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手操作引导研究性学习,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数学是一门内容较为复杂,概念较为抽象的学科,只是 依靠教师的讲解和灌输,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其实,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借助操作将数学内容形象化、 具体化,让学生更真切地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进而激 活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时,教师为学生创 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有三户人家打算合力挖一口井,并且要 共用这一口井,为了公平,就要使这口井与每家的距离都一 样,请大家帮他们设计一下,这口井要建在什么位置最合理。
之后,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为了 更好地研究这一内容,开始动手操作,自己动手在图纸上绘制具体的设计图。他们在动手设计中,不断地思考、改变、 创新,有学生在图纸上画上三个圆圈,代表三户人家,并用 直线将这三户人家相连在一起,用直尺不断地测量、探索。
最后,学生在自己动手绘制的过程中,发现了如果将三户人 家绘制在同一个圆的边上,将这口井设计在圆心,就可以达 到题目的要求。于是,学生开始探索研究圆的相关知识内容。
学生在动手实践探究中,很自然地了解、掌握了圆的概念和 意义,对如何确定圆的位置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师借助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自主 学习意识,促使学生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凸显了学生在 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借助实际问题引导研究性学习,激活学生的解题思 维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是帮助学生 巩固、掌握数学知识内容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教师要 有效地利用课堂问题这一学习资源,设计一些实际生活问题, 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更主动地探究。借助问题 的实用性,促使学生思考、研究,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解题 思维。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时,教 师在课堂中引入了开放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 知识去思考解决。例:有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方式一:
月租30元,本地通话费用为每分钟0.30元;
方式二:没有月 租,每分钟通话费用为0.40元。(1)如果一个月内通话250 分钟,请问哪种计费方式会更合算一些?(2)请你帮忙计 算一下,当通话时间为多少时用两种方式都合算?这是一道 生活中常见的较为开放的数学问题,需要学生不断深入思考 研究。大部分学生都能利用整式的知识快速地解答第一小问。
之后,学生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开始研究第二小问的解法。
学生通过审题后发现,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用到一元一 次方程的知识,于是他们就开始研究其中的等量关系。学生 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到所谓的“都合算”,就是最后 所花费的话费是相等的,于是学生就从此处入手寻找等量关 系。之后,学生主动地研究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根据 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实际问题的引入,激活了学生的解题思维,让学生体验 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合作交流引导研究性学习,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们的相互合作,因此,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研究性学 习能够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适当地引 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也使 得学生有机会将每个人的观点进行整合,进而相互学习、共 同发展,凸显出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意义。
在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时,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法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教师给出问题:一台计算机每秒运行 1014次,请问经过103秒后这台计算机会进行多少次运算?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很快列出一个乘法算式:1014×103。
但很多学生在如何解这个算式时遇到了困难,并对此知识充 满了好奇。于是教师相应地给出几道算式:22×23= ;
a2× a3= ;
5m×5n= .并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结组,通 过相互探讨、共同交流,探索出其中的奥秘。学生立即进入 到小组合作探讨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探究后,有的小 组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是利用乘方幂的意义,得出23×22= (2×2×2)×(2×2)=2×2×2×2×2=25,后两个算式可 以利用同样的方法解出。”“我发现这三个算式有着一定的 规律,都是两个幂相乘,而且两个幂的底数都相同。”还有 的学生说:“我经过计算得到的结果好像也存在着一定的规 律。它们的底数都和原式中的底数相同,指数是原来两个指 数的和。”另一个学生说:“我们可以从这三个算式中得到 这两点规律,但是这些并不能代表全部,我想我们可以试着探究一下一般性:am×an= 。”学生就这样在探索中交流, 在交流中不断改进。
在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有效地活跃了课堂 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了学生的知识记忆,同 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观察猜想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如今的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再专注 于向学生灌输知识,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 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而观 察猜想是学生创新的开始,是学生思维活跃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时,教师 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了一些图片,包括飞机、蝴蝶, 还有一些中外著名的建筑物,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这些图 片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思 考,发现这些图片都是对称的。由此,学生对“对称”的知 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教师进一步提问:根据这 些图形,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请你猜想一下,什么样的图 形是轴对称图形?之后,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刺激下,主动地 观察图片、思考。有学生大胆猜想:“有一条对称轴,这条对称轴两侧的图形相等就是轴对称图形。”还有学生猜想:
“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可以重合在一起的 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在猜想后,急切地想要知道 自己猜想的正确性。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开展探索、研究, 主动探索有关轴对称的知识内容。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感 受到了轴对称的科学性、艺术性。
总之,研究性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初中数学学习中, 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教师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引 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