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美”之内涵 道德,是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是调整人与人之间 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只涉及个人、个人 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
涉及社会公共部 分的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也称为社会公德。古今中 外,人们对道德的含义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不难发现,道 德内涵大都是围绕道德与人、道德与社会的话题展开。
从道德与人的角度来看,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述 而》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这里的“道”指人的理想人格,“德”指立身根据和行 为准则。西方教育家杜威也指出, 道德潜在的包括我们的一切行为。道德和整个人的性格 有关,而整个性格又与人的全部具体特性和表现相等。康德 认为,道德属于理智世界,是人理智的一部分,人根据同一 律原则将道德与感觉世界中的福祉联系在一起。老子也在 《道德经》中说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 自然。”[1]其中“德”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而“道” 指人世共通与自然运行的真理。老子的观点表明人生活在社 会中,人的一言一行与社会息息相关,人的道德始终通过社 会生活反映出来,因此,道德与社会具有紧密联系。从道德 与社会的层面看,近现代哲学家冯友兰提出,道德是社会之 所以维持存在且能不断发展进步的规律。魏英敏教授则认为, 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 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 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休 谟也提出,“道德无非是人们所制定的一种社会契约,具有 主观任意性,因而虽然无所谓真假,却具有优良与恶劣或正 确与错误之分。”[2] 纵观上述道德的理解,无外乎两层含义:(1)从道德 与人的角度看,道德具有内在性。中西方教育家普遍认为道 德是一种德性,是一种理性,每个人都具有,只是程度不一。为何说是理性,亚里士多德曾说,“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 用的智慧”,这里的“智慧”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性。苏 格拉底也曾说“知识即美德”。尽管苏格拉底对此知识并没 有具体阐释,但是我们可以把握他说的“知识”并不是普通 的知识,不是教材知识、书本知识,而是指一种感悟、体验、 反思、醒悟的理性思维。因此,根据道德与人的关系,不难 发现,道德是内隐的,具有内在性,它更加注重个体的接受 状况,是理性的道德。(2)从道德与社会的角度来看,道 德具有社会性、契约性。道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意 识重叠,它并不是规范,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重叠公式。道 德是维系社会存在,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规律。因此, 道德与社会的关系表明,道德是外显的,具有外在性,它能 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树起鲜明的道德旗帜,能在短时间内抢占 德育高地,对于主流德育思想实施大范围影响和覆盖[3], 社会道德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即至善。由于个体始终离不开社 会生活,社会也无法脱离个体独立存在。因此,道德的两个 层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道德是美的,我们在理解和阐释其内在的含义和属性同 时,还应注重道德本身的美感。赫尔巴特曾如此赞美人类的 道德:人类的唯一和最高的目标可归结为两个字——道德。
道德是美的,这种美丝毫不亚于甚至高于我们的艺术之美、 音乐之美。从道德的内在性和外在性来看,道德兼具理性之 美和至善之美。道德具有理性美,代表着通过对个人的“知”与“无知”,明白主体“独立”的重要,通过对自己与他人 乃至大自然的关系处理,明白“和谐”的重要;
道德具有至 善美,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社会品格,它是社会彰显的美好道 德修养。道德的理性美是至善美的源泉,至善美是理性美的 最高境界。
二、“道德美”之德育的功用 根据道德的内在性和外在性,道德之美代表着理性之美 和至善之美,通过这种美,帮助我们获得一种快乐,获得一 种幸福,并使我们成长为理性、文雅、严谨、诗意、浪漫的 人,更使社会和谐,安宁。
1.道德的内在性表明,道德具有理性之美。因此,成功 的德育能塑造学生的理想品格与良好修养。理性美的意义表 现在价值判断上。生命虽有差异,却又是平等、独特、唯一、 有用的。一个有理性的人,会认识到每个人是一个有限的个 体,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范围、有限的场所内,人非 万能,在承认并接受有限的自己的同时,推己及人,也会接 受有限的他人,而不是吹毛求疵,不是怒目相向。笛卡尔曾 说“我思故我在”,他认为理性是人人具有的一种辨别真假、 是非的能力,人通过源自理性的怀疑而确认自己的价值存在。
首先,理性的美为我们塑造理想的自我提供了一种价值尺度。
孔子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要目标就是修 己之身,修炼美的心性品格。而这种修炼的参照物就是我们 眼中的理性之美。其次,理性的美让学生学会审慎自己,以求达到自己理想的人性丰满状态。通过自我审视、反思、冥 想让理性之美彻底发挥,它能使小人提升为大人,使普通人 提升为贤人圣人。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个体的这种 不完美正是人们努力期望通过理性之美达到理想品格的前 提条件。理性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力,它不需 要过多外在介入。
2.道德的外在性表明,道德具有至善之美。因此,德育 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培养具有理性之美的道德个体,从而为 实现社会的和谐、安宁、幸福打下基础,达到道德至善之美 的最高境界,至善之美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价值尺度。
善是一种完好的社会行为道德准则。古代先贤们提出来的 “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忠、孝、 节、义”、“谦、恭、礼、让、诚”、“智、仁、勇”等, 以及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皆表征着 美好的社会品质,皆可称为大善。不管是至善还是理性,皆 汇聚成道德的精髓。因为这种善的存在和价值判断的彰显, 人因而获得完满,获得理想的美,社会得以健康发展。
三、以教育为桥,让“道德之美”驻人心 在认知道德之美后,最关键的是实践道德问题。党的十 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当前的德 育现状是,从认知层面,学生对品德规范熟记于心,能够分 辨道德和不道德的行为,可是不道德行为屡见不鲜,校园暴 力事件等屡禁不止。杜威认为:“任何主张将(道德)知识灌注在一无所有的心灵上的各种教育方法,都应该被扬弃。” 正是因为在学校教育实际中,德育工作重“灌输”、重“说 教”,导致高尚的道德演变成逻辑严谨的道德条目。这些都 无法和学生当下的生活发生意义上联系,使得学生遵守规范 不是因为道德的需要,而是迫于外界压力,学生自然很难产 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更不愿开展道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 实践,最终导致道德投入与道德产出的失衡。
亚里士多德将道德分为两种,智慧的德和行为的德,这 两种德均源自学习和实践。卢梭的道德教育体系涵盖了自然 教育和公民教育两大部分,前者突出道德的内在性,强调自 我意志,后者注重道德的外在性,讲究整体认同。在哲人们 的眼里,道德和教育似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道德是可 教的,我们可以通过教育认知道德之美。那么面对学生,我 们应如何更好地实施道德教育,让道德之美潜移默化地融入 每一个学生心中?根据道德的内在性和外在性,道德之美的 教育也应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道德的理性 美和至善美。
从外在角度看,学校教育是推行道德之美的强化剂。一 方面,道德虽是人的一种天性,但是这种天性也会受外在环 境的影响,道德的培养和形成离不开后天的教化,对于学生 而言,教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学校。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良好的道德环境会给人积极向上的推动力。因此,对学校来 说,学校的道德教育要在个体原有道德认知的基础上,以知情意行的统一为培养准则。另外,学校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应 该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使学生由衷地去学习,在校园里,感 受到道德的“至善之美”。对教师来说,教师应善于唤醒和 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
应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针对学生开展“看得见目标”的理想教育;
合理利用集体主 义美学的直接教育作用;
能够依照美的规律和教育艺术培养 学生,通过培育学生的审美体验,达到提升学生道德境界的 目的。
因此,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应秉承回归实际生活的理念, 走出空洞化、抽象化、政治化的说教王国,指向学生生活和 社会生活。首先,学校应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关注和指导, 教育学生通过劳动创造新生活,以健康文明的方式迎接新生 活;
其次,学校应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关注和指导,使学 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
最后,学校应对学生的交往生活进 行关注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日常生活方式。
如此,道德之美才能持续,才能入脑入心,才能成为众人之 美。
总之,道德是人的一种内在本性,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 本规律。它又是引领人们积极向上,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尺 度。道德之美,美在它的理性使人能更清晰的进行价值判断, 美在它的善使社会得以完满。因此,学校在实施德育时,应 以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使学生从感性情绪体验, 升达理性提炼和启迪,最终达到精神愉悦之境界,感受到道德的不同美,最终成“人之美”。
参考文献:
[1]吴小龙.从《老子》的“道”“德”到《易传》的“道 德”——兼论儒家道德的先天性特点[D].济南:山东大学, 2009. [2]匡宏.休谟道德哲学中的情感与理性关系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2010. [3]邓向群,周围,于斌.略论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区 别[J].当代教育论坛,2013,(3):23. [4]黄东桂,潘柳燕.自我教育: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 归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46):1-3. [5]殷缙.论康德道德朝拜的理性宗教[D].泉州:华侨大 学,2011.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