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城建 > 【初中语文生活教学浅探】初中语文课

【初中语文生活教学浅探】初中语文课

来源:城建 时间:2019-10-21 07:55:26 点击:

初中语文生活教学浅探

初中语文生活教学浅探 语文来源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内容要尽可能与生 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在生活情境中理 解语文、运用语文。语文“生活化”就是要帮助学生沟通语 文思维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要突破语文课 堂教学空间,向生活开放,向社会延伸,与活动互补,让学 生不断地丰富情感,提高鉴赏能力,善于品味生活,让学生 真正地走向语文,在生活的大课堂中用语文,真正感受语文 的魅力。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枯燥的课文变成具体 形象的生活化内容,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景, 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学生 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运用。

在教学《〈论语〉十二章》时,由于文本内容离学生 生活距离太远,因此我担心学生学起来困难,于是我先创设 两个生活化的场景,然后由学生用文中原句回答问题,并说 明理由。场景1:有一次有一个陌生的远道朋友,慕名来与孔子 及其弟子探讨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孔子带领弟 子在热情接待朋友时,由衷地发表感慨说:__________。(此 时孔子说了一句什么话?) 场景2:一次孔子及其弟子围坐在一起,思考如何解决 某一疑难问题时,起初都无好办法,忽然孔子弟子中平时较 差的一位说出了令孔子吃惊的好办法,于是,孔子感慨地 说:_______。(此时孔子说了一句什么话?) 同学们思考了片刻,然后几乎所有的同学都答出了“有 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答 案,并且还能模仿孔子的语气、语调来回答,而且纷纷都说 出了自己的分析和推理过程。我见同学们讨论热情高涨,于 是我要求学生为每一则论语创设生活化场景,并说明创设理 由,看谁的场景更有创意,更体现水平,更有启发性。几分 钟后,一个平时学习不太认真的同学站起来说:“有一次, 孔子与弟子一道研讨,为弟子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弟 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入钻研,于是说:_____________。

请同学回答。”接着马上有同学回答道:“学而时习之,温 故而知新”,并且说明了推理理由。课堂上热闹非凡,人人 都积极地参与,铃响了,同学们还兴致盎然地不愿下课。课 后我考查同学们学习本文的效果,惊奇地发现,同学们学得太好了,而且人人都做到能背能讲能用。

这堂课通过创设生活化的“真实”场景,使枯燥的文 言语言变成了有形可感的生活化内容,同学们在愉快的、充 满趣味的、富有创造性的创设场景、回答讲解、分析推理的 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吃透了原文,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语文来源于生活,如果让语文教学巧妙自然地回归生 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让课 堂成为一个生活的舞台,学生就能尽情投入,全面积极地参 与教学活动,打破课内与课外、古代与现代、学习与生活的 界限,同时也缩短了他们与文本的距离。

其实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 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教学为起点来实施 语文生活化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 生活,联系实际,并走进生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课文内容,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会生活,改造生活, 做生活的强者,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二、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语文教学与学 生生活内容相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乐于学习,培养学生的 语文能力。七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分别是亲 情、青少年学习生活、自然,完全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我 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语文教学与 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自主学习,乐于 探究,培养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培养学 生的语文能力。

我在讲解《羚羊木雕》时,是这样设计拓展延伸题的: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万芳,你 还会做我的好朋友吗?站在父母的角度,应该怎样处理这件 事才更妥当?”此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争论异常激烈,想 象十分丰富,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还教授学生与人 沟通的能力:与父母交流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与朋 友交往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推荐给同学们三篇好文 章: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学习父母与孩子的沟 通)、舒婷《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学习朋友之间的沟通)、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习师生之间的沟通)。

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才使得语文课堂如一渠活水。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我们还可以运用仿 写、续写的方式,提升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例如在教学 《背影》一文,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仿写的拓展延伸:领悟到文章深刻内涵之后,你将会留意生活中哪些看似平凡却 又感人的情景?学生有的写奶奶剥荔枝,有的写妈妈盖被子, 有的写爷爷的轻声叹息,有的写父亲的忙碌奔波……学生深 刻体会到亲情的真实和感人,从而提升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 个体认识,也促使学生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优化了语文 教学过程,而且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 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 互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 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开展各类语文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 培养学生的听、说、写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知识源于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 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认识。教师要把讲台变成舞台,让学生 充当生活的角色,将语文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 学生感受到新学的知识源于生活,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认 知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

开展各类语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习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后,我就设计了一个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课后实践练习题,组织学生利用星期天开展环 保考察活动:看一看周围有哪些污染源,污染程度怎样,还 有哪些人为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想一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 护或改善环境,并要求学生结合当前开展的“五水共治”活 动写出考察报告和作文一篇。

通过调查走访,学生写出了真实的报告并提出了合理、 可行的建议与措施:
a.开展“节能减排,我们在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 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废旧物品重新再利用。

b.自办小报,将收集到的文字资料、图片做成展板, 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进行“爱我家园,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的义务宣传。

c.给环保部门写建议信:严格立法,保护水资源。

d.以童话形式的作文:再现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如 《一条小鱼的遭遇》…… 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理解, 从而使学生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积极性。

我在上《羚羊木雕》这堂课时,提出问题:“在这场家庭矛 盾中,谁是谁非,你是怎么认为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但说法不一,此时,我灵机一动,大家对这场家庭矛盾的争 议都很大,这样,我们就进行一场以“羚羊木雕该不该要回 来?”为主题的辩论赛,将全班分为正、反两方,正方代表 “应该要回来”,反方代表“不应该要回来”,进行课堂辩 论。双方都十分投入,说得十分精彩,同学们的见解令我吃 惊,使我震惊!正、反两方都说得很有道理,不分胜负。这 样的语文课堂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 学生思考和辩论的能力。

书本和生活是学习语文的两只翅膀,脱离了生活的语 文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利用语文与生活的 关联性,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方法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 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空 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语文知识,提 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教师,现居浙江浦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