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意识形态教育总或多或少体现一种来自于统治阶层的由上而下的强制性管 理,这一强制性令人们对思想政教育意识形态能否体现生活化产生了疑虑,实际 上具有该类特征的教育意识形态是根本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因此其体现了生活 化的本质。从哲学理论的唯物史观来看,虽然意识形态在传统上体现了管理阶层 的意愿及要求,然而其出发点却是基于实际活动中的人,因此从人们的现实生活 中可有效描绘其生活实践展现在意识形态中的反射及反响。也就是说在人们思想 体系中展现出的意识形态,从本质层面属于现实社会生活进程中的理论抽象,是 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根基所在,只不过在一定的对抗阶级利益社会中,统治阶层为 了实现各自利益,在不同价值取向影响中会自主利用扭曲方式展现现实生活。社 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是生活在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具有生活 价值的阶级内涵及价值诉求,因此该类本质层面的一致性决定我们必须以生活现 实为基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其生活化的本质立足点。
2.归于生活,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意识形态教育 多视角、全方位的社会化发展以及丰富性社会生活的转型令人们在 意识形态层面的价值观上产生了强烈冲突,并突破了原有格局,呈现出意识形态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的多种观念并存的发展状态,这种多价值观的冲突 令科学的意识形态教育更具重要性。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基于这一特征展开对 教育对象的意识形态影响,令其形成期望的思想品德并树立完善的价值观念体系, 以此规范指导自身的行为。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充分激发教育目标对象对 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令学习者通过思想的复杂矛盾变换不断认识对象、感知对 象,通过合理的选择及完善的整合将对象内化成自身观念,并外化形成具体的行 为过程,自愿产生信任感。在这个建立信任的过程中,不仅应实现对思想价值观 念的明晰,对相应知识影响理论的传授,同时还应完善渗透生活实践中的验证与体验理论。这是由于具有反应社会利益群体性诉求的普遍意识形态最终还应通过 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政策、制度及文化影响得以展现。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表现的感 性教育会直观显现基于意识形态的一定价值取向,而人们也只有通过现实生活才 能真正体味这些意识形态所反映出来的他们关心的利益与要求,并通过发掘其内 涵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认同与接受。因此在实践教育中我们必须 强化这种情感基础上的共鸣性认同,通过完善的理论化教育、适应性渗透生活化 的实践教育,来源于生活的以鲜活实例令教学进程更生动、更细化、更直观,从 而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当然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讲,事物均具有两 面性,真实的世界中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必然包含善与恶的共同存在,我们只有 用辩证的思维看待这一社会现象,淡化“恶”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与消 极作用,令其发展成为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有价值性资源,理清教育对象的矛盾思 维与困惑之感,为他们提供有力的发展契机,全面开展释疑教学,才能真正为学 生营造良好的思维空间,令他们直面生活中的困苦与艰难,在基于马克思主义的 哲学立场观点与教学方式中学会理性与科学的分析并产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良 好认同感。
3.源于发展需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固有面对统治阶层的鲜明服务功能,同时其并不是思 想政治教育唯一存在的依据,作为一类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的 哲学根基在于人们自身固有的对自我存在及发展的需求。人们要想在多元化社会 发展中站稳脚跟、实现适应性发展就不仅要通过生产获取生存信息资料,还必须 塑造与整体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定性精神,以意识形态为核心,合理形成对思想 道德的文化认识与把握。因此可以说人们的精神规定性令特定社会可充分开展思 想政治教育,人的不断提升需求与完善发展本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生存及发 展的理由。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必须通过对人们可能性的自觉性引 导,令他们持续、高效的履行自我构建、促进自我超越,才能在整体性层面促进 人们实现不断提升,令其社会关系更丰富、政治素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内涵 实现综合化统一发展。
4.结语 人们不断完善的发展需求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本体论依据,同时 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创设了广泛的生活化标准要求,我们只有充分认清 实践活动中人们的主体性与创造力,为他们提供合理的思想准备,立足于生活世 界,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充分利用哲学思想的优势指导价值展开深入的探索,真正将教育目光投入人们现实生活的境遇之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及观点方 式为他们梳理矛盾、发现问题,依据社会主导价值进行对生活的主体引导,才能 真正令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并最终促进人们在不断的自我 完善中实现综合全面的发展。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