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同声传译;
语码转换 ;
释义理论 1. 引言 同声传译目前已经广泛地运用到各种国际会议活动 中,成为各国代表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论坛上跨越民 族语言障碍的主要交流方式,伴随着全球化在人类社会各个 领域的不断加深,同声传译也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发展。
尽管同声传译正在进入越来越多的来自各行业从业者的工 作中,但是对同声传译的了解仍然局限在学界,因此,对同 声传译的实践与理论的介绍具有社会现实的意义,本文阐述 了同声传译的起源到发展,同声传译的工作流程及其早期理 论的译介。
2. 同声传译的工作流程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是目前国 际会议使用最广泛的口译模式。通常来说,使用两种语言以 上的国际会议就需要用到同声传译。使用同声传译的国际会议中,译员坐在配有专业耳机 和麦克风的同传间里,在听到原语后立刻将其同步翻成目的 语,这一语码转换的过程通过会议厅与同传间之间的交互耳 机和麦克风进行的,这种翻译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不会打断 演讲者的思路和演讲的连续性,从而保证会议在一种自然的 交流状态中进行。每种语言的翻译需要一间同传间,每间大 概是有两名译员。听不懂原语的与会者,需要借助他们手里 的同传接收器通过专门频道听取口译人员的翻译。同传接收 器有不同的频道,代表不同的语言,听众可切换到自己理解 的语言实时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演讲者,译员和听众之间的信息传达链如下:演讲者用 自己的方式发言,不受同传译员的影响,有时甚至他们都不 知道同传译员的存在,译员坐在属于自己的包厢里,听取演 讲者的信息,同时把信息翻译给听众,而现场的听众手里拿 着同传接收器,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是放下同传接收器听取演 讲者原语发言还是带着同传接收器听译员的翻译。图示如 下:
信息的传达从演讲者到现场听众只会推迟很短一段时 间,通常是几秒,也就是说原语的发出和译文的重组几乎是 同步的。(Wilss, 1999) 由于同声传译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 力,译员通常会轮流翻译,一般不超过30分钟。
以上介绍了同传译员基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以下是由Chernov总结出的同声传译过程中关键的一些步骤 (Chernov:1979)。
1. 原语(SI)信息只传达给译员一次,是随之时间推 移的(由“左-右”的过程) 2. 两种交流活动,即听取原语(SI)信息和用目的语 (TL)表述(重组信息)是几乎同时进行的。
3. 译员用于原语信息解码,目的语信息再编码和信息 重组的时间非常有限,相关研究表明通常只有几秒时间要完 成上述过程。
4. 从第三点可以看出,只有有限的信息单元在同传翻 译过程中被处理。
3. 同声传译早期理论的译介 同声传译最早出现在审判二战德国法西斯战犯的纽伦 堡国际军事法庭上,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大型国际会议中采用 同声传译。自此以后,同声传译作为一个翻译领域“新天地” 成为语言学者特别是翻译学者大力耕耘的田园,他们在这个 领域做了大量相关研究,使同声传译研究不论是在理论上还 是在实践中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同声传译概念最初被提出时曾引发了学界的争议,有学 者质疑其可操作性(Lederer, 1981),但自从其在实践中得 到证明后,随即出现很多了相关的培训课程,第一批实践者 开始建立专业教育和实践方面的认证体系。早期出现最多的 有关同声传译的文章是来自口译专业人员,他们的努力为口译培训创建了理论基础。早期出版的一些同传研究手册也成 为了研究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Setton, 1999) Jean Herbert在《大会翻译的发展》 (How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Grew)一文中阐述了同传是如何 逐步运用在国际会议中,特别是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大会首 先的运用的语言是法语和英语,之后就发展到其他联合国的 官方语言如中文,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同声传译的发展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译员的角色也发生 了改变,从早期显耀地出现在观众面前的连续传译译员过渡 到会议幕后的身处同传间的不为听众所见只闻其声的同声 传译译员。(Herbert, 1978 ) 由于同声传译独特的特点,勇于接受这一研究挑战的学 者不得不做出很多理论的假设。在《同声传译:认知语用学 分析》(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A cognitive-Pragmatic Analysis),一书中,“Robin Setton 说:“早期同声传译研究文章的主题大多与现存模式下SI的 涵义结合在一起的:首先,译员要能成功地实现说与听的同 步,此外还要兼顾翻译任务的复杂性,现存的单一渠道和对 言语理解、产出的系列模式无法对这种可能性作出预测。第 二,对于很多意识到不同语言之间存在语义和结构差异的语 言学家或是翻译者来说,对话语进行实时准确的翻译也许是 一个过分的要求。(Setton, 1999) Setton的观点显然是从 结构主义角度出发的语码转换观点,认为语言之间本身存在无法逾越的障碍,而要在短瞬间跨越这种不同语码之间的结 构障碍是不实际的。然而,早期的研究并不太具有科学性, 大部分是建立在个人见解而不是实证的基础上,除了少数的 译员和使用者外,仍然广泛存在质疑的观点。
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巴黎高等翻译学院的Danica. Seleskovitch以及有类似观点的学者界定了有关语言和演 讲行为的主流行为主义观点和结构主义观点的对立,明确提 出好的大会口译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它的可行性可以对理解 语言的本质带来新的启示。Seleskovitch和一些释义理论 (IT)理论家在其自身经验和见解基础上建立了这一理论以 及培训原则,认为语言之间的结构差异并非无法逾越,同声 传译是一项需要技能的行为,它不需要特别的语言学战略, 而是需要边听边说的能力训练,而这依赖于的译员对原语和 目的语都有母语般的掌握。(Setton, 1999). 在70年代的时 候,Seleskovitch达妮卡·塞莱斯科维奇提出“意义理论” (Theorie du Sens) 。
4. 结束语 同声传译的特殊要求和同传技巧的难度给教授和学习 同传技巧带来不小的难度。Setton认为,对SI 的研究主要 是通过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的(Setton, 25).实践者和培训 者采取的是规范的,社会-语用学路径,这种方式发展成后 来作为同声传译主要理论的巴黎学派释义理论(IT)。当前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同声传译研究是处在不同学科的交叉路口的学科,除了传统的语言学者来自主认知学科,社会学 科,心理学科等领域的学者也日益关注该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Chernov, G.h.V. Semantic Aspects of Psychologistic Research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J]. Language and Speech,1979(22:3) 277-295. [2] Herbert,J. How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Grew[A]. Gerver, D and Sinako, W(eds) Language Interpreting and Communication[C]. New York: Plenum Press,1978.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