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经济环境 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仅 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也为青年一代实现人生价值 开辟了多种途径。经济领域的变革导致大学生政治观的变革,而政治观的演变又 反过来制约着经济领域变革的方向。从1979年到1989年,大学生政治观变化的总 趋势是政治观取向功利化和政治观主体自主化。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这种政治观 念演变的基本方向是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变革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价值观念 变化的方向一致的。在80年代,我们比较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方面的教育,但 是却忽略了国内经济领域的变革所引起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以及这种情况对 大学生政治观所造成的影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市场竞争给大学生政治观的形 成打下了深刻烙印。[1]因此,如果不加强对大学生政治观方面的教育与导向, 那么政治方向的教育就有可能失去思想基础。这正是80年代大学德育实践中的教 训。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我国经济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产力获得解放。在社会加速向市 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大学生在对经济高速发展感到振奋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 经济发展带来的越来越大的生存竞争压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立引起社会形势的变化,对此许多大学生都有不适应的感觉。各种社会思潮的影 响也导致了90年代中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趋同论”的认识问题。
党的十六大确定到2010年左右我国将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不仅改变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也会通过各 种途径影响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市场经济 是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的经济体制,要求整个社会环境公开、公正,这 对于人们树立平等观念、竞争意识有积极作用。市场经济同时又是契约经济,要 求每个人必须遵守秩序,讲究诚信,遵守承诺。这些对于人们养成诚信的品格有 重要作用。市场经济还要求市场主体必须遵守法律,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从事经 济活动,因此它对于社会上每个人树立法治意识、法制观念有基础性作用。而这些品格对于培养正确的政治观又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 二社会政治环境 在80年代初期,由于“文革”的消极影响,使许多大学生对政治感到厌 倦甚至恐惧,因此对政治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冷漠。80年代中期,由于对大学生的 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给予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导向,精神文化领域的开放也 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生活方式、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不少学生从丰富的中 外思想文化成果中获得了认识人生的武器,找到了实现自我与社会政治生活最佳 结合点,人生价值观念得到了升华。到了80年代末,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锐减,社会主义发展遭受严重的挫折。在国内,由于 腐败现象蔓延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导致1988年至1989年发生了波及全国的 “厌学风”和“经商热”。[3]在新旧价值体系的矛盾、整合与斗争中,大学生这个社 会群体虽然有过彷徨与痛苦,但他们在与旧的社会体系决裂、对新的社会体系认 同等方面,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要敏感而迅速得多。
1989年的政治风波以后,大学生的政治观问题成为社会科学界研究的 热点。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是,90年代大学生的政治观中立现象相当普遍。在90 年代初期,全社会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主导性政治观念的真空,使长期以来 带有权威成分和偶像色彩的政治教育失去了现实支撑点,从而为大学生政治观的 转变提供了契机。90年代中期的大学生对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给予了实事求是 的评价,对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表现出宽容态度。同时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同感有 所增强。这是因为大学生亲身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巨 大成就,身边环境的变化直观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90年代末的大学生整体上政治情绪比较稳定,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 策和一系列的工作认同度比较高。这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他们对现实的感受。由 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不同,国际政治显示出多元化的特点,这种政治现象的多层 面性表现为政治主体的多层性、政治内容的多样性、政治措施的多重性、政治文 化的丰富性,反映了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形态下经济利益不同的各阶层之间错综 复杂的关系。这种多元化的复杂状况也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到大学生的政治 观。
到了21世纪,我国进入改革创新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 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特别是在汶川 地震这一事件中,遇大灾害,攻坚克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一切使大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把握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但是也应看到,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模式 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也受到世界多元政治格局的影响。[4]大学生处于 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其政治观与社会上的成年人相比会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 反复性和盲从性。
三社会文化环境 90年代以来,大学生政治观的变化轨迹一直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对 西方国家的民主和政治制度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都与舆论和文化传媒的正 向引导作用是密不可分的。我国于1994年获准接入国际互联网。根据“中国互联 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1月的第19次调查报告,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 人数达到了1.37亿。互联网文化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深刻地作用于我国社会的各个 层面,对高等学校来说影响尤为深远。网络文化是人类以网络设施、网络技术和 信息资源为支点,以现实社会为原型创造的以网络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文化形 态。[5]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正加速改变着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政治倾向和政 治态度,给大学生的政治观取向带来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性、 平等性、互动性等特征对现实中国家的政治生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技术 变革了传统的政府运行机制,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换、重组、优化,促进公民民 主权利的实现。公民权利至上是现代行政法律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和现代民主政 治的根本要求。[6]网络技术最大的价值目标就是为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进一步 提供现实的技术条件。网络对建设回应性政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工 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都有利于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和政治民主观念 的形成。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会给大 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带来不利影响。在互联网上,大学生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 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网络使用者发表信息是完全自由的,这容易使一部分大学 生忽视现实世界的约束力量,随心所欲地进行信息的传播活动。这其中既有谣言 和不健康的信息,又不乏反政府、反社会、反人类的言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信息的滥用。网络文化的信息结构是无中心的,它是一个信息高度离散化的国 际文化场域。因此对于上网者来说,自己就是中心,这就很容易导致以自我为中 心、个人至上的观念意识,造成部分大学生行为取向上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大学 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正处于激烈的动荡和交锋之中,有时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网络上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容易使大学生对一些不健康的价值观念逐步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最终走向认同和依赖,从而出现 政治价值观的倾斜。
四结语 影响大学生政治观变化的外因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 化环境。综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政治观变化的走向,可以得出结论:20世纪80 年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经历了“由热转冷,由冷变热,再由热转温”的变化。90 年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比较坚定,在多元化的政治背景影响下政治观中立现象比 较普遍。21世纪大学生基本的政治观点正确,政治认知判断比较理性,高度关注 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关的大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信心,思想 道德状况和精神风貌总体良好,主流价值观积极、健康、向上,成长成才愿望迫 切。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