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
大学英语;
文化教育 随着中国与世界发生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加强大学英 语教育教育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期待颇 高,其从业者们也做了诸多努力。但令人喟叹的是,大学英 语教学常常重语言而轻文化――这样的教学极大地降低了 外语教育的内在价值。在大学英语课程和教学改革亟需深化 改革的今天,探究大学英语文化教育无疑是当务之急。
一、后现代及后现代教学观 (一)后现代思想的内涵 早在19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一词就已经出现,后以 法国为中心逐渐在全世界范围里流通,并在社会各个领域里 掀起后现代变革。时至今日,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定义“后现 代”,却仍未能以某一种定义全面而丰富地概括后现代的内 涵。或许,正是因为“后现代性”与规章制度的定义相悖,代表着一种文化范式的变革,所以其内涵丰富多样,不能简 单解释。当然,“后现代主义”有一个方向,与“现代主义 的贫困”相比,一切都是基于西方传统的传统根深蒂固的偏 见,即概念、公式、概念等总是被认为是现实。后现代主义 最积极的贡献不是满足于一个稳定的、陈述的基础,而是寻 求人类理解的解释基础,对意义的运动不敏感,与事物息息 相关,它充满着直觉和阐释,并对生命的可能性抱持着开放 的态度。
(二)后现代教学观 后现代教学观主张“开放式”的教学,具体可以理解为:
去中心化、提倡对话与交流、崇尚差异性。1.小威廉姆E.多 尔是美国著名的课程与教学研究专家,他认为教师是师生关 系中毫无疑问的领导者,但仅仅是作为“平等中的首席”― ―学习者团体的一个平等成员。因此,在教师都不占有话语 的霸权,学生也不再是一个个被动地接受灌输的“机器”, 而是能以自己的方式思考、转换,能主动地追寻意义和价值。
“去中心”的平等教学就是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究,并 在探究过程中共同完成知识的创生、自我的再创造。2.后现 代教学观提倡对话与交流,倡导把教学看作是以“对话”和 “合作”为核心的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以“对话”和“合 作”为核心的教学是一种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 这个创造性地过程也奠定了学生的学力成长与人格素养。在 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对话”中对话语言、沟通信息、交融情感、碰撞心灵,为师生彼此提供了“发现世界”、“发 现自我”的契机,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而在“合作”中,学 生彼此之间所开展的交流起着主要的教育作用,学生通过互 动来产生各种新的见解,学习方式也多种多样,如:加入、 联合和批判地考察别人的观点等。3.后现代主义者对于“主 体性”问题的反思引发了其对“差异性”的崇尚。他们认为, 现代主义主义者的“主体性”过分强调了统一性和理性,而 太过忽视特殊性和道德性。因此,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吉 鲁提出,主体性是复合的、多层面的、多元的,是“在差异 中通过差异建立起来的,并充满矛盾”。
二、当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现状 在我国,大学英语已经施教多年,历经多次改革。大学 英语教学成效斐然,为新中国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但仍 然存在不少问题。面对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为更好地适应政 治、经济新形势,学者们在梳理过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经验 教训的同时,也总结出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目标 定位不准确,导致教学改革雷声大、雨点小,改革质量不理 想的结果。如在响应《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的“将综合英 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 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 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的过程中,大学英 语教师们往往是机械式、被动的、重复性的执行课程要求, 缺少对文化知识学习的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对课程甚少自主调适,更不会灵活创生,这一切都在对课程教学施加 压力,从而影响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质量。总体而言,在 教学目标上重视语言而轻视文化;
在教学内容上重视西方文 化输入,轻本土文化输出;
在教学方法上则重程序性法,轻 交际法。
三、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后现代转向 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知识,更代表了一种文化。基于 后现代教学观来探索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就是要关注英语教 学中的文化回应性――要让大学英语教学既具有语义学、语 用学的英语语言教育价值,又富含文化教育的价值。为达到 这样的教学目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应重视以下几个 方面:
(一)深挖英语中的文化内涵,突显英语教学的文化价 值 英语教学往往从字词句教起,但英语教师却往往忽视了 在英语单词、短语、语调中所饱含着隐性观念――它们大都 具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若教授英语语言知识之余,还能着 力于解析英语语言文化内涵,帮助学生厘清中西方不同的价 值观念、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的规范等文化元素,引导学生 正确辨别外来文化,培养学生面对外来文华时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的能力。语言无疑是文化的载体,离开文化,语言不过 沦为一串串空洞的符号。不同于中学教材,大学英语课程教 材选材广泛、涉及面广,内容上难免会涉及到中西方特有的问题,如民族生活、政治立场、宗教信仰、艺术偏好等方面, 如果学生缺乏所学材料的背景知识,就很容易因为自身文化 的“前理解”偏差而导致错误的语言理解和运用。如在英语 学习中,学生往往会产生望文生义的现象。比如 “ablacksheep”指“害群之马”,学生往往按照字面理解 成“一只黑羊”。“Pullone’sleg”指“开玩笑”,学生 容易混淆为“拖后腿”。还有一个经常被学生们因为缺乏背 景文化而误解的例子,常常被错误地翻译为“大字报”,这 就贻笑大方了。其实这个短语出典于《圣经》,讲述的是古 巴比伦王曾设宴款待宾客,在酒酣闹热间做出了亵渎神灵的 举动。正在此时,突然出现了一只隐形的大手,在宫殿墙壁 上书写了许多古怪的信息,无人能够破解。此后不久,巴比 伦王就被杀害了。由此,“the(hand)writingonthewall” 被用作描述“不祥之兆”。不难看出,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 中,教师若着重补充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一定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化。此外,英语教师还应尊重学 生的“前理解”,在某些可以同类比较或对比处进行英汉文 化比较,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仅学习到词汇、句 子的表层词义,更能深入理解其内在文化――这样的教学方 式将文化背景知识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并引导学生自主地 学习探索中西方文化,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也为语言学习和语言理解打下基础。
(二)重视母语文化的输出,有效利用中华文化正迁移当前的英语教学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学生用英文讲起圣 诞节、万圣节能侃侃而谈,而聊到中国传统节日则聊聊几语、 甚至无话可说――面对学生们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如何 让英语教育承担起向世界推介中华文化的重任,如何培养学 生在谈起祖国和祖国文化时有话可说的能力,如何在英语教 学中纳入中华优秀文化、达到文中华化正迁移――这是英语 教育从业者们的又一重大课题。在“一纲一本”的现状下, 教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英语课堂教与学的内容和成效。
然而,通读大学英语课程教材《新世纪大学英语》后,我们 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篇章都选自英美报刊书籍,材料多反映英 美国家文化。若教师在课堂上局限于既定的教材,不然导致 仅强调英语语言文化导入,忽视本土中华文化的状况。大学 英语教师们应该认识到,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认知是“跨文化” 的基本前提,而绝非舍弃自己的文化直接大步流星“跨”到 西方文化。比如说,讲music,英语教师们大可不必长篇累 牍介绍西方的音乐变迁,若从muse缪斯女神教起,而后引申 出中国文化中的文如泉涌,学生就会更透彻地了解词汇背后 的中西文化、中西方思维;
讲drive,也无需机械地罗列词 典释意,若巧妙引用古汉语,将其解释为“使之动也”,则 让许多困扰学生们的英文难句迎刃而解,如《新世纪大学英 语2》中的一句名人名言 “Laughteristhesunthatdriveswinterfromthehumanface”。
至此,若英语教师们还能顺势引入中国语文中的使动用法“臣活之”,“春风有绿江南岸”,甚至将现代汉语中的“端 正态度”(使态度端正)、“繁荣经济”(使经济繁荣)加 以比较、翻译,则更能在课堂上让中西语言碰撞出别样的文 化美。
(三)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体验-探究式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体验-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 导下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并应用到 实际问题解决中来完成交际任务。学生在在交际过程中会深 刻地理解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语言文化。英语教学中有句名 言“Nocontext,nomeaning”,在实际语言交际中更是如此:
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话题的选取、情感链接、个性特征、社 会角色等语境因素都极大地制约着语言形式的选用。因此, 若想课堂学习后学生能在真实场景中正确地使用英语,教师 就应该根据课程安排随机设置合适的交际语境,用多种方式 鼓励学生进行英语语言实践活动、体验英语文化,如角色扮 演、情景对话、舞台剧、英语配音大赛、英语辩论赛等。俗 语说“告诉我,我会忘记;
给我看,我会记得;
让我参与进 去,我会理解。” (“TellmeandIforget,showmeandIremember,involvemean dIunderstand.”)面对截然不同的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 生活方式,传统的传递-接受法已然无法应对现行的大学英 语教学需要,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们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展 开体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包容性。
参考文献:
[1]余娟.从语言学习到文化理解[D].华中师范大 学,2011. [2]侯艳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 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3]余娟,郭元祥.论外语课程的文化回应性教学叫.全 球教育展望,2011(3). [4]曾莉,张妹.论教师的文化回应教学[J].教育评 论,2012(1). [5]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 究,1992(1). [6]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 究,2003(6).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