统一起来,将理论研究与时代发展统一起来,将成功经验的总结和现存 问题的揭示统一起来,研究我国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方法,做到建构的内容的创新、结构的创新、体系的创新及话语表达方式 的创新。另外,还需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 能力强、理论功底扎实,又精湛新媒体技能,肯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始终和 党保持一条心的工作队伍。
作者:郑一明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