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城建 > 决问题中综合法与分析法的教学思考 分析法和综合法

决问题中综合法与分析法的教学思考 分析法和综合法

来源:城建 时间:2019-10-21 07:54:17 点击:

决问题中综合法与分析法的教学思考

决问题中综合法与分析法的教学思考001lunwen.com 2011课标版教材使用以来,加强了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 的学习。翻看现行的教材,呈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图 示法、列表法、枚举法、假设法、倒推法等,而作为解决问 题中最基本的方法——综合法与分析法,却被边缘化了。实 际上,数学问题一般都是由条件与问题两部分构成的,任何 人解决数学问题都会看问题、找条件,这是最常见的思维方 式。所以,分析法与综合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 基本思路,教师教学中应让学生重点掌握。

一、分析法和综合法的含义 1.分析法 分析法就是从所求问题出发,逐步找出需要的条件,直 到条件都是题中已知的,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方法,即执 果索因。

例如:“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箱保温壶有12个, 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 分析(1):由于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需要用“每 个保温壶的价钱”ד保温壶的个数”。题目已经直接告诉 我们“每个保温壶卖45元”,而“保温壶的个数”不知道, 因此要先求出“保温壶的个数”,再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列综合算式为45×(12×5)。

分析(2):由于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可以用“每 箱保温壶的价钱”ד保温壶的箱数”。题目已经直接告诉我们“卖出保温壶5箱”,而“每箱保温壶的价钱”不知道, 因此先求出“每箱保温壶的价钱”,再求出“一共卖了多少 钱”,列综合算式为45×12×5。

可见,分析法从要求的问题出发,着重分析数量关系, 这样学生就不会乱猜算法,而是根据要求的问题找出数量关 系,逐步解决问题。

2.综合法 综合法则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找出可以解答的问题, 直到这个问题就是题目所要求的,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方 法,即由因导果。

仍以上述例子为例,用综合法分析如下。

分析(1):根据题目中信息“5箱保温壶”与“每箱保 温壶有12个”,可以得到新的信息“5箱保温壶的总个数”, 然后根据“5箱保温壶的总个数”与“每个保温壶卖45元”, 可以求出“一共卖出的价钱”,列综合算式为45×(12×5)。

分析(2):根据题目已知信息“每箱保温壶有12个” 与“每个保温壶卖45元”,可求出“每箱保温壶的价钱”, 又根据“每箱保温壶的价钱”与题目中的信息“5箱保温壶”, 可求出“一共卖出的价钱”,列综合算式为45×12×5。

同样是解决问题,用综合法则顺着思维,从已知条件入 手,找出有关联的两个条件,逐步逼近要求的问题。

3.如何运用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用分析法要看题中的已知条件;
用综合法解答时,更要考虑题目要求的问题,才能使解题简捷、 灵活,故二者常常结合起来使用。

在以往教学用分析法解答题目时,教师常采用数形图进 行讲解,但往往过于繁杂,后来改进教法。如解答一般两步 计算问题时,应抓住题目中的主要问题,根据题中的数量关 系,列出关系式,然后逐步推导,直到得出结果。

例如:“兴华村去年使用天然气的户数是前年的4倍, 今年使用天然气的又比去年增加了20户。今年使用天然气的 一共有多少户?” 分析题目时,可以找出关键信息“今年使用天然气的又 比去年增加了20户 ”来写出数量关系式,即“去年使用天 然气的户数”﹢20户=“今年使用天然气的户数”。“去年 使用天然气的户数”还不知道,可根据信息“前年只有16户 使用天然气”与“去年使用天然气的户数是前年的4倍”求 得。即:
二、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综合法和分析法 分析法、综合法如何教给学生?何时开始学习?这是教 师教学的困惑之处。

1.寻找隐含的数量关系 面对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学生最难的是找到中间问题, 而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则是基础。在学习一步计算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累积方法,提升处理信 息的能力,使他们在已知信息中找到隐含的数量关系。如“迎宾山庄有游客800人”“假日宾馆有400人”,从这两个信息 可知其中隐含的数量关系:两个酒店一共的人数;
迎宾山庄 比假日宾馆多(或假日宾馆比迎宾山庄少)的人数;
迎宾山 庄人数是假日宾馆人数的2倍,假日宾馆人数是迎宾山庄人 数的一半。

2.数量关系逐步抽象 无论是哪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分析题目中 的数量关系,而找到题目中两个相关联的数量之间隐含的关 系,同样需要长期的训练。数量之间隐含的关系如何表征出 来?那便是数量关系式。以往的应用题教学过于强调题目类 型,以至于抑制了学生的发展,而现行教材对于数量关系没 有明确的要求,那该不该教呢?如果脱离了数量关系,完全 依赖生活经验,忽视数学经验,仅仅满足于运用生活经验解 决问题,时间长了,学生的思维就会出现局限性,始终在低 水平处徘徊。国家课程标准核心组成员孔凡哲教授认为:“数 量关系是数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数量关系需要 重视。

那么,如何进行数量关系的教学呢?建议分阶段进行, 循序渐进。

第一阶段:初步感知数量关系。

教学低年级的一步计算解决问题时,可先让学生具体说 说算式中每个数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引导他们用数学方法表 示出它们的关系,逐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如二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道题:“每只小猫钓6条鱼,4只小猫能钓多少条 鱼?”根据乘法意义,“求4只小猫能钓多少条鱼”就是求4 个6是多少,列式解答为6×4=24(条),然后让学生说说算 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学生答:“6是每只小猫 钓鱼的条数,4是小猫的只数,24是一共钓鱼的条数。”接 着,教师指出可以用以下的式子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每 只小猫钓鱼的条数”ד小猫的只数”=“一共钓鱼的条数”。

第二阶段:自觉地表述具体的数量关系。

三年级学生在之前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尝试独立找出数 量关系,并用具体的量来表述,为用分析法解决问题奠定基 础。

第三阶段:形成模型。

四年级下册教材结合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关 于价钱、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即单价×数量=总价、速 度×时间=路程,使学生进一步明晰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 的作用。

第四阶段:运用数量关系式分析和解答问题。

此时,学生能运用数量关系式,综合使用综合法、分析 法解答题目,而不再是依靠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3.追本溯源,日积月累 从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开始,教师大多引导学生抓住题中 的关键(即中间问题)来分析与解答,而根据数量之间的关 系找出中间问题却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不少教师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的小标题,而这仅仅是表述每 一步所要求的是什么,至于如何找到中间问题,即第一步先 求什么,大多数教师没有关注到。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 可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法或分析法找到题中的中间问题。教师 应对第一步先求的量多问一个“为什么”,促使学生回顾解 题思路,提炼分析方法。如归总问题的教学,当学生解答后, 教师可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要先求出‘买6个碗一共用多 少钱’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找出方法:可以根据信息 “买6元一个的碗”与“可以买6个碗”,求出“买6个碗一 共用多少钱”;
也可以根据问题“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 个”,需要找出“一共用了多少钱”与“买了9元一个的碗” 这两个条件才能解答。因此,无论是根据已知信息分析,还 是根据问题进行分析,都需要先求出“买6个碗一共用了多 少钱”。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拨、小结方法, 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分析的方法。当然,任何方法的学习并 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有意识、长期不懈的渗透和培养。

4.逐步分段,潜移默化 实际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分析法、综合法是结合使 用、互相协调的。严格来说,分析是为了综合,综合又需要 基于分析。

由于分析法和综合法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故应贯穿 解决问题教学的始终。因此,课堂教学,教师需要有计划地 渗透分析法和综合法,提高学生使用分析法和综合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燕青.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三年级“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辑录[J].现 代教学,2015(7). [2] 曹培英.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研究[J].小学数 学教育,2013(9). WWw.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